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藏族健身操概述

藏族健身操概述

时间:2023-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历史文化藏族自称“蕃巴”,意为农业人群。元朝时期,藏族地区正式被纳入了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进行了和平解放,并于1965年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藏族人民掀开了平等自治,迈向繁荣的新篇章。藏族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藏族称新年为“洛萨”。

一、 历史文化

藏族自称“蕃巴”,意为农业人群。历史上有吐蕃、西番等不同称呼。藏族以农牧业为主,信仰藏传佛教。藏族集中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等省,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区。中国境内有藏族人口约541万。藏族的先民自远古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

据考古发现,早在4 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公元7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兼并了达布、工布、娘布、苏毗等诸部,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始制藏文、藏历,创订法律、度量衡,分设文武各级官职。划分全境为四大军政区域,在西藏建成自称为“蕃”,汉籍称作“吐蕃”的奴隶王朝。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0年,犀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由此揭开藏、汉文化交流史上的新篇章。到9世纪末,西藏的一个部落——果部内部矛盾加深,藏区陷入分裂、割据状态,形成四大政治区域,他们各自为政,甚至互相侵袭、劫掠,战争频繁。这一时期,藏传佛教逐步深入到藏区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为各阶层的人接受,于是形成了藏族政教合一的体制。元朝时期,藏族地区正式被纳入了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清政府授权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正式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进行了和平解放,并于1965年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区,藏族人民掀开了平等自治,迈向繁荣的新篇章。

二、 风俗习惯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10~16世纪是藏族文化兴盛时期。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几百年来都在藏区大放异彩,广为流传。藏族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节期两天。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四月十五日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关于萨噶达瓦节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一说是纪念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这天西藏各地都要举行宗教纪念活动。在云南的藏族人民有的还要到维西县的达摩山朝拜,有“转葛拉”(绕山)的仪式。“望果节”(意为转田间)是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1~3天不等。每年7月,粮食成熟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每年藏历7月1日举行,为期4~5天。雪顿是藏语音译,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雪顿节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届时,藏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服装,扶老携幼,边饮边聊,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

三、 民族文化

藏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造就了藏族古老、独特而又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是古羌族的后裔,很多生活习惯和文化元素都是从古羌族演化而来的。早期的羌族以牧羊为生,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也开始进行农耕。这样就出现了藏族这样一个牧业和农业共同发展的民族。另外,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是藏族农牧文化的形成原因之一。由于藏区高海拔环境和寒冷的天气,藏族人民总是穿着宽大厚重的长袍,劳动时便把两只袖子系在腰上,在行动上也自然会使身体前倾,走路时感觉比较沉重和迟缓。所以藏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渲染出浓郁的高原色彩和情趣,这种鲜明的文化特征也自然地反应到了藏族舞蹈中。由于藏族分布广,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以及与不同地区相邻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习俗上的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各地区的藏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不同风格与流派。例如,颇具特色的男子“踢踏舞”、独具表演性的“鼓舞”和集体自娱性的“弦子”、“锅庄”等,都是备受藏族人民喜爱和广为流传的舞种。

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刚柔相济。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囊玛”和“羌姆”四类。自娱性舞蹈有“谐”和“卓”。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泛称为“卓”。

1. 果卓 即锅庄,是古代藏族人民围着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舞蹈,其中有模拟动物、表达爱情等舞蹈语汇。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谐也称为弦子,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果卓又称为“锅庄”、“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锅庄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唯《卫藏通志》说它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舞蹈。《西藏舞蹈概说》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携骤宿帮居其中。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旷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糟袍,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剽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大,具有明显的体育舞蹈锻炼价值。

2. 热巴舞 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原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广泛流行于康巴藏区。据史料记载热巴起源于公元11世纪,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所创建。热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笨”教的“巫术”和“图腾舞”。它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高超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和奇特的面具,又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的精髓,从而成为藏族古代灿烂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热巴舞分布于西藏昌都、工布、那曲等地及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区。丁嘎热巴是藏北那曲地区比如县夏曲乡丁嘎村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据当地艺人的回忆及比如县政协委员仁旺丹增和索朗多吉两位先生所著的《那徐持如历史》藏文本介绍:最早的丁嘎热巴是在公元1040年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和热穷巴在原有的民间热巴基础上创作和发展出来的一门独立的舞蹈艺术。这种热巴舞在历史上经历了从民间进入寺院,又从寺院回到民间的过程。现存的丁嘎热巴分为寺院喇嘛表演的热巴和民间艺人表演的热巴两种形式。过去民间艺人的丁嘎热巴主要以家族父子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现在成立了以村为单位的热巴队,传承面得到扩展。几百年来,丁嘎热巴在丁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改进,舞蹈样式日益丰富。丁嘎热巴包含了藏族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藏族人民卓越的歌舞艺术的创造才能,反映了藏族文化开放融合的一面,在藏族热巴舞中独树一帜。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那曲比如丁嘎热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弦子舞 藏族称“谐”,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弦子舞是藏族历史中最普遍和最繁盛的艺术形式,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在节庆、婚嫁、集会时,人们欢聚一堂,舞时围成圆圈,领舞者边歌边舞,拉着以马尾为弦的胡琴伴奏,余者随之,时而向圈内聚拢,时而散开,双手甩动长袖,动作优美。男子拉着胡琴,女子舞长袖,各排一半,围成圈。一方领唱者唱,对方复诵,然后交换,形成独特的同词对唱,其词、曲、舞比较完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起舞时,舞蹈速度缓慢,随内容发展而速度加快,以急速旋转的舞步进入高潮。这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舞,舞姿优美,曲调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丰富多彩,旋律欢快流畅,节奏鲜明。每个不同的曲调都配以不同的舞蹈。每个曲调的动作舞姿相异,时而悠悠,时而活泼沸腾。歌词内容多是歌颂爱情、劳动和自然景物,是藏族人民祈愿祝福吉祥的舞蹈。

4. 果谐 是藏语音译,“果”意为圆圈,“谐”意为舞。果谐是藏族群众喜爱的一种自娱性的古老的民间歌舞,不用乐器伴奏(有的地区用串铃伴奏),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载歌载舞。“果谐”的跳法是重拍起步、三步一变、顿地为节;跳时膝盖到脚掌硬直落地,结实稳扎,节奏鲜明,以抒发集体的热烈情绪为其基本特征。节日里,场地上摆着一缸青稞酒,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到右沿圈踏步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由“谐本”(歌舞队的组织者)带头发出“咻、咻、咻、咻”的叫声称为“谐个”,就是歌头、开头舞步,以“咻、咻、咻、咻”或“次、次、次”的叫声,或一齐拉手叫“阿甲嘿!当下次仁,宋甲月拉!”,合着节奏,踏地舞蹈。这种叫声有如汉语中喊“一、二、三、四,一齐跳”。 因为民间跳“果谐”人数众多,一般又无伴奏乐器,集体起舞很难整齐,“谐个”就起到了激发情绪、整齐步伐、共同起舞的作用。跳完歌头,紧接着是一段快速歌舞,男方跳一段后女方接着也跳一段,出现男女舞蹈竞赛的热烈场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