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借鉴国际治霾经验

如何借鉴国际治霾经验

时间:2023-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半个世纪前,伦敦深受雾霾之害。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范围高浓度的伦敦雾霾,在短短几天内导致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之后数月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一事件促使英国痛下决心治理雾霾。

半个世纪前,伦敦深受雾霾之害。1952年12月4日至9日,大范围高浓度的伦敦雾霾,在短短几天内导致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之后数月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这一事件促使英国痛下决心治理雾霾。1956年英国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规定城镇使用无烟燃料推广电和天然气,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迁至郊外等。20世纪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英国政府又采取了征收“交通拥堵费”、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措施应对。伦敦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摆脱“雾都”的称号。伦敦之外,洛杉矶、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严重的大气污染,之后得到治理。这些国际经验,北京能借鉴吗?

张 莹:作为最早的工业化国家,英国处理空气污染的整个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首先,英国用立法体系去保障执行和治理的权威性。第二,英国在一些市场机制的使用和施行上做了有益的尝试。现在英国伦敦看似已经远离“雾都”,其实到目前为止,在所有欧洲的大型城市里,伦敦仍然是空气质量最差的一个。

北京的区域传输特点比较显著,这是和伦敦、加州这些地区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北京要治理污染,可能还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加以摸索。其实我国也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奥运期间,北京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关停部分企业、限号等,所以那段时间污染问题有点趋缓。但是,奥运会结束后,生活生产趋于常态,问题重新出现。其实答案很明显,北京应该再重新采取这些措施。当然,其间面临的阻力以及需要付出的代价,这可能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北京现在的空气污染,可能混合了英国、美国、日本各种空气污染和大气颗粒物的成分,非常复杂。而且北京还有些不同,相较其他城市,北京人口基数大、人口过度集中、污染气体排放水平高。近几年,整个北京市经济总量和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其他发达国家城市从未出现。所以,北京环境治理起来,并没有想象中乐观。

韩晓平:英国的治理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污染治理,治理对象以煤为主,主要是二氧化硫,包括人为锅炉房的改造。但是直到1967年发现北海油田后,治理才起到根本性作用,并在短短7年内治理成功。第二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污染治理,方法包括汽车减排、进城税等。现在进行到了第三阶段。所以,英国治理环境是个渐进过程,而中国最麻烦的是,要把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的问题一起治理,所以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

除了伦敦外,加州也是很典型的污染城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加州的污染以汽车尾气污染型为主,加州执行了非常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现在北京的执行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比如欧五标准的汽车,氮氧化物的排放跟加州目前执行的标准完全一样,油位基本一样。但是,为什么空气质量还不见好转?主要问题还在于周边环境的污染。奥运会期间,关闭了周围几百公里的工厂,同时实施其他措施,比如单双号限行,减少50%的车辆,政府机关的车也不开。现在,限号政策只能减少大概20%的车辆,而且这些年机动车还在不断增加。

大家都认为雾霾很难治,需要很长的时间。其实,从发现问题到开始找到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能需要80%的时间,一旦找到方法后,可能只要6年左右就能解决问题。英国是最典型的例子,1967年、1968年开始开发北海油田,以气代煤,发展核电,用了七八年时间就解决了煤污染问题。只要下定决心,不说全国,至少京津冀地区在三五年就可以见效。

伊 博:北京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可以说正在借鉴或者准备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包括立法、多部门控制以及机动车污染的防治等。北京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这是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俗称的“国十条”发布后,第一个城市发布的省级《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也实施了京五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这是向欧美的排放标准学习。

国家发布的“国十条”对北京市提出了要求:从2013年到2017年,利用5年的时间把PM2.5的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在全世界来讲,这速度算是比较快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