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农业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态,这与我国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的基本国情是相适应的。按不同类型的农业企业与农户经济关系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①家庭农场、私人农庄对小规模农户经济的替代;②集体农场或农业车间对农户经济的替代;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经济的改造和二者的共存。
第一种形式是我国农业企业的一种重要发展态势。家庭农场虽然还是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但本质上是农业企业,或者说是按企业化来经营家庭农业。一般而言,家庭农场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土地经营规模,从事专业化的农业生产,产品的绝大多数供应市场。在我国,一般把劳动力主要为家庭成员的称为“家庭农场”,把雇工为主的称为“私人农庄”。家庭农场、私人农庄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机械化程度高。尤其是那些土地资源相对富饶的地区,大面积的土地耕种与机械化是紧密伴随的。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但一般也要雇用一些农工,尤其是农忙季节。私人农庄则要雇用更多的农工,这些被雇用的农工,虽然从事的还是农业生产,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农业工人。在这个意义上,“大农”消灭了“小农”。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普遍的状况是劳多地少,劳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短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农村劳均耕地面积不到0.3公顷,因此,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以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不太可能。但是,在我国的有些地区,家庭农场、私人农庄的发展呈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已基本替代了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经济。这些地区有:①土地资源相对富饶的地区,例如黑龙江的北大荒地区。据黑龙江省农委提供的资料,黑龙江虎林市2004年拥有1000亩以上土地的家庭农场就有60多家,拥有200亩以上土地的家庭农场则有2100多家。其中,全国种粮大户、虎林头镇吴玉进的家庭农场有土地2600多亩。②在那些劳多地少,劳均耕地面积极低但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劳动力大多数转入了非农就业,土地承包权转让也形成了较大面积的土地承包或租赁,因而也形成了适度土地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例如,上海市金山区的朱泾镇,通过土地流转,2002年就涌现了家庭农场27家,共承包土地2250亩,户均土地83亩。③荒山、荒坡、荒滩、荒地“四荒”招标、拍卖形成了土地经营面积较大的家庭农场,或私人农庄。例如,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农民赵发所1992年承包了该区荒山1000多亩,在武汉市郊建成了该市第一个私人农庄——“谦森岛庄园”。
谦森岛庄园位于武汉市北郊黄陂区祁家湾。庄园主赵发所原是祁家湾大曹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他1978年15岁就去武汉打工,贩过地瓜,干过水果行。1992年他利用辛苦积累的500万元资本回乡创业,承租了1000亩荒山(承租期为50年),建立了武汉市郊第一个私人农庄——谦森岛庄园。赵发所首批择优雇用了37位年轻农工,在农庄种植黑李、油桃等国外优质水果,果品注册商标为“谦森岛”、“新太阳”,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后来,赵发所又分批承租了5000亩荒山荒坡,形成了6000多亩土地的私人农庄。2001年1月,黄陂区把祁家湾属下的大曹、杨集、毛店三个行政村的3847亩土地、988户、3553人委托给谦森岛庄园管理。目前,谦森岛庄园有限公司有员工200多人,其中农技人员28人,高级农艺师6人,下辖6个林果专业生产场,一个农业科技研究院,一个果品销售公司。庄园有资产1.2亿元,年产值3000多万元,年利税1000多万元。
资料来源:转引自曹阳著:《当代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309页,第464~46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