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列强在华投资的不平衡增长

列强在华投资的不平衡增长

时间:2023-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初,在中国投资居于前四位的国家是英、德、俄、法,它们合占外国在华投资的86.6%。在以贷款为主的对华间接投资中,日本地位迅速上升。在对华直接投资方面有着基本相同的格局,到1920年,日本在华投资额已从战前的18 660万美元上升到35 190万美元,增长了将近一倍,从而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对华投资国家。在上海最大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英国的领先地位被日本所取代。

20世纪初,在中国投资居于前四位的国家是英、德、俄、法,它们合占外国在华投资的86.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各国因忙于战争,无暇东顾,对华投资下降。与此同时,日本及美国在华投资加速发展。

在以贷款为主的对华间接投资中,日本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为扩大其在华权益向北洋政府提供了大量政府贷款,仅1917年、1918年的“西原借款”即达14 500万日元。外国对华借款由战前的德、法、英、俄四强变为战后的日、英、法、美四强。1919—1927年,日本占列强对华借款的比重高达49.8%,从而成为中国最大的债权国。在对华直接投资方面有着基本相同的格局,到1920年,日本在华投资额已从战前的18 660万美元上升到35 190万美元,增长了将近一倍,从而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对华投资国家。同时,美国对华投资也从5 390万美元增长到9 000万美元,与法国相近。

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在华传统的强势投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海外投资总额急剧减少,由1913年的40亿镑减为1918年的不足26亿镑。[22]此间英国以贷款为主要方式的对华间接投资减少,新借款只有1920年福公司的一笔,不足9万镑。英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绝对量虽然并未减少,但与日美相比增速缓慢。据统计,1915—1925年间,英国在上海工业资本中占的份额不断下降。在上海最大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英国的领先地位被日本所取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913年,日本在上海棉纺工业中,有11.2万枚纱锭,而英商有13.8万枚。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19年,日资纱锭已达31.3万枚,而英资纱锭仅有24.4万枚,日资势力已超过英资势力28.3%。1925年,日资纱锭更达93.9万枚,英资纱锭却只有20.5万枚,资本势力悬殊已十分明显。[23]

与之相应,各国在华洋行数量也出现了此消彼长,见表3-2。

表3-2 1913—1928年各国在华洋行数

资料来源: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册,人民出版社,2000。

从表3-2可见,首先洋行数量总体增长加速,从1913—1920年,短短的七年间,洋行从3 805家增长到7 375家,增长了93.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已居各国在华洋行数的首位(1912年为733家),战争期间日资洋行迅猛发展,1913年激增至1 269家,一年增长了73%。

日本对华投资以直接投资为主,其中60%以上投向东北地区,其中南满铁道公司又占有半数比重。除了重点投资中国东北外,日本还不失时机地向长江流域特别是上海积极推进投资。投资领域遍及金融、航运、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棉纺织业等。日本在华金融业投资高度集中于上海,这一时期,横滨正金银行的势力迅速增长,同时三菱、住友、三井、朝鲜等日资银行也都挤入上海外滩银行之列。1919年,日本又以中日合资名义,在上海开办“取引所”(指证券交易所),妄图操纵上海金融市场。日本直接投资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为棉纺织业,日资棉纺业在华投资总额的73.6%集中于上海。日本财团利用一战的有利时机,在上海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扩大投资。在1914—1918年间新建的7个纱厂之中,内外棉占4个,它兼并了2家华商纱厂,成为上海日资纱厂的主角。三井财团控制的上海纺织株式会社也有所发展,三菱财团和日本纺织界巨魁江洲财团也打入上海棉纺行业。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最主要的纺织财团如钟渊、东洋、丰田、大日本、同兴先后打入上海,新建纱厂18家之多。这样,日本的八大纺织系统在上海开办的棉纺织厂达25家之多(见表3-3)。从日资在沪纱锭增长情况看,1913—1919年,由11万余枚增加到31万多枚,增长约1.8倍;1919—1925年,由31万多枚增加到93.9万枚,增长了2倍。如果以日资在中国拥有的全部纱锭而言,1925年总计126.8万枚,比1919年增长了2.8倍。[24]

表3-3 1914—1925年上海新设日资纱厂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23~824页;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79页。

1915—1925年间,日本在上海棉纺织业的发展还体现在以贷款方式向华商纱厂渗透。1917年和1922年,中日实业会社以及东亚兴业会社先后以40万日元、350万日元的贷款渗入华商申新系统;1922年,东亚兴业会社又企图以150万日元的贷款取得对大中华纱厂的控制权。经过十余年的扩张,日资不仅兼并了华商大纯、裕源、宝成、华丰等厂,还兼并了英商老公茂纱厂。1913年,日本在沪纱锭只有英国在沪纱锭的4/5,到1925年英资纱锭就只有日资纱锭的1/5了,而且日资纱锭还超过华商纱厂纱锭的38.7%。[2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伴随自身实力增强,美国在不断增加对华间接投资的同时,以美国工业垄断资本为主体对华进行直接投资也不断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只有花旗银行在中国设有分行,大战后,1918年美丰银行、1919年运通银行、1920年大通银行陆续到中国设立分支行。花旗银行是组织新四国银行团的代表,在中国设有分支行7处,1919年在中国吸收的存款合计4 170.3万美元。美国的对华贷款投资也集中在1920年以前,总额为3 110百万美元。[26]1916年,中国各种对外借款几乎全部为美国独占,以致该年被称为“美国的借款年”[27]

在金融资本对华推进的同时,美国的工业资本也迅速向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市场扩展,重点是电气与能源等新兴工业部门。1916—1918年间,美国资本在上海开办的工厂中,影响最大的中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安迪生中国电料公司,它们都属于摩根财团。另一个美国大财团洛克菲勒,也通过在华设立的美孚洋行,先后在中国开办了油罐厂、洋烛厂及玻璃制造厂等。1919—1925年,美国资本又在上海开办工厂10家左右,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沙利文食品厂、德士古洋行所办的制罐厂等。在美国资本对华推进过程中,慎昌洋行的发展尤为突出。慎昌洋行早在1902年就在上海开张,当时主要业务是中外贸易的中间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该洋行于1915年取得摩根财团所属的奇异电气公司(即美国通用电气,GE)产品的独家经销合同,由于慎昌洋行采用分期付款、低息放账的方法,向中国市场推销外国产品。因此当时的民族资本家纷纷向慎昌洋行购买机器。以当时全国拥有的纺织机器总数为例,当时全国共有300万锭左右,其中25%系由慎昌洋行所售。[28]1917年又成为摩根财团所属美国太平洋开拓公司之下的“孙公司”。在推销奇异产品的同时,慎昌洋行积极筹划在上海直接投资工业,先后开办了慎昌蛋粉公司、慎昌机械厂、慎昌窗框厂、慎昌发网厂、美华制刷厂等多家工厂。[29]

总体上看,北洋时期列强对华投资呈不平衡发展状况,英国在华投资份额没有明显变化,依然占据首要地位,怡和、太古、沙逊、英美烟公司等垄断集团控制了中国食品、航运、房地产等行业。但其增速相对下降。美国在华投资所占份额比战前增长了64%,日本增长最快达73%。俄国、法国及德国则大大低于战前水平,具体见表3-4。

表3-4 北洋时期各国在华投资不平衡情况

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42、7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