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有企业如何培养全员参与,尤其是领导集体负责的风险管理文化

国有企业如何培养全员参与,尤其是领导集体负责的风险管理文化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高层领导者在风险管理体系的搭建、风险管理流程的实施、风险管理报告等过程中起到总设计师的作用。企业员工尤其是领导层对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与支持必须具有连续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通常发展历史久、责任重、利益复杂,特别是国企员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习惯,对本企业无限忠诚也无限依赖,“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大锅饭、铁交椅时有存在,因此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既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要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既要兼顾企业多年形成党工青妇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又要遵循风险管理体系发展的新特点、新方法。

如果企业全体职员能够长期保持危机感,那么这也就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风险管理文化。这是企业风险管理最理想的状态。为了能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就要探索国有企业如何才能构建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如何借助企业文化将风险意识寓于全体职员,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风险管理文化的构件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众多,结合国有企业的特点,我们认为有四个关键因素:

(1)领导班子的积极倡导与规划。国有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核心领导层的言行以及所体现的道德观、人生观等,因此高层领导必须要成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与倡导者。

①设计师:由于高层领导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他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理念,离不开领导者的总结、归纳和加工。企业高层领导者在风险管理体系的搭建、风险管理流程的实施、风险管理报告等过程中起到总设计师的作用。

②倡导者: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要求领导者成为积极倡导者,把握风险管理的内涵和实质。作为倡导者,需要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切实地了解风险管理的价值,将风险管理对企业的使命、愿景的重大保障作用时刻铭记在心,以实际行动倡导风险管理文化。领导者不应满足于一般性号召,不应只是通过报告、会议才向一般管理层和员工倡导,而是利用一切机会,通过一切手段去倡导这种文化。

由于国有企业领导可能对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了解不深,因此也要求其自身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国资委、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组织开展的交流活动。

(2)管理层的传播与培育。国有企业的中层是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传播者与培育者。

①传播者:建设风险管理文化,要求管理层成为全体员工的表率,需要做到言行一致,积极参与实践风险管理活动。在具体工作中,团队和员工常常会遇到困惑和问题、冲突与挫折,对新的风险管理文化会感到难以适应,对旧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会感到难以摆脱。管理层应当帮助团体和员工,给予他们及时而有力的指导,需要善于集中员工的经验和智慧,用员工自己成功的经验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能力,解决员工中存在的问题。

②培育者: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要求一大批管理层作为培育者,需要营造有利于风险管理价值观不断成长的条件。企业可以因人而异地发挥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其特长。在交往互动中,亲自给员工以指点、开导、启发和感染,如当发现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需要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时,必须积极地推动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变革,使其不断创新与发展,确保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与外部环境要求以及自身发展要求保持一致。

(3)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所承担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内部风险与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有很大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约束机制的先进性可以有效控制和弱化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不能与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割裂开来。针对大型国有企业,为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建议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在涵盖风险内容的部门绩效考核基础上,重新设计薪酬考评体系,将风险考核纳入公司全员的激励机制。如在对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中,可以考虑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运用平衡记分卡实现绩效考核要素的全面性要求,引入包括风险预警指标,并将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同时作为重要因素纳入考核,体现了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同时,在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应该设计包含风险管理激励机制的员工薪酬体系,通过采用不同的薪酬结构和支付期限避免了风险偏好不同的员工之间的冲突。

(4)信息获取和共享的水平。风险来自预期损失的不确定性,来自信息的不对称,也来自对于信息的错误理解。现代企业需要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与交流的渠道,因此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对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的研究与分享,建设风险管理预警与应对防范机制,对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从上至下的先进管理来支撑。企业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核心风险管理价值观的前提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提高乃至与世界先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进行融合,尤其要根据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形成一个对各种风险进行防范的动态防护网。企业员工尤其是领导层对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认知与支持必须具有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管理文化的价值、传统和意识沉淀下来,根植于整个企业的运作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