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往往把自己的情绪变化归咎于外部环境事件,而忽略了情绪与自己身体状况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情绪作为一种身心反应表现,与人身体状态的关系非常密切。
情绪实验 ○●○
身体对情绪的影响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曾经做了个很有名的实验:把一个鼻子罩放在被试人员的鼻子上让其呼气,然后再把鼻子罩导出的皮管放在雪地里十分钟。结果发现,被试者生气时呼出的气体能够使得雪地变成紫褐色,如果把这块雪地的雪水抽出来注射到小白鼠身上,1~2分钟之后,小白鼠就会死去。如果被试者心平气和,情绪良好,把收集到的他呼出的气体放到雪地上,雪地就不会改变颜色,如果被试者怀有内疚情绪,他呼出的气体就会使雪地变得更白。研究者进一步对被试者生气时呼出的气体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致病,甚至有致癌的毒素。
情绪故事 ○●○
残忍的士兵与恐惧的犯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士兵曾经把一个犯人绑在一个房间里,用刀割破了犯人手腕的皮肤,大声喊叫着:“把他的血管切开!让他的血流完!”为了让犯人有血流的感觉,士兵在旁边打开水龙头,模拟血液流出的声音,水流出的声音由急到缓、声音由大到小,再到最后滴答滴答的声音,使犯人能够听到自己血管的血液最后流干的声音。整个过程中犯人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旁边的物体等。然后,他们就离开了房间。一段时间之后,士兵们打开房门,却看到犯人已经死亡了。其实,纳粹士兵只是割破了犯人手腕的皮肤,根本没有割破他的血管。这个犯人是被流血的声音,以及伴随着这种声音而产生的内心图景吓死的,因为他内心的图景是:“我的血要流干了,血流干我就要死去了!”这种内心图景或内部语言可能对他产生了致命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实验和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情绪与身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消极的情绪对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与此相关,积极情绪同样能够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分析,即身体状态也可能对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让我们来看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情绪实验 ○●○
身体状态对情绪的影响(一)
美国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塞伊曾经对125名实验者进行过研究他观测了实验者情绪与体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人们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处于上升期时,他们的心情往往更积极愉快一些,而此时,他们的精力也最为充沛。人们的情绪变化周期往往随着身体的周期活动而发生变化,例如,人们的体温一般在早上较高,下午降低,到了晚上体温又会升高,情绪一般会随着体温的上升而高涨,如人们往往在清晨时感觉情绪高涨,而在午后情绪又有所下降,到了夜晚,不少人的情绪状态也会随之回升。研究还发现,睡眠时间过晚的人,更可能有消极情绪表现;而睡眠充足的人往往有积极的情绪表现,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加乐观。
身体状态对情绪的影响(二)
维斯(Weiss)把三只年龄、体重均相当的老鼠分别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在A、B、C 三个实验箱内,接受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A箱中的老鼠,不定时地对其尾部施以电击,在每次电击来临之前,先发出一个信号(如灯光或声音),在信号出现之后,即予以电击;如果该老鼠在电击开始后能够按动前面的转轮,电击就会停止。如果老鼠能够学会在信号出现而电击尚未开始之前,适时按动转轮,就可以避免电击。B箱中的老鼠,受到的电击次数和强度与A箱中老鼠完全相同,只是既不对其提供信号,也不让它学到按动转轮可避免电击,它只能毫无作为地对待电击。C箱中的老鼠只是被关在箱内而已,既不受电击,也得不到信号,它只是被用来作为比较之用。
结果表明,A箱中老鼠有轻微的溃疡现象,B箱中老鼠溃疡现象最为严重,C箱中老鼠未发生溃疡现象。这表明在恐惧情绪影响下,会影响个体的消化系统功能,因而产生溃疡现象;如果个体对引起的情绪压力刺激情境能够预测或控制,其所受的伤害将会减轻。也表明,个体的自主控制能力以及对情境的预测能力,是抵抗消极恐惧情绪的有效方法。
情绪与身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对我们了解和调控情绪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我们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状况,进而调节情绪与身体之间的互动状况,即有意识地使我们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这样,就有意识地调整和影响了我们的身体状态,至少能够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调整身体状况,如调整呼吸频率,掌握放松技巧,使自己的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进而,使之对我们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