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及其产生

企业及其产生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企业及其内涵(一)企业企业一词,源于英语中的“Enterprise”。企业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以获取盈利润。对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债务,由企业负责清偿。当资不抵债时,企业必须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一、企业及其内涵

(一)企业

企业一词,源于英语中的“Enterprise”。“Enterprise”原意是企图冒险从事某项事业,且具有持续经营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经营组织或经营体。由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人们对“企业”一词的理解和定义是不同的。

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个生产函数,它描述的是在给定的生产技术状况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认为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美国《现代经济词典》(1973)认为企业是美国普查局使用的统计概念,它包括设在一定地点,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雇员的工厂、商店或办事机构;一般认为,企业是从事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以赚取利润的组织。

综合上述各类看法,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教材对企业的定义为: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二)企业的内涵

企业作为一种广泛的经济组织,具有一些基本性质和严格的规定、规范。

1.必须拥有一定的生产要素

在传统企业中,企业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除了上述传统生产要素外,还包括技术和信息。这些要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

2.满足市场需要及法律规定的条件

企业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经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才能设立。企业要具有能够为社会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备相关的设施条件,如原材料、能源等;此外还要有符合规定的名称、经营场所、注册资金、组织结构、经营范围等;并要在规定的经营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且承担责任,享有民事权利和义务。企业必须照章向国家缴纳各种相应的税金,以充实国家财政。

3.企业是营利性机构,其目标是获取利润

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不是企业。这一要点把企业同那些归属于政治组织、行政组织和事业单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军队、学校等社会组织区别开来。

企业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以获取盈利润。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商品,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才能使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被社会所承认,实现商品的价值,才能使所耗费的支出得到补偿,利润得以实现。因此,企业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4.企业有经营自主权

经营自主权包括经营决策权、产品决定权、产品销售权、人事权和分配权等。除了独立法人的自主权利与责任所要求的自主行动之外,由于企业是在市场中运作,因此其面对的是市场各种各样的需求、稍纵即逝的机会、优胜劣汰的竞争。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行动的效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是市场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和购买者,又是各种消费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企业可以通过转产、停产、整顿、合并、分立、解散、破产等方式自主进行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5.必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为了保证企业实现追求利润的目标,企业必须实行独立核算,以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追求尽可能多的利润。

企业通过交换实现的商品价值,在补偿了生产经营中的各种耗费,并依法上交各种税收后,剩余部分则构成企业的盈利,由企业自主支配。若收不抵支,发生亏损,则由企业自己承担。对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债务,由企业负责清偿。当资不抵债时,企业必须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清偿责任。这就可以把那些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同企业严格区分开来。

不能简单地说工厂或公司就是企业。如果这家工厂或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单位,那么它是企业;如果它虽然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但并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而是由总厂、总公司等上一级组织统一核算、统负盈亏,那么总厂或总公司是企业,这家工厂或公司只是企业下属的一个生产单位,不能把它也称为企业。

6.企业具有社会价值

企业通过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税收,这就是其社会价值的体现。

企业需要利润,同时又必须承担某些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服务,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追求利润不是企业的唯一目的,利润只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合理报酬,是服务的结果。因此,企业要把为社会提供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讲求企业生产经营之道。这一思想代表了当今企业发展的趋势。

二、企业的一般特征

企业的一般特征是指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企业所拥有的共同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企业与非企业的区别所在。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理解企业的一般特征。

(一)组织性

企业不同于个人、家庭,它是一种有名称、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正式组织。企业不同于靠血缘、亲缘、地缘或神缘组成的家族组织、同乡组织或宗教组织,它是由企业所有者和员工通过契约关系自愿地(至少在形式上)组合而成的一种开放的社会组织。

(二)经济性

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本质上具有经济性,是以经济活动为中心,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追求并致力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而且,企业也不同于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监管的机构,它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企业与消费者同属于微观经济单位。

(三)商品性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又不同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织,它是商品经济组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其经济活动是面向市场进行的。不仅企业的产出(产品、服务)和投入(资源、要素)是商品,而且企业自身(企业的有形、无形资产)也是商品,企业的产权可以有偿进行转让,可以说企业是“生产商品的商品”。

(四)营利性

企业作为商品经济组织,不同于以城乡个体户为典型的小商品经济组织,它是发达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单位,是单个的职能资本的运作实体,以获取利润为直接目的,通过资本经营追求资本增值和利润的最大化。

(五)独立性

企业还是一种在法律和经济上都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完全独立,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企业与其他自然人、社团法人在法律地位上完全平等,没有行政级别和行政隶属关系;它不同于民事法律上非独立的非法人单位,也不同于经济(财产、财务)上不能完全独立的其他社会组织。企业是拥有独立的、边界清晰的产权,具有完全的经济行为能力和独立的经济利益,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能够自决、自治、自律、自立,实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独立组织。

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企业的产生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在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只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维系人们协同劳动的组织形式是低级的、谋生型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商品经济所代替,人们的劳动成为获取财富的创造性活动,这就诞生了“企业”这种全新的协同劳动组织。

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手工作坊,但它们并未形成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是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中形成的,是同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的初期形态,主要是由资本所有者雇用较多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从事商品的生产和商品的交换而形成的。由于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能较好地应用当时社会的科技,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降低成本,带来高额利润,能大批量生产商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因而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就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的。

(二)企业的发展

企业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经济单位,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发展、进步。纵观企业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手工业生产时期

手工业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时期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到17世纪,西方一些国家的封建社会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资本原始积累加快,不断向海外殖民扩张,大规模地剥夺农民土地,致使家庭手工业急剧瓦解,生产者脱离自己的生产资料,沦为雇用劳动者。这样,原始积累就给资本主义工业的生产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应运而生。

2.工厂生产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8世纪至19世纪西方各国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从而引起了整个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以机器生产体系为基础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业工场。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建立工厂制度,是一次质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3.企业生产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工厂的发展十分迅猛,并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工厂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的主要特征,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如托拉斯、辛迪加、康采恩等。

(2)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技术有了迅速发展。

(3)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并产生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美国工程师泰勒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管理从传统经验型管理进入科学管理阶段。

(4)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企业里形成了一支专门的工程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同时,随着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整个企业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5)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速了企业之间的兼并,使生产进一步走向集中。同时,企业向国外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出现,并且不断发展。

(6)企业的社会责任改变,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也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

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乃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

4.现代企业的发展

纵观企业的发展,技术革命是推动和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自从企业产生以后300多年来,至少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300多年前以大机器为中心的产业革命;100多年前以重工业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每次技术革命后,必然伴随着一场空前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一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群体崛起,开拓出一系列新的生产领域。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层出不穷,从而促使企业发生了巨大变革。现代企业同以往的企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征。

(1)生产技术方面

企业拥有现代技术装备,采用机器体系进行生产,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现代科技在生产过程中被广泛采用,使科学技术在企业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和严密的协作,生产高度社会化。企业任何一种产品或劳务都是劳动者共同的劳动成果。

生产过程同外部环境紧密相连。现代企业在不同分工的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承担各种产品不同阶段的生产,各专业化部门间的联系与协作关系紧密。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其他生产单位提供;同时每个企业又以自己的产品或劳务为其他企业服务。所以,企业只有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维持其连续生产。

(2)产权结构方面

现代企业广泛采用股份制公司结构形式,呈现出企业产权多元化。通过多元化集聚资本,分散投资风险,并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同时股权分散化,持股者数量增多,股东社会化程度加深。

股份公司制度可以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适于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专业化的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使企业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稳定性。

(3)组织结构方面

由于通信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空前进步,企业与外部的联系方式、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都相应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出如下特征。

①组织结构扁平化。即减少中间层次,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从而使企业具有活力。

②组织结构小型化。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信息时代,压缩企业规模,简化核算单位,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切组织的普遍追求。资产运营、委托生产、业务外包等已为企业组织小型化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③组织结构弹性化。传统的刚性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弹性组织便应运而生。

④组织结构虚拟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量的劳动力将游离于固定的企业系统之外,分散劳动、家庭作业等将会成为新的工作方式,虚拟组织将会大量出现。

⑤组织结构网络化。这主要体现在企业形式集团化、经营方式连锁化、企业内部组织网络化、信息传递网络化。

四、现代企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现代企业概念

所谓现代企业是指企业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并达到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企业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组织,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现代企业不是泛指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的所有企业,而是指那些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市场的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来的企业。它不仅要求企业在商品生产设备装置、工艺技术、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方面体现出现代化水平,同时还要求其生产关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能够推动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与发展。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现代企业的三个最显著的特点。

(二)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主要指产权关系与责任的清晰。现代企业中,其产权关系清晰主要体现在有效地实现了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具体来说:①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资者。出资者按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权权益,包括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等。②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作为独立的法人,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资不抵债并扭亏无望时,依法破产。

2.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主要是指政府和企业职责分开、职能到位。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政府与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政府是政权机关,对国家的经济具有宏观管理的职能,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通过国家颁布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等间接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引导、服务和监督。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它必须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按照市场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因此,必须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分开。

实现政企分开,一是必须实现政资分开,即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职能分开。政府通过专设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行使所有权职能,非主管部门不再涉足国有资产的管理。二是在政府所有权职能中,要把资产的管理职能和资产的运营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的运营职能,由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委托的经济组织行使,政府部门不直接“插足”企业。三是在资产运营职能中,要把资本金的经营和财产的经营分开。接受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的经营组织,通过控股、参股履行国有资产的资本金经营职责,而企业则使用法人财产权履行国有资产的财产经营职责。

3.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身处发达的市场经济,企业规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而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使得劳动分工更加细致,劳动协作更加严密,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拥有具有现代管理思想、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的现代管理人才队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企业组织结构。

首先通过规范的组织制度,使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与执行机构之间职责分明、互相制约,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得以合理调节,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其次是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用工制度、工资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实现企业的目标。

4.系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企业普遍拥有比较复杂的技术装备,以机器代替人力。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世界新技术革命,促使企业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机械体系日益被自动化体系所取代,“用机器生产机器”将过渡到“用机器操纵机器”。过去的机器是人手的延长,今天的机器是人脑的扩大。在现代企业中,知识和智力开发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速度、经济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

5.企业经营全球化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是全世界将建立统一的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各国大型企业的经营都是国际化的,如美国的波音航空公司、日本的松下公司、欧洲的西门子公司和菲利普公司等,这些现代化的大企业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经营全球化。它们都能够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区办工厂,建立自己的分销机构,销售自己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