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规则对接,制度创新有亮度

高规则对接,制度创新有亮度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始终扭住“营商环境”这个关键词,对标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10项指标,以企业“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从方便企业营商的角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突出制度、行政服务、市场监管、行政司法、廉政建设等“五大体系”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

始终扭住“营商环境”这个关键词,对标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10项指标,以企业“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从方便企业营商的角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突出制度、行政服务、市场监管、行政司法、廉政建设等“五大体系”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

1.创建以深化商事登记改革为重点的行政服务体系

深化商事登记改革。率先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国首发“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商事主体电子证照银行卡”。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窗口与银行营业网点一体化,工商登记注册远程办理、异地办理。全面推广“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模式”。升级网上“一口受理”系统,推行“一门受理”,实行一门集中收件、后台内部流转、一窗统一发证,群众只需前往“一门受理”统一窗口,即可办理各部门的业务。

推行“三个零”政府服务。发展电子政务,搭建自贸试验区企业专属网页,力争实现企业足不出户“零跑动”就能办理各类企业事项。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取消和停止其他行政性收费,实现对企业服务“零收费”。通过事前违法行为提示,事中对轻微违规行为给予警告,事后加强实际监管,实现对企业“零罚款”。

创新智能电子化办税手段。推进办税线上线下融合,全方位打造“互联网+智慧税务局”,实现“互联网+在线受理”“互联网+申报缴税”“互联网+自助申领”“互联网+电子发票”。简化税务行政审批流程,实施“先办后补”“限时速办”“先退后审”“即办速退”等举措,实现“先办理后监管”新模式。

启动社会投资类工程管理创新试点。为社会投资类工程项目施工许可办理实现整体提速,全过程办事手续压缩40%以上,整个报建运作周期缩短40%,企业直接成本可降低3%(按照2016年横琴的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能够为企业减少成本至少在2亿元以上)。

实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设立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执法机构。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集中行使25大类行政处罚权和7类管理职能,8000多项具体执法权限。创新“大物管+大综合+大法管”城市治理模式,推出全国首个城市智能管家——“横琴管家”App平台,支持公众参与社会治理。

完善行政立法和咨询体系。制定的《珠海经济特区促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建设办法》已于2015年12月7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率先出台的地方促进自贸片区建设办法。目前成立由27位在国内和国际上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行业知名人士组成的咨询委员会。

2.创建以清单管理为重点的市场监管体系

建立清单监管制度。结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CEPA协议,制订对港澳负面短清单,比国家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短30%;制订并发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订1748项工商行政违法行为提示清单,为企业“标地雷”;制订实施30项《横琴与香港、澳门差异化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责任清单》,为企业“拆地雷”;提出工商类法律规范“立改废”清单,为企业“挖地雷”。

探索实施“证照分离”试点改革。通过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的“相对脱钩”,尽快形成商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证明体系,让市场主体更加便利地取得参与市场经营的资格,在更加宽松的市场中竞争。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诚信店品牌鼓励与支持暂行办法》。建立横琴与澳门消费维权合作机制,开展两地消费维权合作。横琴于2015年3月15日正式启动“先行赔付”与“小额消费争议仲裁”,横琴新区管委会已拨付50万专项启动资金。已有15家横琴“诚信店”已正式授牌。

构建信息共享联动机制。以横琴新区电子证照卡系统为载体,统筹整合工商、国地税、质检、海关、检验检疫等各类数据资源,开发建设以企业为中心、整合各政务系统审批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多部门审批信息共享。

强化信用约束监管制度。对纳税人实施信用分类管理,落实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推进商事主体诚信建设,推行商务信用信息公开、商品出入境监管、索证索票、横琴诚信店、先行赔付、建设工程实名制等制度,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和企业失信联合惩戒等“三大机制”,全面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实行对企业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率先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完善执行查询系统,启动惩戒程序,限制不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贷款、置业、注册公司,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有效推进了执行威慑系统建设。

3.创建以国际公信力为重点的行政司法体系

深化司法国际公信力。横琴法院在全国率先推行立案登记制。率先在全国实施类似案件类似判决制度,将其纳入庭审辩论程序,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提升裁判结果的预见性。建立法官终身责任制和员额制。全国率先推行第三方法官评鉴机制,引入国际高标准法官评价体系,开展自律型的法官综合评鉴和特定案(事)件评鉴,让中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信赖中国法官和中国司法。实施引入澳门人士担任案件陪审员制度。横琴检察院创建检察官惩戒(监督)委员会制度和主任检察官引导侦查取证新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复制推广。推行检察院对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共机构工作规程实行一般性审查,对政府工程项目实施分级审查等举措,预防公职人员的侵权渎职风险。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易保护”合作模式,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海关保护之间的协作衔接机制,成立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七弦琴国家平台代办处在横琴揭牌,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与国际相衔接的知识产权多元化“保护网”初步成型。

建立国际仲裁和商事调解机制。建设商事争议解决平台,珠海国际仲裁院来自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籍的仲裁员占到仲裁员人数的44%,在全国仲裁机构中比例最高。率先成立珠港澳商事调解合作中心,形成对接港澳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全国首家内地与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中银—力图—方氏(横琴)联营律师事务所在横琴揭牌。

4.创建以预防监督为重点的廉政体系

创新廉洁治理体系。创新利益冲突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干部重大事项报告核查公示制度;建立利益冲突回避制度,礼品、借贷、宴请管理制度,兼职和离职后行为限制制度;率先开展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试点。探索廉洁激励机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探索推行对公共机构及国有企业工作规程备案审查创新机制,对片区范围内的公共机构及国有企业所制定的工作流程、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廉政建设等制度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从源头上预防减少职务犯罪发生。建立建设工程诚信评价和黑名单制度,对存在行贿受贿行为、项目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的承建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视情节采取列入黑名单、诚信扣分、限制参与建设工程项目投标等措施。开展横琴新区建设工程廉情和效能预警评估工作,实现建设工程同步预防监督。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预算管理、财政审计和采购监督。

营造廉洁环境体系。实行24小时举报制度,推进廉洁共建。坚持以拓展公共关系为载体,开展廉洁性审查;定期举办“廉政开放日”活动,组建横琴“廉政监督志愿者”队伍;成立横琴廉洁岛建设专家顾问组,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将廉洁经营、廉洁交易纳入承诺范围;建立行贿犯罪“黑名单”制度和配套的市场禁入、市场退出机制;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和具体办法,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社会环境。

构建廉洁评价体系。构建廉洁成效评价系统。借鉴世界银行和透明国际组织关于清廉指数的评价方法,依托科技信息手段,构建符合自贸区规则和发展要求、具有横琴特色的廉洁成效评价体系。发布行业廉洁指数。建立以投资经营和社会公众观感为基础、反映横琴各行业廉洁现状的廉洁指数,形成有效消除腐败现象的倒逼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