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地处长江中上游,东起湖北宜昌城区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白帝城,由76公里的西陵峡、45公里的巫峡、8公里的瞿塘峡组成,193公里的山水峡谷,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峡不幽,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被中外游客誉为“山水画廊”,是中国十大风景区之一,是中国35个王牌景点和16条旅游专线之一,位居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魁首。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三峡工程建设为长江三峡旅游注入了极大的生机和活力,三峡旅游经济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03年实现蓄水通航发电,“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成为现实,一个以三峡大坝为龙头、长江三峡为轴线,向两岸延伸拓展的国际性旅游经济优势区正在形成,旅游业正在成为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和新的增长极。
长江三峡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拥有长江三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屈原故里、昭君村、大宁河小三峡、神农架、神农溪、小寨天坑、腾龙洞、石宝寨、丰都鬼城、大足石刻、三国古战场等一大批知名度高、垄断性强的旅游资源。其中,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宁河小三峡被评为“中国风景名胜40佳”,大足石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神农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皆驰名中外。
三峡地区近年来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上取得了辉煌成绩。仅以宜昌市为例,宜昌在2001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8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8万人次,旅游创汇3 856万美元;国内游客86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3.8亿元;旅游业总收入57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9.4%,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居全国同类城市第八位,宜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品牌效应逐步显现。重庆市的旅游同样突飞猛进地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旅游者总人数6 017.71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52.39万人次,旅游创汇2.64亿美元;国内游客5 965.3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9.21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301.1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市GDP的9.8%,初步成为三峡地区乃至西南地区的旅游中心城市。
有关专家预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三峡地区每年接待海外游客将突破100万大关,国内游客将达到1 200万人次以上。未来的三峡旅游业将成为与水电工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在产业政策和旅游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长江三峡地区将建设成为中国最富有吸引力、最为发达的旅游区之一,重庆市将成为三峡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旅游聚客中心城市和旅游口岸城市,宜昌将成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国际性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