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贸易实践来看,世界经济的发展将国际贸易带入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领域,需求对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需求视角展开对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研究。
1848年,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在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穆勒认为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率会随着相互间产品需求强度的变化而改变。但这一理论只能应用于经济规模相当且相互需求能对世界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的国家间贸易的解释,如果两国经济规模相差悬殊,小国的需求强度远小于大国的相对需求强度,小国需求强度的改变不足以改变世界市场价格,也难以改变国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
19世纪中后期,统计学家恩格尔对消费结构的变化总结出了被称为“恩格尔法则”的统计规律,即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这一比重会逐步下降。推广而言,恩格尔法则意味着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收入弹性低的商品需求占收入的比重将下降,而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商品需求占收入的比重则会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外国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对本国出口规模及结构变动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刘易斯提出了牵引增长理论。基本观点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决定了进口需求的强度,牵引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牵引作用的表现在于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对发达国家制成品生产具有依赖关系。刘易斯及其他支持此观点的学者还运用实证方法及历史资料对牵引关系进行了证明,刘易斯还推断,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率的2/3大体上可由发达国家生产的增长率确定。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需求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和制约。
1961年,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着重从需求角度对战后工业国之间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林德认为,一国产品的出口是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而两国间产品出口的流向及贸易规模则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偏好又由一国的平均收入水平来决定。因此,该理论的基本结论是:两国经济发展程度愈相近,人均收入水平愈接近,需求偏好愈相似,相互需求就愈大,贸易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