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组织理论以科层结构为基础,同时吸取心理学、社会学中关于“群体”的观点,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对于组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新古典组织理论将单向服从的权力关系视为双向协作关系,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上,相对地主张分权,以使组织成员能更多地参与决策;从组织形式看,该理论倾向于扁平型的组织结构,主张部门化;从管理理念看,新古典组织理论将整个企业组织管理理论建立在个人需要的行为基础上,拒绝“经济人”取向的传统管理思想,转而以“社会人”与“自然人”假设作为管理的基础,强调在工作场所起作用的非经济、社会因素,在企业组织与管理中,尽量根据个人需求和特点设置机构单位与层次,重视非正式组织群体的作用。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无组织的人的行为管理理论”。新古典组织理论广泛地接受了古典组织理论的观点,并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一些主要缺陷进行了重要的修正,成为传统管理理论向发展中的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过渡的纽带和环节。
我们从新古典组织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来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使世界经济体系出现全新格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矛盾激化,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一度出现高潮,周期性经济危机加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增加,社会资本总量大幅度增大,相对于资本主义早期而言,资本的稀缺性和主导性地位下降,资本抑制人性的客观力量弱化,人性具备了更多的张扬空间。以“经济人”为理论基础的抑制人性的传统管理理论难以再有效地控制工人,劳资矛盾日益激化,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可谓应运而生,它既迎合了当时组织管理的需求,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特征。我们认为,新古典组织理论其实是该时期社会人本主义思想文化回归的必然结果,是文化环境进步和发展孕育的管理理论成果。新古典组织理论最核心的思想是用“社会人”和“自动人”假设替代了“经济人”假设,管理开始关注组织成员的个体需求、心理感受和群体特点,较多地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文化特征。当然,该时期的组织理论仍然是以西方个人主义为基础,人性并未得到全面的释放,其研究重点主要还是放在管理对象上,忽视对管理者的研究,虽然引入了动态的研究思维,但其组织系统仍然是一个自然封闭的系统;提出和关注了非正式组织问题,这既是一种进步,但过分地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是一种偏颇。显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犹如它所依托的该时期的社会文化一样,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