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选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选择

时间:2023-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区位选择是发挥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重要方面。表8-3 2009年末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十位的国家(地区)数据来源:《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地区分布情况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亚洲、拉丁美洲、欧洲。3.2009年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情况表8-5 显示,2009年,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直接投资出现大幅度增长。

区位选择是发挥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区位选择一直受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高度关注,早期成果主要从效率寻求性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如垄断优势理论、生产折中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理论,以及有关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等;最近的成果对这一问题关注的视角已趋于多元化,其中有的从市场寻求角度(如威胁应酬理论)、有的从资产获取角度(如空间集聚理论、技术创新升级理论)等,不一而论。尽管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视角各异,但仍不失其应有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1.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地区分布情况

图8-11 2009年末中国境外企业在世界各地区覆盖比率

资料来源:《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截止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突破两千亿美元,达到2 457.5亿美元,境外企业达到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投资覆盖率为72.8%。从投资分布的国家(地区)看,亚洲、拉丁美洲地区仍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集中的地区(参见图8- 11)。2009年末,中国内地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存量1 855.4亿美元,占75.5%,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澳门、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地区);拉丁美洲存量306亿美元,占12.5%,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巴西、秘鲁等国家(地区)。非洲93.3亿美元,占3.8%,主要分布在南非、尼日利亚、苏丹、赞比亚等国家。欧洲86.8亿美元,占3.5%,主要分布在卢森堡、俄罗斯、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大洋洲64.2亿美元,占2.6%,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等国家。北美洲51.8亿美元,占2.1%,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

从2009年末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国家分布看,投资仍比较集中,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是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前三位国家(地区),投资存量总额为1 931.37亿美元,共占存量总额的78.6%(参见表8- 3)。

表8-3 2009年末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十位的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地区分布情况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参见图8- 12)。对拉丁美洲投资73.3亿美元,同比增长1倍,占流量的13%,主要流向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巴西等国家(地区)。对欧洲投资3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倍,占流量总额的5.9%,主要流向卢森堡、俄罗斯、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对北美洲投资15.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倍,占2.7%,主要流向美国、加拿大。

图8-12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地区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009年,中国对非洲的投资14.39亿美元,同比下降73.8%,但非金融类投资同比增长了55.4%。

2009年,中国内地对外投资流量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31个,较上年增加9个。中国香港、开曼群岛、澳大利亚是当年对外投资流量最大的前三个国家和地区(参见表8- 4)。

表8-4 2009年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十位的国家(地区)

数据来源:《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3.2009年中国对主要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情况

表8-5 显示,2009年,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直接投资出现大幅度增长。对美国的接投资增长了近一倍,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535.1%,增长十分迅速。

表8-5 中国内地对主要经济体投资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1)对中国香港地区的投资。2009年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流量356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63%,同比下降7.9%。2009年末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存量1 644.99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66.9%。从行业构成情况看,主要分布在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

(2)对欧盟的投资。2009年,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流量29.66亿美元,同比增长5.35倍。其中对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投资达到23.14亿美元,主要分布在卢森堡、荷兰、德国等国;对制造业投资达到2.21亿美元,主要分布在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对金融业投资2.11亿美元,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卢森堡等国。2009年末中国内地对欧盟的投资存量达到62.77亿美元,占对欧洲投资存量的72.3%,覆盖了欧盟的全部27个成员国,雇佣欧盟当地雇员近1.5万人。从存量的行业分布看,金融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是主要的投资领域。

(3)对美国的投资。2009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流量为9.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6.7%。其中,对制造业的投资为3.79亿美元,占41.7%;对金融业的投资为1.41亿美元,占15.5%。2009年末,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存量达到33.38亿美元,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企业有1 300多家。中国对美国投资存量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分布占存量的比重为28.5%和28.2%;对金融业的投资发展迅速,比重达到了14.6%。

(4)对澳大利亚的投资。2009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流量24.36亿美元,同比增长28.8%,主要流向了采矿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2009年末,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存量58.63亿美元,境外企业近400家。中国对澳投资存量的行业,主要是采矿业,占存量的比重达到了85.9%。

(5)对俄罗斯的投资。2009年中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流量3.48亿美元,同比下降11.9%,主要流向了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2009年末,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存量达到22.2亿美元,占我国对欧洲地区投资存量的25.6%,境外企业近700家。中国对俄投资存量主要流行了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

(6)对东盟的投资。2009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十国的投资流量26.98亿美元,同比增长8.6%,其中有三成流向批发零售业,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其次为采矿业,占17.3%,分布在缅甸、老挝等。2009年末,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存量为95.71亿美元,占亚洲地区投资存量的5.2%,主要分布在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投资的主要国家包括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等。

二、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从贸易发展视角看,由于贸易是产业的“镜像”,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首先应该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及其结构优化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现有国际分工地位,提升贸易竞争力,优化贸易发展方式,进而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应充分考虑资源寻求、市场寻求、技术寻求和效率寻求等不同投资类型的目标需要,因此有关这些目标实现的各因素都会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不过,就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而言,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是影响我国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当然,除此之外的东道国的政治环境、税收政策、市场结构、劳动力素质、消费偏好等因素也会对我国的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在区位因素研究中,除了上述不同投资理论所阐明的以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1998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对此分析总结得较为全面、深刻。它将东道国区位因素分为政策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其他商业性因素三类,而每一类又包含众多次级因素(参见表8- 6和表8- 7)[5]

表8-6 FDI东道国区位影响因素

续表

表8-7 影响不同类型FDI的经济性因素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选择

从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趋势看,对外投资的地区分布存在着过于集中的问题。2009年末,流向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存量总额的75.6%,并且这种集中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因为,当年(2009年)流向这三个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流量占当年总流量的75.3%。这种投资却过度集中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过度集中形成的企业密度过大,容易产生因市场空间约束下相互间恶性竞争,同时,也不利于发挥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对价值链进行有效整合。其二是,从这三个国家(地区)的区位因素来看,占主导地位的不是经济性因素,而是政治因素类别中的政策与制度,因为这三个地区都是世界知名的“避税天堂”(tax heaven)。对外直接投资大规模地集聚在这样的国家(地区)将无法发挥其应具有的资产寻求功能,无法满足我国产业和贸易发展对其提出的“反向技术溢出”要求。因此,我们应加快调整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逐步形成多元化和全方位的投资分布,抓住经济全球化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遇,提高我国在在国际竞争中和全球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可持续发展。

1.加大对流向避税自由港投资的审查力度,以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竞争力效果

中国香港和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低税避税港和无税避税港。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标准,避税港具有明显的特征:即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措施,对公司和个人的纳税情况严格保密,在执行法律法规方面缺乏透明度,不要求商务活动具有实质内容,同时没有或只征收很低的所得税。对外直接投资过度流向避税自由港,容易产生很多问题。首先,会导致国内资本“返程投资”加剧。2008年以前,我国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给外资享受了很多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因此一些国内企业到国外注册公司,再通过这家公司返回国内投资,从而享受到各种外资优惠政策。这种“返程投资”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投资和国际经济往来,也影响了我国国际收支的统计质量。同时,避税自由港的经济监管比较宽松,对避税自由港的投资会加大我国海外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由于目前我国对避税自由港的投资金额巨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向避税自由港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查、控制和监管,防止一些企业通过投资躲避国内税收,转移国内利润,避开国内外汇管理,给国家经济带来损害。当然,在加强对此类投资审查、监管的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个别地区(如香港)所具有的良好商业信息资源和与国际市场联系的管道对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意义,让那些真正出于市场寻求目标之企业的利益得到维护。

2.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直接投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促进贸易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区域经济合作空前发展,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而亚洲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上明显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因此,通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关系,尤其是加强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对于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周边的国家,不仅在距离上与我国比较接近,而且在很多国家与我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相近,具有进行直接投资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使中国与这些国家具有经济、技术上的位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多种投资机会。同时,对周边国家进行投资的风险相对较低,可以为我国企业积累海外经营的经验,为逐步实施全球发展战略打下基础。

3.积极鼓励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提高资源和效率的寻求效果

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仍然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可以从效率改进和资源获取两个方面促进我国贸易发展。前者可以通过资源和价值链的局部整合来实现。因为,一方面,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国家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对价值链进行局部的整合,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很多发展中国家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市场环境,而且技术水平较低,对于我国一些边际产业及产能过剩的行业来说,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出去,实现我国企业比较优势利益的最大化,以及更好地专注于研发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经营,提高在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竞争优势。后者主要是基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能有效开发,我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可以获得很多战略资源,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廉价且稳定资源供给,进而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由于我国自身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很多发展中国家进行过国际政治、经济合作,这无疑地为我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降低了投资风险。

4.大力发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提高技术反向溢出效果

我国企业来说,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既有巨大机遇,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市场容量大,科技发展水平较高,投资环境比较透明,有着较丰富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市场比较成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进入市场的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的针对性。首先,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应该更加注重技术因素。技术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掌握了技术就掌握了主动。美国是高新技术的集聚地,通过对美国进行直接投资,我国企业能够更有效的获得关键的技术资源。以下三个路径是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获取反向技术溢出常见的方式: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当地企业获取核心技术,以及在当地合资或独资设立工厂。其次,对欧盟的投资应侧重占领目标市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欧盟具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壁垒。对欧盟进行直接投资,可以有效地避开贸易壁垒,既能用欧盟统一大市场的优势,又能够有效地避免贸易政策变化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有利于企业获得长期的市场收益。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应侧重自然资源开采。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煤矿、铝土矿等很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的矿产。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的直接投资,稳定资源供应,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注释】

[1]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是指对政府资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国营投资公司,主要活跃在中国、新加坡和中东国家等新兴出口国家或资源富国。

[2]数据来源:《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3]王一凡,“浅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经济论坛》,2006(9)。

[4]郭怀英,“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8 (12)。

[5]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World Investment Report,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