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更激发了人们对粮食的多重需求。中国粮食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粮食需求总规模不断扩大
伴随着粮食产量的波动性增长,中国粮食消费量也呈现出一致的波动增长态势。粮食产量在1969、1985、1997和2003年分别出现小幅下滑,与之相应,这四年的粮食消费量亦比上一年小幅下降,其他年份则基本呈现稳定上升态势(如图4.2所示)。四大主要粮食品种的总消费量也趋于上升。其中,玉米消费量上升幅度最大,已由1961年的0.19亿吨上升至2012年的2.06亿吨;大米和小麦消费量近50年均上涨约1亿吨,2012年分别达到1.34亿吨和1.26亿吨;大豆总消费量也已由1961年的0.06亿吨上升为2012年的0.76亿吨。
图4.2 中国粮食消费量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FAOSTAT相关数据库资料整理得出,其中1961-2009年数据源自其Food Balance Sheets数据库,2010-2013年源自其AMISstatistics(2013为预测数据)。
2.城乡粮食消费差距有所缩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粮食消费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以及其他体制、政策等原因,差距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如表4.2所示)。城乡直接粮食消费差距缩小较为显著,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已从1990年的262.08千克下降为2011年的170.74千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粮食消费则从1990年的130.72千克下降为2011年的80.71千克,差距由1990年的131.36千克缩小为2011年的90.03千克。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的猪牛羊肉、禽蛋奶、水产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粮食的间接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量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消费量,尽管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猪牛羊的差距有所缩小,但禽蛋奶及水产品的人均消费差距则不断扩大,分别由1990年的相差10.54千克、5.56千克增加到了2011年的19.31千克、9.26千克。可见,中国城乡之间粮食直接消费与间接消费差距仍然明显。
表4.2 中国农村、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 (千克)
资料来源: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
3.不同用途粮食需求增长程度不同
从谷物类粮食消费总量来看(如图4.3所示),口粮一直是中国粮食消费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都比较低,尽管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在人口增长压力和行政配给制等因素影响下,粮食短缺严重,主要用来满足口粮需求;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迅速提升,粮食消费的物质基础明显改善,人们的口粮需求压力得以释放,口粮消费增速放缓;进入到21世纪,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改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口粮消费水平呈平稳发展态势。饲料用粮是中国粮食消费的第二大构成部分,占到谷物类粮食消费的30%左右,并随着居民对肉、禽、蛋、奶等产品需求的增加而呈上升态势。加工用的谷物类粮食有所增长,但并不十分显著。种子用粮多年来都较为稳定,2009年种子用粮为1052.76万吨,仅比1961年增加47.13万吨。由于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其储藏、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损失与浪费,所以损耗粮食也是中国粮食消耗不可忽视一部分,2009年的损耗粮食已占到中国谷物类粮食消费的4.7%,另据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介绍,中国每年粮食损耗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粮食产量,几乎比产粮大省黑龙江一年的产量还要多。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粮食的其他用途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其他途径粮食消费量也逐渐上升。
图4.3 不同用途谷物类粮食消费量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FAOSTAT中Food Balance Sheets数据库所公布数据整理得出。
从四大粮食品种来看(如表4.3所示),大米和小麦是中国最主要的口粮消费品种,2009年两者的口粮消费分别占到中国谷物类粮食口粮消费总量的50.44%和43.89%;玉米是最主要的饲用粮食品种,玉米饲用消费占中国谷物类粮食饲用消费总量的比重长期维持在80%左右。大豆则是最主要的加工用粮食的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加工用大豆消费量迅速增长,2009年已达4411万吨,比2001年的加工量翻了一番,且仍呈增长趋势。四种主要粮食品种的种用消费及损耗相对均衡。但在其他用途方面,玉米消费呈非常明显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的玉米其他消费量达2677.24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1 609.03万吨,占到谷物类粮食其他用粮消费的84.09%。
表4.3 四大粮食品种的口粮与饲用粮食消费情况 (万吨)
资料来源:根据FAOSTAT中Food Balance Sheets数据库所公布数据整理得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