【摘要】:在东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继续加大力度优化城镇布局,推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从而改善城镇规模结构较不合理的发展现状。其次,充分挖掘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
在东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继续加大力度优化城镇布局,推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从而改善城镇规模结构较不合理的发展现状。首先,积极培育区域性城市群。应优先选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城镇体系相对完善的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能力,推动城市之间展开分工协作,力求以城市群为载体,提升大城市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发展实力,进而为周边中小城市整体竞争力增长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以吉林省为例,应加快建设以长春市、吉林市为核心城市,以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为重要支点的吉林中部城镇群,强化长吉两市的高端要素集聚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从而壮大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腹地支撑,同时加强与黑龙江省重点市镇的互通互联和产业合作,推动哈长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其次,充分挖掘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依托区位地缘和资源优势,有重点、分步骤地将各级重点项目和制造业产业链向一些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转移,并在财政、税收、信贷方面给予适度政策倾斜,从而吸引各类要素资源向中小城市集聚,带动其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发展,同时加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这将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的就近转移。第三,加强特色镇建设。选取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建制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试点,加强交通、信息等现代基础设施联接,创造县镇融人城镇群的有利条件,同时发挥其连接城乡的节点作用,争取为周边农村提供更多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