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供应链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为了追求更佳的顾客满意度、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更高的利润增长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而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态环境与发展矛盾,企业如何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超越环保制约、保持适度增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已成为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生态供应链管理是对传统供应链系统的全面优化,它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同时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将整个供应链对外界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并使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5]。
2.生态供应链管理理念
从生态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发现,生态供应链管理是对原有供应链管理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相比,生态供应链管理具有更深刻的文化理念。
①共生理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生是任何经济系统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生态供应链提倡不仅要考虑本企业、本供应链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本企业、本供应链的社会效益,它的突出特点就在于选取整个社会作为设计生态供应链的参照系,统筹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文化理念。
②协同进化理念。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即企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企业。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个物种之所以能够生存、繁衍,不是因为它更强大、更机智,而是因为它更能适应环境的变迁,与生态环境形成协同进化。同理,供应链能否在生态系统中持续地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其能否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获取协同进化的效果。生态供应链正是要达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供应链、企业与生态环境、供应链与整个社会之间协同进化、共同发展的目标,可以说,生态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企业中的体现。
③有效极限理念。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环境资源对企业或生态供应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如果供应链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反作用超过其承载力,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最终导致供应链的断裂。所以,生态供应链提倡其某个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应立即转化为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或者各合作企业通过利用新技术、新资源来降低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或者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信息资源的无限利用,使得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得以迅速恢复,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④系统开放理念。生态供应链中蕴含的系统开放理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生态供应链内的伙伴企业要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知识、技术、信息和其他方面的交流;整个生态供应链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能够持续不断地与生态环境、社会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等方面的交换;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供应链要能够自行调整其内部成员,进而改善生态供应链系统中的生产子系统、消费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使得整条链能够自动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生态供应链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能够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正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经营观、价值观、道德观等[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