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本候鸟东南飞

成本候鸟东南飞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鸟类具有沿着纬度季节性迁徙的特性,夏天的时候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日本出口起飞,美国发挥了很大作用;日本出口衰退,同样也深受美国影响。美国大量购买日本的商品和劳务,占日本当时出口额的一半左右。除此之外,日本在出口战略上也有较大问题。日本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严重依赖欧美市场。

有些鸟类具有沿着纬度季节性迁徙的特性,夏天的时候在纬度较高(离赤道较远)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在纬度较低(离赤道较近)的热带地区过冬。每年秋天这些鸟类从北方飞往南方,等到春天再从南方度冬地飞回北方。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鸟儿叫作候鸟。候鸟为什么来回飞呢?根本原因是,为了在更好的环境中生存繁衍。很多企业也像候鸟一样,不断地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种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居多,主要是因为它们对成本变化非常敏感,就如候鸟对温度敏感一样,总是由成本高的地方迁移到成本低的地方。

耐克放弃中国

2008年以来,大约有30%的鞋类订单从中国转走,转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主打高端优质跑鞋的耐克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

1964年耐克公司的前身蓝绶带制鞋公司成立,并于1972年正式更名为耐克。70年代,耐克公司在美国迅速发展壮大,并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亚地区扩展。80年代,耐克公司在美国运动鞋市场份额就突破50%。

耐克公司从1999年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方式与其供应商联系,直接下订单,并将交货期缩短至3~4个月。耐克公司要求供应布料的织布厂先到美国总公司上报新开发的布样,由设计师选择合适的布料设计为成衣款式后,再下单给成衣厂商生产;而且成衣厂商所使用的布料也必须是耐克公司认可的织布厂生产的。耐克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主要是设计出产品让代工企业生产,自己负责销售,“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营销均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2001年耐克公司的鞋子,约40%由中国公司生产,由越南公司生产的只有13%;到2010年,由中国公司生产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4%,而越南公司生产的迅速上升到了37%,第一次超越了中国,越南已经取代了中国占据耐克鞋订单第一的位置。

当时,耐克公司关闭在中国太仓的唯一一家代工工厂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特别是人工成本上涨过快。我们初步算了一下,2003—2013年中国鞋类企业的工人工资增长了3.5倍左右。

沃尔玛南移北归

沃尔玛公司是1962年沃顿家族在美国注册成立的。2011年沃尔玛销售额为408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出口额的1/5强。沃尔玛公司曾经连续3年位居全球500强首位,现在位居第三。沃尔玛发展扩张速度非常快。2012年,沃尔玛在全球大约有1万家门店,雇用了220万人,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和最大的私人雇主。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在130个城市开设了大约370家店铺。沃尔玛经营宗旨就是,致力于采购和销售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所以每一件商品,沃尔玛都努力做到最便宜,这个也是沃尔玛成功的一个关键秘诀。

2010年,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额为2900亿美元,占其全球采购额的70%。所以,有人说沃尔玛公司有70%的中国因素。但是最近沃尔玛确实在进行订单转移,目前大约有110亿美元订单转移到了印度,并预计每年还将以30%的速度增长。同时,沃尔玛也正在回归美国,每年500亿美元的国内采购计划,连续执行10年,以拯救美国、刺激美国经济。

还有一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沃尔玛的股票,1972年发行股票,当时股价是4美分,到今天股价是76美元,40年增长了1855倍;从1972—1999年,市值增长了4900倍。所以,购买沃尔玛股票,才是真真正正的投资。中国的股票呢,自然无须多言,20年一轮回,从起点又回到了原点。所以我们也不能怪中国老百姓投机,因为他们缺少投资的机会,我国真的需要有很多像沃尔玛这样优秀的企业上市,让老百姓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日本出口花落去

日本目前出口世界市场份额,与高峰时期相比,已经跌去了一多半,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日本出口已经衰落了。日本出口衰落的原因,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萧何就是指美国。

日本出口起飞,美国发挥了很大作用;日本出口衰退,同样也深受美国影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口和它的经济一样,都是在挣扎之中。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局面。朝鲜战争使得日本大发横财,600亿美元的订单把日本喂得饱饱的。美国大量购买日本的商品和劳务,占日本当时出口额的一半左右。日本丰田汽车由于美国军用卡车订单,在1951年就恢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松下电器为了满足美国需求,而日夜开工生产。借助战争大发横财,日本钢铁、机械、造船等产业迅速发展,大量产品出口。日本国内市场规模较小,商品严重依赖出口,日本政府适时提出了“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迅速增长。

但是,随着日本出口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高端产品的快速发展,挤占了美国的市场份额,赚了美国人太多的钱,然后去并购美国的公司,到处买美国的房地产,有要买下整个美国的气势。这样,美国人坐不住了,联合几个西方大国弄了一个广场协议,压迫日元大幅度升值,搞的日本元气大伤,几十年一蹶不振。

日本出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根本原因,还是“似曾相识雁飞走”。日本过去出口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承接了美国产业的转移。随着成本优势的削弱,日本很多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日本曾经幻想所谓的“雁行模式”,日本当头,别人都跟着它跑,给它当产业链下游,给它配套。它赚大钱,别人赚小钱。近年来,日本出口的支柱——制造业衰落的趋势愈加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日本制造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但日本制造业衰落的本质,还是竞争优势的丧失。在产业链的低端,它竞争不过中国、东盟,这些产业只好转移出去。在产业链的高端,它又竞争不过美国,美国科技创新水平远超日本。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企业——索尼、夏普、松下都接连出现亏损。2011年,日本出现21世纪以来的首次出口下降和三十多年来的首次逆差,2012年日本出口继续下降和逆差。

日本制造业的亏损、出口的下滑,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在新一轮国际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中落伍了,日本没有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自身发展。除此之外,日本在出口战略上也有较大问题。日本出口市场过分集中,严重依赖欧美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需求大大降低,对日本影响很大。

成本候鸟迁徙路线图

为了说明候鸟成本迁徙情况,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产业转移问题进行简单梳理。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从美国转向西德和日本。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获益者,在战争中英法受到很大损失,德日战败了,只有美国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借机迅速发展起来,在战后初期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绝对领导者。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美国重点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将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转移到西德和日本。西德、日本通过承接美国转移过来的产业,重新开始了工业化进程,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实力和出口竞争力。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70~80年代,从美国、日本转向东亚“四小龙”。美国、日本致力于发展汽车、机械等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工业,以及电子、航天等部分高附加值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把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这其中,1985年“广场协议”导致的日元升值,极大增加了出口成本,降低了出口竞争力,对日本产业转移的影响最大,不仅转移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把汽车、电子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亚地区,日本所谓的“雁行模式”就流行于这一时期。

第三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迄今尚未结束。这次产业转移的起源地,有日本、美国、“亚洲四小龙”,承接地有中国大陆和东盟,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大陆。研究“亚洲四小龙”向中国转移产业,能更清晰地看到成本因素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地,本来靠承接美国、日本的产业转移而腾飞起来。但随着它们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成本的急剧上升,使得它们将承接来的产业进一步转移给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在这一阶段,我国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向世界出口大量的商品。

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发现,最根本的还是资本在追逐利润,资本流向那些能够创造更多利润的地方,也即成本更低的地方。所以说,一部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也就是成本候鸟迁移的路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