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遵循规律调整就业结构

遵循规律调整就业结构

时间:2023-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第一产业就业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8.1%,比重较大。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往往存在着第一、二、三产业相互重叠的就业身份。应该大力扩展层次较高的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层次。可以说,第三产业具有极大的就业增长空间。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根据国家统计数据,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8.1%,比重较大。这个数据与我们的感觉似乎有偏误,在当下的农村,留下的劳动力很少,大多数是妇女、老人与儿童,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户籍制度。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往往存在着第一、二、三产业相互重叠的就业身份。

根据前面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回归分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总就业的就业弹性为0.149,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219,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376,也就是说从增加就业机会角度看,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是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仍不能忽视,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高达27.8%(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比为38.1∶27.8∶34.1),且近年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前面的分析看出,无论是从就业比重还是从就业弹性、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劳动密集的特征,就业弹性大,涉及面广,可吸纳大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作为扩大就业最主要渠道的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潜力仍然很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一些层次较低、发展空间较小的行业中。其中,劳动力就业空间和机会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包括商业、餐饮、旅游、公共服务、物资仓储、居民生活、咨询等行业。应该大力扩展层次较高的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层次。可以说,第三产业具有极大的就业增长空间。

同时,如果仅仅从吸纳就业的角度分析,也可以选择一些优先发展的行业。前面从经济效益讲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以工业为例所作的说明,与之相对应,我们也取工业部分的就业乘数作对比分析。各行业的就业能力在工业内部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应用最新的国家投入产出表(2007),以下列公式计算就业乘数:

就业乘数=就业系数×里昂惕夫逆矩阵中的相应系数[7]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就业系数=从业人数/全年营业收入,从业人数与全年营业收入皆是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相应数据调整而成,主要原因是投入产出表是42大行业,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是20个部门91个行业,所以要将91个行业归并成投入产出的42个行业。在这里,就业乘数的行业类别与经济效益的行业类别有差异,一个是用投入产出方法分类的,其工业行业有23大类;另一个是按标准三产分类的,其工业行业有38类。里昂惕夫逆矩阵中的相应系数是以2007年国家投入产出表中的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其相应的里昂惕夫逆矩阵,其相应系数是里昂惕夫逆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

表9.2 工业各行业就业乘数

续表

资料来源: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

比较表9.2中各行业,大多数情况是经济效益好的,其吸收就业能力却低,如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就业能力高的,其经济效益则低,如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二者的矛盾如何处理?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应该大力发展高资金密度、高技术密度的产业;而在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民生,保安全;同时,解决就业问题也是调整中国贫富差距的首要措施。对于综合经济效益与就业乘数都高的行业,如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其综合经济效益与就业乘数都高,是不是我们就能再大力发展呢?这里有个市场需求容量的问题,这类行业的发展需要满足需求,要供求结合。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其技术与经济的高中低之分,如古老的纺织与服装,只要有人类生存,就对之有需求,其发展也有高科技、高技术、高资本一面,也有高就业一面。我们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效益,节约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但关键的是经济的发展要讲求适度,每个行业,都有其不同的层次,协调、平衡就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