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劳动力发展状况

劳动力发展状况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以石油为基础的中东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中东人口较少,就业观念避低就高,再加上伊斯兰教对妇女的限制,导致中东劳动力缺乏,严重依靠外来劳工就成了中东国家尤其是产油国的特点。在这些劳动力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在人口稀少的海湾诸国,国际劳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由于以石油为基础的中东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中东人口较少,就业观念避低就高,再加上伊斯兰教对妇女的限制,导致中东劳动力缺乏,严重依靠外来劳工就成了中东国家尤其是产油国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地区的劳务合作发展迅速,由原来的阿拉伯国家内部劳务输入到中东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流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劳务输入。

据统计,海合会在1985年的外籍劳务人员及其家属共计约700万人,占六国总人口的44.8%。最先进入该地区的劳动力来自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最先向西亚输送劳工的非阿拉伯国家,南亚、东南亚、东亚紧随其后。据统计,1975年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和泰国输向西亚的劳工占整个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2%,中东地区外籍人员的总数为138.74万人,其在劳动力中的比例为:阿曼为34.0%,沙特为43.0%,巴林为39.6%,科威特为69.4%,卡塔尔为81.1%,阿联酋为84.8%。[26]到1990年,沙特官方宣布的外籍劳工人数已达到384.8万人,占国内劳动力总数的66.7%。[27]90年代以后由于中东国家对外籍移民的一系列限制政策,进入海湾地区的外籍劳工人数大大下降,但是中东外籍劳工仍占其劳动力总数的2/3,约有450万外籍劳工在中东,占世界流动劳务人员的1/5。[28]目前,阿联酋等国家的外籍人员比例仍高达90%。在这些劳动力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在人口稀少的海湾诸国,国际劳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据对劳务输出国的调查,中东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劳务流动的一个特点是人数多、周期短,一般是2—5年,另外,流动的一般是非技术的或者半技术的人员。亚洲人主要是建筑工人、产业工人、出租司机、保姆等,属于国际劳工中的中下层,而来自也门、埃及、约旦、巴勒斯坦等国的阿拉伯人在早期的外籍人员中属于中下层,如今,部分阿拉伯人一般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而从发达国家进入的多是长期的技术劳务,被称之为“脑力输出”。中东地区劳务流动的另一特点是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时对外籍劳工的需求量最大,1983年以后油价下跌,中东国家相应也减缓了劳务合作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