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情我做主,积极情绪不能靠别人,而需要依靠自我,因而,我们认为,自我才是积极情绪的主人。先看看下面这个寓言故事:
情绪故事 ○●○
蜗牛妈妈:不靠天地,靠外壳坚硬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在激烈的生存竞争的过程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铁律使得每一种生物都必须有一整套应对威胁和挑战的法宝,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求得其生存的一片空间。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过程中,一个人如果不能自主地调控情绪,他就可能会成为消极情绪的奴隶。
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我”所构成,其中本我代表了原始的生物本能,以快乐为行事原则,本我是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原始的生物冲动,存在于无意识深层,并成为人们行为的动力源泉。自我存在于意识之中,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自我采取社会容许的方式来指导个体的行为,自我需要调节外界与本我的关系,一方面使本我适应外界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满足本我的欲望。超我依照社会道德、良心和法律,追求完美,坚持以“至善”原则来行事。人格结构的“三我”中各行其是,本我要满足生物欲望,超我则要以道德、法律的权威来控制本我,这时,二者就可能出现明显的矛盾,这种矛盾则由自我来进行协调。自我就像是一个奴仆,要侍奉两个心情乖戾的主人,以协调、折中的方式求得人格的平衡,如果自我不能够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个体就可能出现疾患。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时,就需要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使他足以应对本我与超我的压力,保持个体人格结构的平衡,维持个体的情绪健康。
我们说,塑造一个强大的、积极的自我,既要满足自我追求快乐的需要,又要符合相应的行为规范,并在个人快乐与社会要求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这样,自我就能够真正驾驭情绪,控制消极情绪,进而摆脱消极情绪的控制和困扰,你就能够成为积极情绪的控制者。
情绪故事 ○●○
最险要处还须靠自己
知名作家金马,有一次到华山旅游,当地政府为了金马的安全,专门委托当地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导游陪同他游览。上山时,导游无微不至,照顾得十分周到,使金马对游华山倍感安全。但在他们结伴走华山最危险、最陡峭、最险峻的山路时,金马希望导游能够搀扶自己,导游却让他自己走过这段危险的道路。金马有些生气,又有些意外,不得不胆战心惊地独自走过这段路程。过了这段险路之后,金马生气地问导游,为什么在最危险处不上前搀扶一下。导游告诉他:“刚才,我们走过的是华山最险峻的山路,每个人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任何一个人稍有闪失,就可能把自己和他人置于危险境地,此时,我前来搀扶你,有可能使你放松警惕,如果你完全依赖我的照顾和搀扶,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就会倍增,一个人稍有闪失,就会导致两个人的生命危险。因此,最危险之处游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依靠自己,独立走才能安全地走过险要处,而不能由导游来搀扶,以避免发生意外”。金马由此意识到一个重要的人生议题:人生最险要处需要自己走好,不能依靠别人。
还有一个有关拜观音的故事。
情绪故事 ○●○
观音真言: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路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位路人说:“观音菩萨,求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您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却发现观音佛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求观音,但却见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通过上述两个故事,我们想要强调的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情绪烦扰要依靠自我来缓解,每个人的积极情绪也必须依靠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