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方法的主要形式

经济方法的主要形式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主义经济方法调节体系中,价格、税收、财政支出、金融、工资是主要的形式,管理者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具体实际,适时地、恰当地运用这些经济形式,以实施对经济、文化和其划他社会活动的影响和调节。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实现的。因此,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必须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因此要增强税收观念,加强税收管理。

在社会主义经济方法调节体系中,价格、税收、财政支出、金融、工资是主要的形式,管理者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具体实际,适时地、恰当地运用这些经济形式,以实施对经济、文化和其划他社会活动的影响和调节。

一、价格

1.价格在管理中的作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实现的。价格在经济和社会的运行中,综合反映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集中影响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发挥着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调节功能。可以说,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神经网络,它延伸到社会体的每一部分,是最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

(1)在社会生产管理方面,通过价格,调节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一方面,国家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使大多数企业在商品交换中得到的牧入可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并且有一定的盈利。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全业、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化,国家合理地调整某些商品的价格,允许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从而促进短线产品的生产和压缩长线产品的生产,保证各部门协调发展。如适当提高粮食、棉花、煤炭的价格,降低绦棉混纺织品的价格,就可以促进农业和煤炭生产,限制绦棉混纺织品的生产。

(2)在流通和消费管理方面,价格可以调节流通、指导消费。因为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决定于个人货币收入的多少,而且决定于消费品价格的高低。消费品的价格高低和市场供求状况紧密相连,而市场的供求状况,取决于供给的商品数量和社会需要量之间的比例。价格通过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导向,调节商品流通,指导消费。在价值规律的驱使下,需大于供的商品价格上涨;需小于供的商品价格下跌。受价格因素的影响,社会供求关系发生“相向收缩”和“背向扩展”的作用,以鼓励或抑制人们的消费,从而有效地调节商品供求关系。对于某些长期脱销,供不应求的商品,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以限制消费,促进生产,对于某些长期积压,供过于求的商品,可以适当降低价格,以鼓励消费,限制生产。

(3)在收入分配管理方面。价格的变动不会增加或减少国民收入,但可改变国民收入在各社会集团,各阶层之间的分配。例如,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消售价格,都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工农业商品比价的变动,必然会对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发生影响。实际上,价格有计划地变动就是在国家、集体、职工、农民之间的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4)在企业管理方面,价格对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也有促进作用。因为在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的条件下,那些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可以得到较多的利润;那些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就得到较少的利润,甚至无利可得。这就必然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劳动消耗,节约各项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5)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方面,通过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劳动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如近年来适当提高了医院的门诊、治疗费标准和部分药品价格,使医疗卫生部门自我更新的能力有所增强。

2.价格改革

价格改革包括价格体系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价格体系是国民经济中各种商品价格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商品的比价体系,如农产品比价、工业产品比价和工农产品比价;二是指商品的差价体系,如购销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等。

我国的价格体系,由于过去长期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其它历史原因,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粮食、油料等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销价低于购价;农产品内部、工业品内部、工农产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商品质量差价没有拉开、第三产业许多服务项目收费过低等。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不能保障城乡物资的顺畅流通,不能促进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必然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给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建立起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体系。价格改革要继续走“放、调、管”相结合的路子。一是逐步调整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不合理比价;二是继续放开一般商品价格;三是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和管理。

价格体系不合理,同价格体制不合理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调整价格的同时,必须改革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价格管理可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三种方法:一是计划控制方法,即正确制定和适时调整计划价格。对于重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指令性计划部分实行国家定价,其余部分实行地区之间或企业之间协商定价。二是幅度控制方法,即商品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大部分商品(包括生产资料)适用于这种办法。三是完全放开的方法,即对小商品价格全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1984年底,为了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本身协调发展,国家决定对农副产品,首先是鲜活商品,牲猪、蔬菜和食糖等,逐步放开价格。

改革价格体系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影响整个社会,涉及千家万户,因而在步骤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特别要考虑到国家、企业和人们的承受能力,稳步前进,使物价波动幅度不致过大。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过多的趋势,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综合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要合理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要加强对物价的社会监督,严格市场管理,要从紧从严采用适当的金融和财政政策,以确保广大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不因价格的调整而降低。

二、税收

1.税收的调节作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向法人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税收的一般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平衡财政收支。目前税收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税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财政的收支平衡。因此要增强税收观念,加强税收管理。第二,调节生产和流通。税收调节生产和流通,是通过合理的税种、税率实现的。如对长线生产多征税、征重税,对短线产品少征税、征轻税,能够限制长线产品生产,鼓励短线产品生产,促进产品结构的合理化。第三,调节消费。在税收上可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如对人们必需的消费品,为了保持价格稳定,一般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低税;对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电冰箱等一部分消费者需要又有支付能力的高档消费品可实行稍高的税率;对于那些需求量虽然很大,但社会必得加以控制的消费品,可征高税,如烟酒、化妆品,焚化品等。第四,调节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收入。如开征资源税,使各类企业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加强平等竞争。又如开征个人所得税,有利于缩小居民个人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别,防止产生高低过分悬殊的现象。

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管理目标,可以发挥税收对特种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开征烧油特别税,贯彻国家的节能政策,促使能源的节约使用。第二,通过征收房产使用税和土地占用税,促进合理地使用房屋、限制大面积占用土地。第三,通过征收建筑税,防止盲目增加计划外的建设项目,控制基本建设规模。第四,通过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促进合理地利用城镇土地,调节级差收入,加强土地管理。第五,通过开征印花税,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强对各种经济凭征的管理。此外,税收杠杆的运用对国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也有作用。

2.合理设置税种和确定税率

税种是指国家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种类。税率是计算纳税对象应征税额的计税比率。税种和税率都是实现税收分配的机制。税收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设置税种和确定税率实现的。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税收政策的要求,根据公平税负,促进竞争和体现产业政策的原则,合理地设置税种、确定税率,有利于通过税收对各单位、基层的经济收入进行调节,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合理设置税种,就是选择适宜的征税环节和课税对象,确立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进行合理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国家逐步改进、恢复了一些旧税种,开设了一些新税种。目前,我国的税种主要有:产品税、增殖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牌照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工商所得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国营企业奖金税、建筑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农牧业税和关税。这就是我国目前税收制度的整个格局,它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税种要及时调整,合理增减归并。

确定税率,就是根据课税对象的特点,设计税额占课税对象数额的比例。税率形式的差别和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多少和纳税人应缴税额的大小,其调节作用十分显著。因而,税率的确定要恰当,否则,会产生消极作用。合理的税率,既要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又要能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我国目前大致有三种税率形式:一是比例税率。它不考虑纳税对象的大小,只规定一个征税的固定比例,发生了纳税行为或取得了纳税收入,就要按比例纳税。二是定额税率。它是按照单位纳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如我国的屠宰税,车船牌照税等采用的就是定额税率。三是累进税率。它是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分别规定出不同的纳税比例,一般是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3.正确运用税收杠杆

当前,运用税收杠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要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1)运用税收杠杆要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在确定增税、减税、免税和税率高低时,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宏观经济效益上考虑问题,如有的产品的生产,从微观讲,经济效益可观,但从宏观看,又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用税收杠杆来调节,以利把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正确地结合起来。

(2)运用税收杠杆要有利于发展国家的财政职能,加强宏观控制,促进微观搞活。尤其要控制减免税范围,不能对亏损企业不加分析地单纯靠减免税照顾,企业亏损必须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是上马企业,还是下马企业,是长线产品,还是短线产品,以正确发挥减免税的杠杆作用,促进企业挖掘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扭亏为盈,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3)运用税收杠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例如在一部分单位或个人收入过高时,要适时开征企业累进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累进所得税对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具有缓和与稳定的作用,被称为有力和迅速的“内在稳定器”,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日本和西德,均实行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制度。美国1979年财政年度联邦预算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56%,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共性,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累进所得税同样能够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在我国运用累进所得税,既能控制消费规模,又能控制企业投资的规模。目前我国城乡已出现了一批高收入者,他们的收入大大高于一般人的平均收入,是消费基金总额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我们应当健全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对这部分可用于消费的收入加以调节。

三、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通过财政各环节对筹集起来的资金所进行的分配。财政支出体现着国家、集体和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分配关系,是实现财政作用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财政支出包括预算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其中预算支出占主要地位。预算支出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支出、支援农业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国际费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借款还本付息支出等。

2.财政支出的作用

社会主义财政支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财政支出,影响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促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二,通过财政支出,调整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促使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全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第三,通过财政支出,支持和保证国家建设重点,促进农业、交通、能源、教育、科技等事业的发展。第四,通过财政支出,保证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国防,使全体人民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生产、工作环境。

3.财政支出的原则

在开辟新的财源,增加财政收入,加强财政管理,严格财经纪律的前提下,要节减各项开支,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把财政支出控制在国家财力许可的范围之内,保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国家财政支出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相一致,体现国民经济全局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根据这一原则,在目前阶段,国家一是要增加农业投入,保证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二是要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保证国家重点建设。三是要适当增加智力投资,保证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开支。四是要适当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如合理提高工资水平,保持必要的价格补贴等。

四、金融

金融是货币流通信用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只要存在着商品货币经济,就必然会有金融活动。货币的发行、存款、贷款、汇兑、储蓄、发行有价证券等,都有属于金融活动。银行是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主要的金融机构。国家通过金融手段有计划的调节全国的货币流通和组织信用活动,以动员和分配社会资金,支援工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1.货币流通

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调换位置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保证正常的货币流通,以保证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同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符合货币流通规律。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看,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有计划地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投放的货币量与商品流通和生产发展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既要注意防止由于建设规模过大面引起的投资膨胀,也要注意防止个人分配增长过快面引起的消费膨胀;第二,加强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综合平衡,使财政、信贷、外汇的支出、投放所形成货币购买力同物资供应在总量上、构成上相适应;第三,加强货币管理,银行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现金使用范围和数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第四,还要严格地管理货币发行,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保证通货与物价的稳定;第五,加快货币周转速度,使一定量的货币发挥更大的效用。

2.信贷

信贷是货币持有者将货币有条件地暂时贷出,借款人须在一定时期后还本付息的信用活动。国家通过各类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杠杆,主要是用贷款条件、贷款额度、贷款利息率、贷款时间等手段,直接影响借款人或单位的物质利益,调节社会、经济、文化等活动。信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控制货币发行总量,稳定社会经济;二是大量筹集社会资金,保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三是调节社会供求总量等重大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四是加强国民经济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保证重点建设。在社会主义社会,利息是信贷资金有偿使用而支付的报酬。利息的高低与存、贷款人的物质利益密切地相关,因此,通过利息率的调节直接影响资金的供求数量,最终会影响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金额同贷款(或存款)金额的比例。一般地说,资金紧张,需求迫切,利息率就应相应提高;资金充裕,需求减少,利息率就应相应降低。国家通过确定利息率的高低,对资金的供求产生调节作用。如在资金紧张时,通过提高利息率,刺激资金供给,压抑资金需求;在资金充裕时,通过降低利息率,减少资金供给,增加资金需求。同时,适当的利息率可以调节企业资金的占用,达到合理、节约使用资金的目的。此外,适度的存款利息率也是调节金融市场,组织社会闲散资金的有力杠杆。近年来,我国几次调整储蓄利率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使贷款有所压缩,储蓄有所增加。1987年末居民储蓄存款金额达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

发放贷款,要坚持保证重点,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实行差别利率的原则。近年有些贷款发放不合理或不正常,是导致信贷失控,货币投放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一方面应集中力量加强宏观控制,紧缩银恨,另方面又要发放必要的贷款,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

3.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货币所有权或债权的证明书。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资金市场的开放,有价证券越来越成为国家、地方和企业筹集资金、调节资金流向的重要形式。

有价证券的主要形式是股票和债券。股票是代表股份货币所有权的证明书。债券是代表债权的证书。债券与股票的不同,它不是投入股的凭证,而是一种借款的凭证。债券持有人不但可以按期取得利息,而且可以在债券到期时向债券发行者收回本金。

几年来,我国债券发行工作,已由单一的国库券,扩大到发行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地方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股份制企业有所发展,股票已在不少地方和企业发行。实践证明,发行股票、债券,组织股票、债券的承兑交换,一方面可以突破地方、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资金不足的限制,解决某些建设项目和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企业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开放资金市场,促进有价证券的发行、转让。一是增加债券种类,缩短债券期限。债券发行应根据具体用途分为长期(五年以上)、中期(一至三年)和短期(一年以下)三种,以中短期为主法金规V融B债券和企业债券以一年为宜。所有发行的债券,均应允许经过金融部门流通转让。二是开放国库劵和其他有价证券的交易市场,进一步扩大各种有价证券转让业务,以转让促发行。三是增加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融资比重。在社会可以承受的限制内,经人民银行批准,企业可以向社会发行中、长期债券或股票筹集资金。四是制定有关法规和条例,搞好证券市场管理,对证券发行的审查批准、信用评估、委托发行、转让业务、场外交易等要建立健全必要的法律制度,使有价证券的金融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