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W1H法对于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和系统地思考以便启发创新,但仅依赖5W1H法来提问,却未必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达成目标。2006年,针对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新闻,根据5W1H法很容易地提出“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生什么重要事件”、“谁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为什么她会当选”、“如何当选”、“在什么时候和地方当选”等问题。因此,提问不应止于简单地引用5W1H,我们应该超越简单的5W1H法提问。
5W1H法对于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和系统地思考以便启发创新,但仅依赖5W1H法来提问,却未必能有效地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例如探究公共健康范畴的议题。2006年,针对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新闻,根据5W1H法很容易地提出“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生什么重要事件”(What)、“谁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Who)、“为什么她会当选”(Why)、“如何当选”(How)、“在什么时候和地方当选”(When&Where)等问题。不过,提出了这些问题,并不一定能够令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提升,甚至不一定能够令我们思考。如果新闻材料已经为学生提供了现成但却没有新意的“答案”,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改选总干事”(What)、“曾任香港卫生署长的陈冯富珍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Who)、“陈太当选是由于中央支持”(Why)、“她是通过四轮投票当选”(How)、“她在2006年11月日内瓦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中当选”(When&Where)等“行货”答案,那么引用5W1H法显然并不会培养我们的创意,而提出这些问题和找出这些直接的答案也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事实上,提出一些超越我们既有的知识习见和价值观念的问题,往往比给出已知的答案更能启发创新。因此,提问不应止于简单地引用5W1H,我们应该超越简单的5W1H法提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