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外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自由贸易不仅能带来短期的静态利益,而且具有长期的动态利益,因而贸易是增长的引擎;而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则认为贸易利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不是均等的,对外贸易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近些年来,一种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折中性观点日渐盛行,即认为对外贸易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条件的,必须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贸易政策。
(一)引擎论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历来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不仅直接促进世界生产力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还间接地通过市场扩张促进了分工发展和技术进步,从而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新观念、新事物往往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并唤起企业家精神,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20世纪30年代,罗伯逊(D.H.Robertson)明确提出:在19世纪,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
现代贸易引擎理论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不仅与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还取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两者从长期来看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刘易斯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受奖演说词中指出,较发达国家控制欠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的主要环节是贸易。从1873年至1919年及1973年之前20年世界贸易的情况看,欠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稳定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0.87倍左右。这一观点得到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理论上和经验分析上的支持。现代贸易引擎理论认为,贸易起着一种把发达国家的增长动力传送给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贸易被称为“增长的引擎”。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却使人们不得不对这个引擎的作用产生怀疑。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长,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初级产品贸易比重反而下降了,发展中国家已难以依靠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来带动经济增长。纳克斯因此认为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颤抖的引擎”。刘易斯也指出,贸易的引擎作用在下降,要使这个引擎维持一定的速率,必须改变其“燃料”的来源。新的“燃料”来源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二)桎梏论
有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否定了自由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普雷维什等人指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论证的贸易利益是静态的,不利于后进国家的长期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集中在农产品、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上,以至于形成了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格局。与制成品相比,初级产品的附加值低,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长期停滞,甚至有时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世界市场上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得也比较缓慢,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很难扩张,出现对外贸易与国际收支逆差。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积累资本的能力和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比较差,使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难以发展起来,于是不发达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变,只能继续停留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底层。因此,自由贸易非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反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和进口替代的贸易政策。
(三)“侍女”论
事实上,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20世纪50—60年代,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出口扩张成功地带动了经济增长,但在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出口没能起到类似的作用。欧文·克拉维斯在1970年指出,19世纪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几乎都不是出口导向型的,而一些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国家在19世纪却有过相当大的出口扩张。他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应依赖国内因素,在把国内资源转化为既能用于投资又能用于消费的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中,对外贸易起着辅助作用。所以,应该把贸易扩张形容为成功增长的“侍女”,而不是引擎。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就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贸易政策作了探讨,比如,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出口导向政策下怎样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怎样协调贸易利益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