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权与外部效应让谁高兴了

产权与外部效应让谁高兴了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税收跟产权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矛盾,而政府与企业或个人之间关于产权在财富这一范畴,有著名的拉弗曲线,横轴代表税率,纵轴代表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从原点出发,一个倒U形扣在横轴上。图1 拉弗曲线一个社会,从道德和人文上来说,提倡真善美;从法律上来说,如果作恶者得不到惩罚,人们就会对国家失去信心;从经济学上来说,如果出现了一个不好的心理预期,那么这个预期可以促使人们的行为给经济带来导向。

2015级金融学专业 丘玉苑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产权的定义、分解、作用、制约维护及相应条件或情况下产权是如何影响税收和财富的;产权确定的情况下,对外部效应的影响及内在化;产权的博弈及后续发展的影响等。

关键字:产权;外部效应;内在化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权分离,因为人类知识的有限和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所以专业分工会细化。资源稀缺配置必然带来产权制度的完善和捍卫,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产权的激励和高度重视性发展不仅能保护和捍卫我们个人的经济成果和前景,更能有效全面地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前提是产权法是明确有效实行的。

产权是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或财产权利的简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法定权利的客体,它把占有和财富结合在一起,通常强烈意味着个人所有权。在法律上,这个词指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法律关系的综合”。该定义表明,产权不仅是财产的客体——财产,而且是“指人与人之间对物的法律关系的综合”。著名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则称,“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除了以上两个定义外,通行的定义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不仅是人们对财产使用的一种权利,而且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需要注意的是:产权具有强制性;产权的本质特征是由于物的存在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

产权的统一,一般是指产权中的各项权利完全归属于所有者,由所有者统一行使,不与他人分享。产权是有排他性的。产权的分离(分割)是指,把同一物品的产权分解开,归不同的人所有。如产权的初步分解:把产权区分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这跟财会的所有者权益也是有共通之处的,正是个人的权益,才会有激励性,只要被保护了,就会有发展性,那么适度膨胀就可以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快速发展。邓小平同志圈定了特区也是圈定了产权区,这是区域经济学。产权分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原因主要是所有者并不必然地具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产权在科斯定理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可以用the edgeworth box来阐明问题(见表1和表2)。基本假设条件:没有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搜寻价格成本、讨价还价成本、监督交易、合同成本等),以著名的smoke例子为示范。

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存在一组价格使市场均衡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没有交易成本时,不论把产权判给谁,资源配置的结果不变,A一样可以吸烟。

表1 把产权判给B(不吸烟者)

表2 把产权判给A(吸烟者)

这种结果就是财富分配不均,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吸烟造成的空气污染使60元的边际效用递减。最后,造成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未来的长远发展。现代人高兴了,后代人不高兴了。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地的悲剧”,它的产权界定是公共的,并不是个人私有的,大家就会从中去享受这个权利,却没有人会尽义务去保护它。如政府的MPA建设,买单的只能是政府,也可以解释为纳税人已最后买单了,但是,这并不适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那么就有了费用,税费归类,该收税的收税,该收费的收费,这样,在最后环节还是维护了公地的产权。

税收跟产权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矛盾,而政府与企业或个人之间关于产权在财富这一范畴,有著名的拉弗曲线,横轴代表税率,纵轴代表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从原点出发,一个倒U形扣在横轴上。税收收入从原点向上计算,随税率变化而变化,当税率到某一点时,税收达到最高点,税率再增加,税收反而下降了,如图1所示。所以,税收对人们的财富是有影响的,如果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不属于自己,那么谁还会继续用产权为他人创造财富呢?当效益停止在营业点下面时,会导致逃税或者不工作,整个经济增长出现减缓甚至倒退。人们的产权也可以解释为没有得到强制性的保护,就会抑制它的激励性甚至丧失它的激励性。

图1 拉弗曲线

一个社会,从道德和人文上来说,提倡真善美;从法律上来说,如果作恶者得不到惩罚,人们就会对国家失去信心;从经济学上来说,如果出现了一个不好的心理预期,那么这个预期可以促使人们的行为给经济带来导向。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通过努力创造了物质或精神的财富,却被掠夺,对方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得不到任何惩罚,这时博弈就会告诉我们这个强权策略会不断被重复使用,因为他是帕累托最优,那么社会马上就会丧失财富创造机制。

接下来可以用经济学原理介绍一下外部效应,在产权已界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当某个人的行为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内在化是指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方式行事的权利。德姆塞茨说:“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如对消费产生的垃圾征税、专利权。当然,为了更好地理解外部性,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女性美容就是外部性效应,女容而悦人,可以说是社会经济的润滑剂,如日本用女性消费美容程度来衡量经济活跃度。

内在化是指一个过程,一个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业务或功能转化成企业内部的业务或功能的过程。比如:如果A兼并B,那么我们就说A将B的功能内在化。这是一种树上开花的方法,为了募集资金而借壳上市的公司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更明显的例子在现代银行业就有,如平安集团合并了深圳发展银行,然后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就可与走在潮流前端的商业银行招商争长短了。

博弈论和中级微观经济学喜欢用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表达产权对内外部效应的影响。如典型的钢铁厂生产的排污权(MC为边际成本,MR为边际效益):

在MC社会与MR社会相等的时候……

这个社会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东西生产太少了,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东西生产太多了。

在MC>MC时,(通常不存在,最大利润原则MR=MC),处理办法:MR=MR.

博弈论告诉我们,人们做出选择的时候,选择的策略会有一个收益和代价比,做出支付就会有利益,产权的界定就是说这个策略产生的外部效应有负责人了。社会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总会让MR盈利,MC个人的占比就会很大,长远来看,也是摊销到了社会长远外部效应,看似产权带来了经济增长效应,其实,社会和国家为这种利己产权买了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论是MR还是MR都是利己的,但是,它们也是国家的一分子,要考虑外部效应,为后代继续发挥产权的盈利效益做出博弈。

产权会产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会影响产权,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其实是帕累托优化策略,无论谁改变策略,收益都不会更优,而且谁也没有更优的收益驱动改变策略,即让国家社会、企业与个人产权一起欢笑的合理激励与制约。

无论是原始的庇古税还是科斯定理都认为政府是低效率的,所以,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其实有许多需要向西方学习的地方,坚持市场经济是非常明智的,市场让资源最优配置,但产权的界定,希冀能让我们代代笑下去。

参考文献:

[1] 肖耿. 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 佩罗夫.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六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 张军. 现代产权经济学[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4] 张宇燕.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 盛洪. 外部性问题和制度创新[J]. 管理世界,1995(2).

[6] 杨立雄. 个体主义抑或整体主义[J]. 经济学家,20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