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三峡区域农业基础条件分析
三峡区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体性、多样性气候明显,农业资源富集,是多种动植物生长的适宜区或最适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柑橘、烟叶、蚕茧产量均居全国前十位;油桐、生漆、长毛兔、榨菜、黄连产量都位居全国前茅。特别是三峡工程建成后,形成了宽阔的库区水域,极具综合开发水产养殖业的潜力。但与此同时,水库的形成又淹没了大量熟地,移民的就地后靠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从保证水库安全的角度考虑,库区农业在保护水资源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将面临更多的限制和更高的生产成本。综合分析三峡区域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农业气候条件优越,但交通运输不便。
三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于农作物和柑橘、油桐、油茶、茶、桑、苎麻、乌柏、生漆等经济作物的生长;食用菌、药材等生物资源亦十分丰富。冬暖春早、秋短夏长、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尤其适宜柑橘的生长。同国内其他甜橙产区相比,库区没有长江中下游产区的周期性冻害,是我国甜橙和宽皮柑橘发展的生态最适合区。根据有关资料,库区蓄水后,大水体对气温的影响可达距水面边缘50公里的范围,冬季平均气温将上升0.3℃~1.0℃,夏季则下降1.0℃~1.2℃,冬暖夏凉,更加有利于柑橘生产、尤其是晚熟品种生产,更是其他产区不具备的优势。因此,三峡区域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柑橘产区。此外,三峡区域的部分山区气候垂直分布特点明显,具有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的良好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业产区远离公路和铁路,产品外运极为不便,而本地市场又十分有限。柑橘及其他农产品的外运和销售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一大难题。
(2)草场林地资源丰富,但耕地面积明显不足。
三峡库区土地以山区和丘陵为主,天然草场众多,饲草资源丰富。适宜于养殖业发展的林地、灌丛和草地面积占库区总面积的65.3%(见表7-1),而且库区自然环境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具有发展绿色畜产品的有利条件。同时牛奶、牛羊肉的国内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为库区发展草食畜牧业产品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空间,因此,草食畜牧业被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为三峡库区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并将予以重点扶持。
表7-1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情况统计表
但与此同时,库区耕地总量明显不足,农地和水田共1.87万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33.5%,且耕地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陡坡地与薄地较多(见表7-2)。三峡库区坡度大于25度的旱耕地占28%,耕作层小于30厘米的旱耕地占41%。从三峡库区东、西两段来看,东段坡耕地占34%,而岭谷区坡耕地占30%。由于坡耕地土壤熟化度低,加上水土流失严重,因而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磷含量均较低。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土层疏松,加上降雨集中、强度大,水力冲蚀作用强,极易于水土流失的发生,造成土层减薄、土地砂砾化和石化、母质与基岩裸露,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无法开发利用。据统计,三峡库区侵蚀土壤厚度在50厘米以下的占总面积的91%,25厘米以下的占55%。土壤冲蚀后,仅剩光石板裸露在外,失去利用价值(见表7-3)。耕地后备资源缺乏。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及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应用航拍技术计算和统计,坡度在25度以内、高程600米以下的移民安置区只有荒山草坡1.95万公顷,按农村移民计算,人均只有0.047公顷,而从开发环境和开发效益分析,真正适宜开垦的土地很少。
表7-2 三峡库区东西两段旱土坡耕地质量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科研领导小组《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188页。
表7-3 三峡库区侵蚀土壤不同厚度的面积比
资料来源:杨艳生、史德明:《长江三峡土壤侵蚀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劳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三峡区域人多地少,库区现在人口密度约为326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按数量计算,三峡库区人均耕地资源为0.067公顷,低于全国人均0.08公顷。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正常蓄水位时,将有632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淹没,淹没线下的84.75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34.87万人,占41.14%)需要重新选择生活出路[1],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大量的剩余人口也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农业产业,如柑橘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任何一个国家的柑橘生产,特别是鲜食果品生产都需要大量人工进行管理和采摘。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库区发展柑橘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廉价而丰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促进移民的安置和稳定。不利条件是:三峡库区的劳动适龄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见表7-4),只能从事简单劳动。
表7-4 三峡库区11市、县劳动适龄人口文化构成
资料来源:罗林:《长江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综合分析三峡区域发展农业的上述条件不难看出:三峡区域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已难以维系传统农业的发展,彻底转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已是当务之急。三峡库区规划安置农村移民40.5万人,其中外迁农村移民有16.6万多人,后靠农村移民仍有20多万人。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看,后靠移民生产安置的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新开发土地质量不高。水库蓄水后,移民在淹没线下的熟土好田被淹没,收入就会出现“马鞍型”下降。解决库区农民尤其是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既要考虑移民当前稳定的需要,又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利用好已开发的土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择符合库区实际的优势主导产业,通过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带动库区农村发展致富,跟上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还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确保三峡水库安全。
7.1.2 三峡区域农业发展现状
三峡区域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区,库区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且结构极不合理。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前的1991年,三峡库区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农业约占60%,林业约占8%,牧业约占21%,渔业仅占1%左右。[2]1993年三峡工程开工后,为切实解决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并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并在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倾斜政策,促进了库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0亿元,按当年价计算,比1993年三峡工程开工时的183亿元增长3.4倍,年均增长17.9%,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002年财政收入58.2亿元,比1993年的13.6亿元增长3.3倍,年均增长17.5%;三次产业结构由1993年的39∶35∶26调整为2002年的22∶44∶34;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3年提高了3.0倍,年均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3.1倍,年均增长13.4%(见表7-5),三峡区域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
表7-5 2002年三峡库区基本情况表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4年编制的《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综观三峡库区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以下成绩:
(1)编制了库区农业发展规划,农业主导产业明确。
为解决库区后靠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确保三峡水库安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心三峡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瞻远瞩,科学分析移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作出了移民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的决策。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先后深入三峡库区调查研究,并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研究部署加快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完成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专门为面积不到6万平方公里的三峡库区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析了三峡库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即到2010年,库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库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按照这个目标,“规划”对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关于三峡库区的农业问题,《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产业化。利用三峡库区特有的农业资源优势,以优势产品开发为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重点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柑橘、草食牲畜、榨菜、中药材、烟叶、油菜、绿色蔬菜等特色产品。此外,《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还提出,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扶持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
在此之前,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已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以及库区的资源优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在库区大力发展柑橘、草食畜牧业、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先后会同农业部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草食畜牧业、水产养殖规划,与国家旅游局等6部委联合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并逐步开始准备组织实施。按照规划,通过优势产业和项目的实施,在2010年前,柑橘和畜牧产业可使库区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旅游产业可实现外汇收入10余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达1 000~1 200亿元人民币,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可使20多万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其中,柑橘产业规划用5~8年时间,在库区已有柑橘种植面积246.8万亩的基础上,采用新建和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50万亩优质柑橘园建设,可直接为移民提供16.67万个就业机会,年人均纯收入3 600元;畜牧产业通过发展奶牛、肉羊、肉兔、生猪等,为库区新增畜牧业产值20亿元,新增就业机会4.14万个,到2010年,覆盖库区后靠农村移民人数的20%以上,直接参与畜牧业开发的农村移民人均增收1 000元以上;旅游产业准备通过提升改造库区十大传统旅游精品,精心打造库区十大新开发旅游精品,为库区移民直接提供6.2万个就业岗位,间接提供12.31万个就业岗位。
2003年底,柑橘和草食畜牧业规划开始实施。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按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三峡库区农村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农村移民增收致富的力度,促进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技术为支撑,以移民户为基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通过产业开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不断创新产业开发机制和经营模式,促使产业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实施中,力争高起点、高标准,努力实现种苗繁育工厂化、基地建设工程化、果园管理科学化、产品销售市场化。在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这两个产业的开发工作就已初见成效。一是建成了6个无病毒柑橘种苗基地,可提供种苗350万株;二是建成了3个高品质种牛、种羊基地,可提供种畜4 000头(只);三是2003年实施的3万亩柑橘示范基地建设已全面展开,部分已完成苗木定植工作;四是4个养猪、养羊示范项目已陆续开始实施,有的已建成投产;五是引进了汇源集团、均瑶集团、重庆三峡建设集团、重庆三牧集团等龙头企业进入库区;六是年加工橙汁20万吨、鲜果10万吨的万州汇源柑橘加工厂已建成投产,并安置了部分移民就业,忠县重庆三峡建设集团柑橘加工厂即将建成。截至2004年底,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在柑橘和畜牧两个产业中,共投入了6 740万元,国家有关部门(农业部、科技部、发改委)投资以及地方配套和企业自筹资金已超过1.5亿元。
(2)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三峡区域尤其是库区人口多耕地少,人均不到一亩地,而且大多是坡地。水库蓄水后,由于水淹及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耕地进一步减少。同时,库区要保护生态环境,能发展的方向有限。面对新的农业发展形势,三峡区域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从三峡区域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现实基础、发展趋势出发,引申和扩大已有成果,在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宏观层面上加大调整力度,同时解决好相关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社会结构和投融资结构的调整问题,使之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重庆市根据大城市、大农村的市情,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科教兴农、综合开发、城镇带动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一是大力发展优质产品,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优质品率和商品率。1998~2001年,全市减少粮食种植面积250万亩,增加经济作物面积218万亩,粮经作物的比例由直辖前的80∶20调整为2003年的76∶24,种植业产品商品率由直辖前的33%提高到2003年的40%,粮食、油料、蔬菜等主要种植业产品的优质品率达到35%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渔的比例由直辖前1996年的57.5∶3.8∶36.2∶2.5调整为2003年的58.1∶2.6∶35.8∶3.5,种植业在农业中的份额逐年下降,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稳步上升。三是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淘汰了一批劣质品种,发展了一批优质专用品种,培育了一批名牌农产品。仅2001年,全市组织实施了中央和市级农业结构调整项目81个,建成和开工国家良种工程项目9个,引进示范、推广了96个新品种。四是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增长。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由直辖第一年1997年的43%上升到2001年的56%,第一产业由57%下降到2001年的44%,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行业转移,直辖前的1996年,农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74.5%,到2001年下降到65.7%,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行业转移,推进了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五是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全市确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大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达800个,涉及香料、粮食、蔬菜、禽蛋奶、瘦肉型猪、草食牲畜、水产、林竹、水果、蚕桑、花卉等产业,并涌现了555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城镇工商企业320家,投资总额超过40亿元,其中投资在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97个。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1996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479元,到2005年增加到2 809元,平均每年增长过百元,全市农村全面向小康迈进。宜昌市按照“用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选准了六大特色产业作为自己的发展重点,即以柑橘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以草食动物为特色的畜牧产业、以库区特种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产业、以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为特色的蔬菜产业、以优质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以乌红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六大特色产业的确立及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设,推进了以户为单位的适应性调整向区域性、战略性调整的转变。2005年,宜昌农业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8.16%。其中六大特色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72%。水果面积达到98万亩,水果总产98万吨,其中柑橘总产88万吨以上,生产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茶叶总产1.51万吨,位居全省第二。蔬菜总产218.64万吨,位居全省第二。生猪出栏431万头,位居全省第一;山羊出栏86.98万只,居全省第一。更为可喜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 108元,比上年净增170元。
(3)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良好的开端。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关于三峡区域经济开发的政策支持、引导下,三峡区域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得到了较快提高,涌现出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重庆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考察和充分论证,选定天然香料、优质中药材、笋竹、黄籽油菜、花卉苗木、优质柑橘、优质粮、蚕茧、草食牲畜、优质瘦肉猪等10个农业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制定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的政策意见》,《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百万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重庆市农办牵头实施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职能职责》等政策法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了10个百万工程的39个重点基地区县、103个重点龙头企业、40个重点建设项目,并从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10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总投资17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29.12亿元。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1 154万亩;年出栏优质猪、牛、羊、兔925万头(只);培育出100个以上辐射面广、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天然香料、优质中药材、笋竹、甘蓝型黄籽油菜、花卉苗木、优质柑橘、优质粮、优质蚕茧、草食牲畜、优质瘦肉型出口创汇猪等10个具有重庆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年总产值330.3亿元,实现利税80亿元;年出口创汇5.5亿美元;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00亿元。
宜昌市按照“畜牧业建小区、果蔬业建板块、水产业建片带”的发展思路和“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的要求,制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六大特色产业,即以柑橘为特色的水果产业、以草食动物为特色的畜牧产业、以库区特种养殖为特色的水产产业、以无公害反季节为特色的蔬菜产业、以优质绿茶为特色的茶叶产业和以乌红天麻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截至2005年底,水果产业已建成20万亩的三峡库区优质甜橙板块基地、15万亩的清江库区优质宽皮柑橘板块基地和40万亩的长江沿岸优质柑橘板块基地;畜牧产业形成了“二带三区”板块,即清江流域肉羊生产带、沮漳河肉羊生产带、城郊奶牛生产区、宜东猪禽生产区、三峡库区肉牛区,全年可出栏生猪400多万头;茶叶产业建成了获省级认定的无公害茶叶产地24个,认定面积15.57万亩,获国家颁证的无公害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茶叶品牌4个;水产产业建成了两江(清江、长江)库区无公害出口创汇渔业板块基地,网箱养殖基地达20万平方米;蔬菜产业基本形成了以长阳、五峰、秭归为代表的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板块基地,以市郊为代表的时令蔬菜生产基地,以枝江、当阳为代表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其中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面积达到20万亩。与此同时,农业龙头企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了裕波旭光、稻花香、宜都丰岛、宜昌荣盛、枝江白银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2005年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81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企业16家,国家级1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6家,5 000万元以上的46家。
三峡区域的其他市州,如神农架林区、恩施州等,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柑橘产业、草食畜牧业等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大规模、标准化、区域化种养殖业正逐步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建立越来越紧密的利益关系,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1.3 三峡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峡区域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依靠开荒垦林和增加劳动力投入来提高农业收益的发展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农业增长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农业资源日趋紧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三峡库区19个县、市、区中,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2个。2002年,库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2%。少数移民主要靠安置费生活,长远生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农村移民土地被淹没后,收入呈下降趋势。
(1)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三峡区域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三峡库区地势高低起伏很大,坡度很陡,小于5度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7%,5~15度的占15.8%,15~25度的占30.5%,大于25度的占43.5%。就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三峡库区土地开发利用仍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耕地垦殖指数达23%,重庆东部平行岭谷丘陵谷地的垦殖指数竟达30%~40%。[3]大量土层薄、坡度大和土壤贫瘠的土地被开垦成农业用地,而没有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对土地这一基本农业资源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一方面,大量非耕地长期闲置,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数量极为有限的耕地之上,导致耕地负荷沉重,农业生产率低下,而长期的过度垦殖又导致了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万州市为例,10度以上的坡耕地有0.41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2.8%,每年流失表土达100多万吨,耕层土壤全部流失的光板田已达412.8公顷。据统计,全市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有机质达157.80万吨,氮素9.00万吨,磷素5.15万吨及钾素198.00万吨。[4]三峡区域不少农村已陷入过度垦殖导致环境恶化和土地肥力下降,土地肥力下降导致产出率下降,而产出率低下又导致进一步过度垦殖的恶性循环。
(2)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
评价农业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是否按农业生产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农业资源,并且适应市场需要,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峡区域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下,粮食生产一直占农业产品和产值的极大比重。改革开放以后,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政策指引下,农业结构开始逐步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三峡区域相对封闭,市场化程度发展较慢,农业结构调整也比较缓慢,并没有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各区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在50%以上,林业和渔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极低,多数区县林渔业产值之和所占比重不足10%,部分区县甚至不到5%。[5]农产品结构存在“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不能适应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近两年,三峡区域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农畜水产品优质率达到40%左右,但名特优新农产品所占比重还有待提高。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较差、加工水平低、储藏保鲜及市场流通难,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牧业虽然所占比重也较大,但其中生猪养殖业占了绝对优势,而生猪养殖业实际上又依赖于粮食种植业,粮猪型传统农业结构比重过大。如重庆,在种植业中粮食产值占50%左右,畜牧业中生猪产值约占70%,粮猪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一半以上。相对于该市丰富的山地资源,更加凸显了经济作物和草食牲畜发展的落后。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农民收入中,三产业所占比值过小。总之,三峡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耕地产出,大量的林业、渔业和草场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总体上讲,三峡区域的农业经济还处于较低的层次。
(3)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由于受地域上相对封闭、农业生产率低导致农业剩余产品较少,以及农业规模较小且农业分布较分散等因素的影响,三峡区域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较迟缓,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状态。三峡区域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首先反映在其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及发育迟缓上。健全的市场不仅包括买卖各种货物的商品市场,还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以及规范有序的市场行为。但三峡区域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就极为不足,更不用说土地等其他要素市场了。其次三峡区域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还反映在农产品流通体制不健全上。农产品市场上主体单一,民营农产品流通中介仍停留在初级水平;农产品流通主要集中在小规模分散的城乡集贸市场,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市场流通体系还有很大差距;农产品流通组织性差,交易秩序混乱等。三峡区域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导致三峡区域的农业难以形成合理分工和规模经营,而没有一定的经营规模,也就难以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而导致三峡区域农业发展与发达平原地区相比,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趋势。
(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投入不足。
制约三峡区域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单家独户的生产组织形式效率低下,其次是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科研与市场脱节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没有形成面向市场,服务生产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农业科技体制不适应快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需要,成果转化率低。主要是科研、推广、生产相互脱节,未形成整体优势,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生物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和保鲜技术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一是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企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手段,服务内容单一,机制不活,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经营程度低,这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农业发展新阶段就很不适应,逐显弊端。
二是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受到冲击较大,撤并的基层站较多,而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农业投入不够。农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的产业,特别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时期更是如此。三峡区域各地从农业投入总量来看,这些年虽然有所增加,但农业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很低。如重庆市,1999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0亿元,其中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63亿元,仅占1.54%;200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5.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95亿元,虽较上年增加5.32亿元,但也仅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3%。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日益依靠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但目前三峡区域农业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积累水平较低。由于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较慢,优质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信息工程建设,工厂化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建设项目受到一定影响和限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峡区域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是50年代修建的,大部分已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保障能力大大下降。另外,大量的中低产田和坡耕地需要改造,其他基础设施也很短缺,整体来看,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6]
7.1.4 三峡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客观分析三峡区域农业发展现状,三峡区域的农业发展应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及效益为中心,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生态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和商品率,同时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根本出路在于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峡区域农业结构调整,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体,加速传统粮猪结构向农林牧渔复合型结构转变,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农业结构。
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从区域布局上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分区的基本原则,三峡区域农业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农业类型区。各区域应按自然和经济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带,使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都市经济圈的农业主导产业应围绕精准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重点发展“精、珍、新、奇”为主的农业工程,稳步发展菜、奶、花、鱼等近郊的优势品种。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水陆条件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应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机遇,逐步建成生态农业区。种植业以粮油和柑橘为主导产业,形成以优质水稻、双低油菜、名优柑橘为优势的产业带。畜牧业要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机会,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建设商品羊、牛、兔养繁基地,逐步建成我国南方大型草食畜牧业基地,稳步发展生猪生产。同时要重点抓好库区渔业的开发利用,发展名特水产品养殖。发挥山区特色干鲜果品、烟草、茶叶、野菜等优势,逐步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绿色食品基地。渝西经济走廊具有承接主城区辐射量大,农业生产条件好,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快的优势,应逐步建设成为优质粮、油、猪、禽主产区。同时,要加快建设优质水果基地和名优水果长廊,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名优茶,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宗农产品要压缩普通品种,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专用品种,促进农产品深度开发,提高附加值。粮油产业要实施国家优质、专用粮发展行动计划,继续退减劣质水稻、小麦、红薯,发展优质中稻、再生稻,优质小麦、玉米、酿酒高粱、马铃薯等,不断提高粮油产品的优质率和商品率;畜牧业要大力发展优质商品瘦肉型猪;果茶园艺业、水产业要抓好“名、特、优、新”品种的开发和生产,丰富城镇居民菜篮子。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逐步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和无标流通的状态,尽快做到与国际标准接轨。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农村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方面,要着力壮大第二产业。农村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城市大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等相结合,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和能源矿产业,形成一批支柱产业。农村第三产业要立足于扩大农村消费,重点抓好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咨询等行业,尽快提高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
(2)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结构调整的一个主攻方向。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偏好”的影响,食物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将不断下降。单纯依靠扩大人们对初级农产品的消费来增加农民收入,潜力相当有限。因此,必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开拓食品市场,创造新的需求。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生产规模小,是三峡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特征,并导致规模不经济等一系列内在问题发生。因此,必须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方式具有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生产标准化的特征,改变了只从事原料生产的传统农业,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特别是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可以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传送给农户,有效地解决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大市场的联结问题,促进产销衔接和农业结构调整。关于三峡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本章第二、三节将作专门论述。
(3)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一是要落实好农产品购销政策,实行优质优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民签订合同,优质优价收购粮油产品,搞活大宗农产品流通。二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好农产品市场,同时不断强化市场管理和服务功能,使储运、代理、结算、质量检测和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三是要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好一批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确保农产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利益。四是加快建立农业信息体系,加快区县农业信息网站建设步伐,切实搞好国内外农产品产销形势、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扶持有条件的地方把信息网络延伸到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农产品流通服好务。五是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要建立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把三峡区域具有优势的畜产品、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等,通过订单形式尽可能多地销往发达地区。
(4)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峡区域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按照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调整,力争农业基础设施“瓶颈”约束全面缓解,农业结构调整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农、牧、渔业良种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满足农产品市场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抓好良种的选育、繁育、引进,组织开展主推品种的提纯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在农、牧、渔业生产发展中普及推广最优良的种子、种苗、种畜禽。
二是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支持节水灌溉、积蓄雨水等抗旱设施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投入,及时修复排灌设施,清理维修及新造一批蓄水能力强的中小型水库,全面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投入,加快生态项目建设,搞好配套的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25度以上的坡耕地坚决退耕还林还草,构筑农田系统生态环境,同时继续探索坡耕地改造的新途径,实现投入与产出,形象和效益的统一。
四是增加对农民的教育投入,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农业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缺乏,是影响三峡区域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除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外,更要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经济管理理论的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贸技术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5)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系统。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视和支持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三峡区域广大农村以分散的农户经营为主。单个农户难以进入竞争性市场是一条普遍规律,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一,要转变政府服务组织的职能。对公益性的政府服务组织,如综合执法、防疫检疫、病虫害防治、重大技术推广站(所)等,实行“定编、定员、吃皇粮”;对一般性的技术推广和经营服务组织,应逐步放开,实现从技术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实体型转变,用市场化办法调动这些农业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第二,要强化集体服务组织的作用。农村集体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起着外联社会上各种服务实体,内联广大农户的纽带作用,也是解决高度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在生产领域所遇到的问题的主要形式。集体组织提供的服务往往是无偿服务或者只收成本的福利服务,其实质是以工补农。
第三,大力发展合作服务组织,创办各种协会。合作服务组织通过农民自己的组织联合,发挥合作经济的自助、自救、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多重功能,不仅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有利于打破市场中出现的垄断、盘剥,促进组织考虑农民的利益,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第四,积极扶持与引导民营服务组织。这种服务组织是纯粹的商品交换关系。这种组织有较强的营利性,有时可能与农户发生利益冲突,因而在其发展中应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总之,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按照“稳定和改造官办组织,强化集体组织作用,发展新型合作组织,扶持引导民办服务,规范混合型和一体化服务”的原则,分类指导,促进发展。
(6)加快城镇化步伐,为农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长期以来,三峡区域城镇化发展缓慢,农村人口无法向城镇转移,从两个方面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是造成农村人口拥挤,人均耕地少,农户生产经营分散且规模小,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的推广应用;二是城镇化发展缓慢,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太低,城镇对农产品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造成农产品市场极其狭小,进一步抑制了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可见,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没有城镇化就没有现代化农业。因此,要重视城市化的发展,尽快改变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要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吸纳农村人口进镇居住、务农、经商、办企业;要进一步拓宽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特色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尤其要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使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县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7)大力推动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外出务工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后靠安置,人地矛盾突出,加上退耕还林生态建设需要,必须转移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抓好三峡库区劳务输出工作,将有利于形成劳务经济、劳务产业。因此,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各地在继续抓好对口支援项目、资金的同时,也可与支援单位做好劳务输出方面的合作,争取对口支援省市每年为三峡库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将劳务输出作为对口支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包括农村移民在内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做好进城农民的服务和管理,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区域内各地应取消一切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条件,各行业各工种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条件等,以及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都应做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此外,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的有序流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