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各模块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各模块的影响

时间:2023-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企业管理各模块特质差异,中国文化对其影响方式和程度不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法治等思想对中国企业的组织管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行许多民营企业集权程度高,家长式管理特征明显,实质上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中国文化对市场营销管理影响深远。其二,中国文化通过消费者行为影响营销动机与购买过程。

由于企业管理各模块特质差异,中国文化对其影响方式和程度不一。综合而言,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最深,也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亲缘性最强;其次,是对市场营销的影响,由于市场营销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文化性,营销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国内目前给MBA引进的国外教科书只有《营销学》有专门的亚洲版;其三,是战略管理和组织管理,中国文化会通过决策模式、决策者,以及组织模式选择、组织变革等方式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还是较深、较全面;相对而言,生产管理的文化情境性特征稍弱,但生产模式、质量管理和供应链还是受到传统文化的作用。财务管理的技术规范性较强,通行性显著,受到的传统文化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所以本书未予单独分析。

企业战略就是关于企业作为整体该如何运行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是对处于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企业的当前及未来将如何行动的一种总体表述,企业战略的基本问题是,企业的业务是什么,企业的业务应该是什么和为什么[11]。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企业战略首先就必须解答企业使命,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道理问题,其实质就是企业之“道”的问题,不同的文化将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2],这种“取”、“与”之道的战略思想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中常常被应用得非常娴熟。战略决策无疑会触及企业伦理问题,是企业利益至上,还是兼顾社会效益或环境保护,常常是考量决策者的难题。此时,传统文化将通过影响决策者的思维来影响战略抉择,晋商奉行的“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族恨”等源于传统文化的理念,使之在面临战乱冲击、票号关闭撤并决策时,发挥重要的决策导向作用。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3]思想对中国企业在战略竞合过程中的博弈与合作关系选择方面,经常发挥重要的作用。《孙子兵法》和《六韬》更是被广泛融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实务之中,形成了专门的孙子兵法战略体系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法治等思想对中国企业的组织管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行许多民营企业集权程度高,家长式管理特征明显,实质上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依靠家族成员控制关键部门和岗位,形成家族式的组织管理模式,这在中国民营企业特别盛行,其重要根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传统文化还通过对组织文化的影响,进而影响组织管理各个方面。

巴塞斯(Barthes)认为,消费具有文化与物质双重性,它既是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又根植于社会、文化和象征的结构之中,即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过程。消费的内容基于历史文化,消费的观念属于文化范畴,许多消费活动与文化活动混合一体,无法分开;文化会“浸润”消费过程,消费既有生理、心理需要,也是生理、心理现象,必定烙上文化的烙印,消费品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聚合物,消费本身又蕴含社会交流属性。中国文化对市场营销管理影响深远。其一,它构成中国市场营销的背景,形成特有的中国市场营销氛围和消费文化,全方位影响营销各个模块,如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独具特色,具有庞大的市场空间,也具有特有的消费习俗,适用特有的营销方法。其二,中国文化通过消费者行为影响营销动机与购买过程。我们专门实证研究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奢侈品购买行为和动机的影响,发现基于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财好名”、“尊重权威”、“宽容平和”三类价值观倾向对社会导向的奢侈品购买动机有显著的影响,“重责顾家”、“朴实稳健”两类价值观倾向对个人导向的奢侈品购买动机有显著的影响。道家的“无欲无争”价值观倾向对社会导向的奢侈品购买动机以及个人导向的奢侈品购买动机均无显著的影响[14]。其三,中国文化通过企业营销策略影响营销过程,由于消费者的审美观点对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文化内涵需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产品的设计者一方面受消费者的价值牵引,另一方面自身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会将文化因素自然带入到产品的造型艺术、包装设计之中;有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数字偏好和感觉有其特殊性,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定价,许多产品的价格后几位数字常常是“98”、“99”、“66”,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传统文化对营销渠道影响甚大,中国的大而全思想使很多企业采用直销形式,专门的营销渠道稳定性不足、销售链条易断,主要源于中国农耕文化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不足;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到促销方式和模式,许多地方政府热衷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举办各种具有传统和民族风格的节会活动,实际上是将传统文化直接应用于促销活动。

传统文化对生产管理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生产与控制模式的选择上,欧美文化强调理性、精细,其生产管理过程特别注重技术性和可控性,由此文化体系下形成的许多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如ERP系统、定制管理等,在中国的推广成功率不高,其重要原因就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未能有效解决。质量管理实质上基于组织质量文化,在国内,中西部地区由于传统农业文化思想较重,优秀的质量管理文化难以形成,质量管理效果受制;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农耕文化思想影响较小,质量管理文化和质量管理状况较优。

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最深。因为人是文化的人,文化因人而生,文化是人的本质所在,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构成不同的行为价值规范,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必然因文化的差异相去甚远。中国主流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主,融合其他流派,自成体系,构成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也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基点。如前文所述,我们采用元研究的思维方法,剖析了中国文化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身的关系,进一步解析中国人的利益观、道义观,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薪酬和激励特征找到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抑制个性、重视群体、服从权威等特征,对团队建设、组织管控形成特殊影响。儒家的“仁”学对中国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产生着挥之不去的背景性影响。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思想和佛家的“慈悲”、“随缘”思想也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甚远、涉及面宽,本书只作综合性的研究和介绍,另有专著解析。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正中书局印行,1989年。

[3]彼得·德鲁克著,孙忠译,《杜拉克论管理》,海南出版社,2000年。

[4]彭贺,“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管理学报》,2007年5月。

[5]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i联书店,1995年。

[6]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7]冯周卓,“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8]徐志跃,“《本笃规程》中的平衡之道”,《21世纪商业评论》,2007年1月。

[9]《道德经·二十五章》。

[10]《礼记·曲礼上》。

[11]项保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华夏出版社,2006年。

[12]《道德经·二十六章》。

[13]《道德经·八十一章》。

[14]Aimin Yan.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Values on Luxury Purchasing Motiv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World Academic Union.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