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纷纷涌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热潮,中东国家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也随之开始,中东国家和地区在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在阿拉伯国家内部建立了带有典型政治目标的经济组织。1945年,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虽然有一些尝试,但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20世纪70年代,组建了地区性多国货币金融组织阿拉伯经济社会发展基金会。80年代中东经济一体化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集团化发展特征日益突出。阿盟首次召开阿拉伯经济首脑会议。出现了海湾六国组建的海湾合作委员会,这是中东地区唯一能够在经济领域发挥较好协调作用的经济集团。还有由埃及、伊拉克、约旦和也门四国组成的阿拉伯合作委员会。
90年代,此地区和跨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合作协定在阿拉伯世界不断涌现,使得中东阿拉伯国家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之间加强了贸易上的联系。从1996年埃及提出的建立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计划草案开始,阿拉伯国家间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重新启动,相继建立了十多个自由贸易区,1998年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计划开始实施,逐步取消对阿拉伯国家的进口关税及关税性税收。90年代末,双边贸易合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黎巴嫩和叙利亚1999年形成了双边贸易协定,撤销关税壁垒,实现两国农业和制造业商品的交换。进入新世纪,环地中海阿拉伯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相继成立,海湾国家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成立共同市场。
除了在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合作,中东还出现了更为广阔的经济合作尝试。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联盟、中东北非经济合作区、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跨地区、跨大洲的合作相继展开,同时,土耳其、以色列、巴林、埃及、科威特和卡塔尔相继加入世贸组织,沙特、也门、黎巴嫩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观察员国,中东国家的贸易合作范围已经由双边走向多边,由内部延伸到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