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验证劳动生产率、研发能力等指标
Blomstrom(1986)构建了以下模型:e=F(Δy,ΔFDI,X 1,X 2…)。其中,e是单位劳动产出与行业平均劳动产出之比,y表示人均产出,FDI反映了外资参与程度,X包括人力资本、市场规模等解释变量。何元庆(2006)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FDI对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的影响。王红领等(2006)用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以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和专利申请数量代表衡量内资企业研发能力的变量,以企业规模、行业规模和哑变量为自变量。因此,其关系式可以写为:
内资企业研发能力=α×外资进入程度+β1×企业平均规模+β2×行业投资规模+β3×2003年的哑变量+b+ε。
2.通过将外资引入生产函数,研究生产效率的变化
刘金钵、朱晓明(2004)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FDI引入函数,资本分为内资与外资,Y=ALαKβ=A(K F)Lα(K F+K D)β,通过推理证明了外资有更高的投入产出率,MPK F>MPK,即外资具有溢出效应。
严兵(2003)也通过将生产函数进行变形,把内资企业的生产函数表示为Y H= F(K H,L H,K F),进一步变换有:ΔY H=H K×ΔK H+H L×ΔL H+F K×ΔK F,两边同除以Y H化简后有:
3.构建动态模型
沈坤荣、耿强(2001)在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中间品进行了动态化,分析将中间品作为生产函数的一个构成部分,构造如下生产函数:
其中,x(j)表示中间品,N代表中间品种类,n为内资企业制造,n*为外资企业制造,N=n+n*。其分别从生产者均衡和消费者均衡求解出均衡增长路径,分析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不但缓解了中国的资本短缺,还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在外资企业影响下东道国的生产效率提高且综合要素生产率得到提升。通过中国的数据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均GDP增长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包群、赖明勇(2003)考虑了FDI对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基于Feder的两部门动态模型将FDI的滞后项引入模型,分析认为外资产生溢出效应。其模型框架如下:F=F(L F,K F)为外资部门生产函数;R=R(L R,K R,F)为内资部门生产函数;Y=F+R为总产出。
其中,将国内部门进行变换后为R=R(L R,K R,F*),引入理性预期后将外资部门的溢出因子表示为F*t=θF t+(1-θ)F t-1。然后在一定的假设下,进行转换得出产出增长率与内外资的关系,进而计算外资的溢出效应,并用数据进行了验证。
但是,这些研究中由于很难获得中国的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数据,往往采取一些代理变量,进而可能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当然除资本之外还有其他生产要素产生溢出效应,传统的研究实际也是将FDI作为多种生产要素的载体,通过分析FDI间接分析其他要素的影响。本章从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品牌等更广泛的生产要素视角来分析溢出效应。由于受一些数据上的限制,不能全部使用进行计量模型的检验,通过案例分析,在理论上可对溢出效应做出更综合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