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是国内最早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工程机械企业之一。集团下属的徐工科技和徐工重型分别在1997年和2002年就已经开始建设公司的ERP系统。
2008年徐工集团制定了一个战略规划,即集团从战略控股型向战略经营型转变。作为徐工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集团于2008年组建信息化管理部,开始实施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又称“4321工程”)。徐工进行了一场从内到外的颠覆式变革,放弃过去已建设的信息化系统,采用SAP的综合解决方案,全新构建一套统一的企业全价值链管理平台,整体提升企业生命力与竞争力。“4321工程”是徐工集团实施信息化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从战略控股型到战略经营型管理模式的转变的重要载体,帮助徐工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由目标管理转向企业价值链的管理,使生产经营活动与组织管理活动,都围绕价值最大化、价值链增值展开。[22]
2010年徐工集团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江苏省先后授予“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徐工集团信息化整体工程从2009年初启动,实施3年间上线13家单位,提炼管理DNA339个,已形成徐工机械全价值链管控一体化平台。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项目将建设产品创新研发平台、工程机械数字化工程、企业全价值链管理平台、精益制造执行系统、现代工程机械物流平台、备品备件管理平台、电子商务及售后服务平台、融资租赁管理平台、工程机械物联网平台等内容,同时建立数字化全球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软硬件和集成环境,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建设将助推徐工集团“千亿元、国际化、世界级”目标的实现和落地。[23]
徐工也注意将信息化与国际化相结合,构建了面向国际的营销信息服务平台。2012年4月,徐工集团国际营销服务信息化平台正式启动。该项目启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徐工海外进出口业务正处于高速的增长和发展过程中,进出口公司作为徐工各主机厂和海外经销商及客户的桥梁,其承担着海外业务开拓的重任。在这个背景下,一个成熟完善的营销服务平台对整体业务的支撑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本次项目将会充分考虑海外进出口业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业务开拓和发展,针对徐工各主机厂、进出口公司和海外经销商等不同层面的业务需求做完整的规划,涵盖包括客户、市场、销售、服务、备件等几大业务模块,以实现对进出口公司内部业务的管控,对经销商运营的管理协同,实现和各主机厂业务系统的对接,最终实现一体化的数据和流程的整合。项目的实施,将实现进出口公司、海外经销商和徐工各主机厂之间的高度协同运作,提升进出口的营销和服务水平,并提高海外经销商的运营能力。进出口公司依托海外营销服务平台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不断提升营销和服务水平,加快海外战略的快速实施。[24]
总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徐工的先发优势,也是其品牌核心竞争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徐工增强品牌实力、面向国际进行品牌推广的重要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