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理论模型来分析外向国际直接投资的总体福利效应。外向国际直接投资的总体福利效应是指母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其本国和东道国总体福利的影响,因此在度量这一效应时可以选择其中某一当事国,也可以将母国和东道国进行合并研究;但现有研究成果中都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其中一个国家进行考察。因此,我们也继续延用这一习惯方法,只讨论外向国际直接投资对母国总体福利的影响。
一、模型假设
假设母国向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且满足以下模型假设:
(1)母国经济内只使用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力。
(2)用资本劳动比的提高表示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进步可以理解成资本和劳动的有机构成的提高。
(3)资本的容纳成本和劳动力的容纳成本[10]为一定值,分别记为CK和CL。
(4)母国的福利总体可以简单地用产量表示,母国追求目标就是总体福利最大化,即产量最大化。
二、模型的构建
假设母国原有资本为K0,有效劳动力是L0,产量是Y0,技术水平是直线m的斜率(劳动与资本的比值),斜率越大,表明资本劳动比值越小,技术水平越低。作一条直线与直线n平行并且与曲线Y0相切。
当母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后,有三个方面的效果:
(1)母国本国的资本拥有量由K0减少为K1,母国在东道国的资本拥有量为K0-K1。
(2)母国国内的福利(即产量)由Y0减少为Y1,投资到东道国所获得的福利一般情况下仍计入母国的总体福利。
(3)母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直线m的斜率大于直线n的斜率,直线l和直线m平行)。
为了更清楚地研究外向国际直接投资对母国福利总体效应的影响,我们可以将母国对外直接投资引起产量的变化分解为资源配置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K2-K0表示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K1-K2表示资源配置效应的大小(参见图7- 1)。
图7-1 国际直接投资的福利效应
另外,由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母国投资到东道国的资本K0-K1仍然具有斜率为m或l的技术水平。
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外投资后母国留在本国国内的资本K1和投资到东道国的资本K0-K1在两个方面引起的福利效应。
三、对外投资后留在母国国内资本K1引起的总体福利效应
1.追求总体福利最大化的情况
假设母国劳动力的容纳成本为CL,母国资本的容纳成本为CK;再假设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安排就业和容纳投资的能力是一个定值,记为C,则:L×CL+K×CK=C,这时,母国留在本国国内资本K1引起的总体福利效应可以表示为
max Y(L,K)
s.t.L×CL+K×CK=Cmin L×CL+K×CK s.t.Y(L,K)=Y
这样,一个地区必定存在一个容纳劳动力数量以及投资的最优解,这个最优解必定是就业成本、投资成本以及地区容纳能力的函数,即
我们将之记为DL和DK。将DL和DK代入产量函数,得到这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最优产量是Y(DL,DK)=Y(CL,CK,C),即最优产量(代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劳动力的容纳成本、资本的容纳成本以及地区容纳能力的函数,我们将之记为V(CL,CK,C)。
2.追求社会负担最小化的情况
考虑这一问题的另一视角是:当母国的总体福利(用产量表示)给定时,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使社会负担减轻。社会的负担可以用社会容纳成本和容纳能力表示。这样就有
这个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必定是关于劳动力的容纳成本、资本的容纳成本以及目标产量的函数,即
我们将之记为HL和HK,则社会最小成本(即社会最小负担)为HL×CL+HK×CK,我们将此式记为E(CL,CK,Y)。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L,K,λ,CL,CK,Y)=L×CL+K× CK+λ(Y-Y(L,K)),运用包络定理,可以得到第二组等式:
3.综合
我们将上述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研究,可以发现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上述两个问题具有对偶性。则可以得到:当Y=V(CL,CK,C)时,H(CL,CK,Y)=D(CL,CK,C);当C=E时,H(CL,CK,Y)=D(CL,CK,E(CL,CK,Y))。对CL求导得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外投资后留在母国国内资本K1的总体福利效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资源配置引起的福利效应,另一个是技术传播引起的福利效应。
四、投资到东道国的资本K0-K1引起的总体福利
效应
当母国将K0-K1的资本投到东道国之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母国投资在东道国的资本的技术水平与留在本国的技术水平是一样的,在图7- 1中,即为直线l的斜率。显然地,母国进行直接投资之后,技术水平提高,这主要体现在资本劳动比率上。
由图7- 1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福利效应是对外投资后留在母国国内资本K1的总体福利效应的K0/K1倍。与前面推导过程基本一样,最后资源配置引起的福利效应和技术传播引起的福利效应的总体效应也是对外投资后留在母国国内资本K1的总体福利效应的K0/K1倍。
五、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福利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
1.回归方程
我们按照理论模型中的分析,用GDP作为对外投资后留在母国国内资本K1的总体福利效应变量,然后采取包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吸收外资存量和出口总值的回归方程:
GDPt=β0+β1 SOFDIt-1+β2 SIFDIt-1+β3 EXt+μt
在回归方程中,GDPt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SOFDIt-1是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SIFDIt-1是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流入存量,EXt表示我国当年出口额。β0是截距项;β1测度当年出口额对于上一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的弹性大小(考虑到时滞效应),β1是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出口是否具有推动效应的关键变量,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β1的估计结果应该为正;β2测度外商直接投资上年存量对于出口的影响;β3测度的是出口对于中国GDP的影响;μt是扰动误差项,测度的是其他没有考虑进去的变量扰动。
2.数据说明
回归方程一共涉及4个变量:我国的GDP、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出口额。以上4个变量都是以当年汇率折合为美元计算的,单位是亿美元。
(1)中国历年出口总额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数据,以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量为准。
(3)中国GDP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模型回归引用的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86—2008年。模型的回归及相关检验全部运用Eviews6.0完成。
表7-1 我国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投资存量以及出口额
续表
数据来源:①中国历年GDP数据来自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网站:http:// 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09/02/weodata/weorept.aspx?sy= 1986&ey=2008&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c=924&s= NGDPD&grp=0&a=&pr1.x=55&pr1.y=15;②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http://stats.unctad.org/FDI/TableViewer/ tableView.aspx;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数据来自联合国贸发会议: http://stats.unctad.org/FDI/TableViewer/tableView.aspx。
3.检验结果
我们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后,根据回归方程,可以得到:
从输出结果来看,基本满足收敛准则,拟合优度较高,可决系数及调整可决系数达到了0.99以上,SOFDI和SIFDI都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零假设。从总体福利效应来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GDP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这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福利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