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时间:2023-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运动中腹痛腹痛是运动员运动中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并时常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时发生。(二)症状与体征运动中腹痛的发生和运动有直接关系,疼痛程度和运动量大小、运动强度密切相关。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维持了正常的肌肉兴奋性。

一、运动中腹痛

腹痛是运动员运动中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并时常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时发生。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运动中腹痛的发生和运动员的身体功能状况、训练水平、运动前准备活动情况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往往是运动中腹痛的原因。有关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肝脾淤血 肝脾淤血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运动员准备活动不够,心功能水平低下及运动中呼吸动作的协调性较差等。

如果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够,影响了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使之无法承担运动时所应承担的较大运动负荷,尤其是循环系统功能的低下,心肌收缩力较弱,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腔静脉压增高,从而造成肝脾淤血肿胀,结果增加了肝脾被膜张力,使被膜上的神经受到牵扯而产生上腹部疼痛。

运动中呼吸动作的不协调,呼吸急促而表浅,可使胸膜腔内压上升,影响腔静脉回流,同样可造成肝脾淤血。

2. 胃肠道痉挛或胃肠功能紊乱 运动时胃肠道痉挛,使胃肠壁及肠系膜上的神经受到牵扯而产生腹痛。凡饭后过早参加运动,运动前吃得过饱,喝得过多,空腹运动及运动前吃了易产气或难消化的食物,都可能因机械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

同时,运动时尤其在剧烈运动时,大量血液从腹腔内转移到了骨骼肌,导致胃肠道缺血、缺氧,加上代谢气物的刺激,更容易引起胃肠道的痉挛和功能紊乱。

3. 呼吸肌痉挛 运动过程中若未能注意调整好呼吸节奏,呼吸急促、表浅,可使得肋间肌、膈肌等呼吸肌收缩活动紊乱,严重者出现痉挛性收缩,进而引起腹痛。此外,准备活动的不良分或不做准备活动,也会影响呼吸肌的活动功能状态,造成呼吸肌缺氧,从而使腹痛加剧。由此产生的腹痛,当呼吸加深时,疼痛明显。

4. 腹腔脏器病变 腹腔脏器病变,如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炎症及胸部病变等是运动中腹痛的潜在因素,运动可使病变器官受牵扯、震动等刺激而诱发腹痛。

(二)症状与体征

运动中腹痛的发生和运动有直接关系,疼痛程度和运动量大小、运动强度密切相关。在小运动量和低强度运动时,腹痛往往不明显,而当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增加时,腹痛则随之而加剧。

腹痛的部位,视病变脏器所在之处而不同。肝脏淤血肿胀,胆道疾病为右上腹痛;脾脏淤血肿大为左上腹痛;胃痉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多为中上腹痛;阑尾炎、髂腰肌痉挛时右下腹痛;宿便刺激引起肠痉挛为左下腹痛;呼吸肌痉挛则季肋部痛。

腹痛的性质因腹痛原因的不同而异。直接由运动引起的,多数为钝痛、胀痛。腹腔脏器有病变者,则多锐痛、牵扯痛、钻顶样痛及阵发性绞痛等。

(三)处理方法

运动中出现腹痛,可适当减慢速度,及时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协调好呼吸运动,同时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或弯腰跑一段,做几次深呼吸,疼痛可得到缓解。如上述处理效果不理想,则应停止运动,口服解痉药(阿托品、654-2),点掐穴位(内关、足三里)或请医生处理。

(四)预防原则

加强全面训练,以提高人体生理功能。遵守训练的科学原则,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合理安排膳食,运动前不宜饱餐或过多饮水。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注意呼吸和动作的协调性。中长跑中合理分配速度。对各种疾病引起的腹痛,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

二、肌肉痉挛

运动过程中肌肉痉挛最易发生在小腿排肠肌,其次为足底部的屈趾肌。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 低温刺激 在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的情况下于低温环境中运动、训练、肌肉可因低温寒冷的刺激而兴奋性增高,以至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发生痉挛。多见于游泳时受到冷水刺激,以及冬季户外活动时受到了冷空气的刺激。

2. 电解质的过多丢失 维持肌肉的应激性是电解质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维持了正常的肌肉兴奋性。当在运动中大量出汗,如高温环境中运动或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或运动员急性减体重,使体内的电解质(Ca2+、Na+、Cl-)随汗液大量流失,造成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肌肉痉挛。

3. 肌肉的收缩频率过快 紧张激烈的运动,肌肉呈连续过快地收缩而放松不够(放松时间过短),因此可破坏肌肉收缩、舒张的协调性,使肌肉发生强直收缩引起痉挛,如在短跑、自行车运动中常可出现这种情况。

(二)症状与体征

痉挛的肌肉疼痛难忍,触之僵硬,邻近关节因疼痛会出现暂时性功能障碍。

(三)处理方法

牵引痉挛的肌肉是常用的缓解办法,如小腿腓肠肌痉挛时,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缓慢用力地将足部背伸;屈时、屈趾肌痉挛时,则将足和足趾用力背伸。牵引过程中注意用力宜缓,切忌暴力,以防肌肉拉伤。同时,可配合局部按摩(如按压、揉、揉捏)、点穴(如承山、委中)等措施,有助于痉挛的迅速缓解。

在游泳时若发生了肌肉痉挛,首先自己不要惊慌,可先深吸一口气后仰浮于水面,然后采用同样方法对痉挛的肌肉进行牵引。例如,腓肠肌、足趾痉挛时,用同侧手掌压在痉挛侧髌骨上,另一侧手握住痉挛侧足趾,在促使膝关节伸直的同时,缓慢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可连续重复;大腿肌肉痉挛时,可先弯曲痉挛侧膝关节,然后双手抱住小腿用力使之向大腿靠近,再用力向前伸直。上肢肌肉痉挛,可做反复用力屈伸肘关节及用力握拳、张开等动作。待肌肉的痉挛得以缓解后,不要再继续游泳,应上岸休息,并注意保暖、对症治疗。如果自己未能掌握自救方法,应立即呼救。

(四)预防原则

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冬季运动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运动注意及时补充水、盐、维生素B1。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游泳时若水温较低,时间不要过长。对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可在运动前适当按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