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实地研究中的“扎根理论”
9.5.1 扎根理论的缘起及优越性
受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具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严格的调查方式、通过样本反映总体的量化研究深受社会学研究者们的青睐。通过量化研究,研究者们可以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迅速高效地、较为准确地描述、概括各种社会现象,并在不同现象之间建立客观的、普遍的、可观察、可验证的关系。但是,由于大部分量化研究收集资料依据的是研究者的自我报告,这是一种间接的、被动的行为测量方式,无法真正洞悉社会现实中人们的行为,特别是标准化的量表,使得研究者收集的资料往往过于表面化、简单化,难以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无法揭示回答者具体的、细腻的生活情景。为了解决量化研究中的“强迫选择”、“削足适履”等诸多问题,质化研究方法沿着另一条道路进行探索,即通过尽可能全面、直接的观察和访谈,收集具体、详细的质化资料,获得效度较高、更为可靠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发展解释模型。但是,质化研究也存在着若干限制:研究的信度偏低;观察的偏差不易察觉;资料琐碎而不易系统化;普遍化、通则性程度较低,研究常常局限于“此时此地”的诠释,而无法像量化研究那样,做到客观化与普遍化;归纳项目推论性过高而导致的简化论谬误;研究时间的限制;观察情景的限制等。在这些局限中,有些是属于先天性限制,如时间、情景的限制;而诸如“资料琐碎而不易系统化”、“研究的信度偏低”、“观察的偏差不易察觉”等问题则可以经由研究方法的精进而得以克服。
由于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有着各自的优点与不足,研究者们开始进行两者结合的探索。这种结合沿着两个方向展开:量化主导的研究引入质化研究手段与质化主导研究引入量化研究手段。本文探讨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研究方法属于后者,它在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方式方面采用质化手段,但在资料分解、分析过程中积极吸纳量化分析手段。通过质化手段与量化技术的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试图克服量化研究的深度不足、效度不高与质化研究通则化程度低、信度差这一对基本矛盾。换言之,扎根理论是在质化研究中吸收了量化研究的优点,以严谨的、系统的研究程序,运用演绎归纳法来解决质化研究存在的缺乏推广性、复制性、准确性、严谨性与可验证性问题,在质化研究中实现研究的“科学性”。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学术渊源与根基。1967年,来自社会学量化研究基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深受量化研究权威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教授影响的格拉斯(Barney Glaser)与来自具有悠久质化研究传统的芝加哥大学的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他们的专著《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中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16)来自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双重学术基因,使得“扎根理论”成为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典范性研究方法,成为质化研究方法中科学性最强的方法之一。具体而言,斯特劳斯为“扎根理论”注入了芝加哥学派的质化研究方法品质:离开学院到实际世界里了解社会的真实运作情况;根植于现实世界的理论才能对学科发展大有裨益;学者研究社会要注重变迁与过程,洞察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明晰条件、意义与行动间的关系。而格拉斯则赋予了“扎根理论”质化研究的量化分析元素:研究者不仅要有清晰的概念架构,而且还要能系统地将研究资料、研究假设予以编码以及发展相应的验证程序。
9.5.2 扎根理论量化的资料编码技术
扎根理论对量化研究方法的吸收集中体现在其资料编码技术上。格拉斯断言,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一切皆为数据,扎根理论研究者总是在许多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特定的视角。(17)扎根理论在数据的选择、分析技术上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程序”,包括记录、分析、编码、摘记和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科学化的步骤。如果研究者能够有效地执行这些程序,那么,它就可以达到较高的研究水准:切中问题、实现观察与理论的配合、满足研究发现的推广性、复制性、准确性、严谨性以及可验证性。在扎根理论的技术分析流程中,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Coding)是其核心环节,也是量化特征最显著的环节。斯特劳斯与科宾(Corbin)发展了一组完整的资料编码技术程序,以有助于研究者采用类似量化技术的方式型塑理论。这组分析技术由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主轴式编码(Axial Coding)与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组成。(18)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经由密集地检测资料来对现象加以命名与类属化(Category)的过程,不仅要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而且要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予以操作化。开放式编码主要包括这些步骤:赋予现象标签→发现类属→命名类属→概念化类属。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要开放心态,“悬置”个人的“偏见”和既有研究的“定见”,将原始资料按其本身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以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在确定类属属性和维度的基础上,对研究现象命名与类属化。(19)“赋予现象标签”是开放式编码的第一步,核心是打散所收集资料中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或者每一个文件、观察以及访谈的原始形式,并针对各种形式所代表的现象重新标签命名。“发现类属”是将属于同一现象的标签进行归类,以一个共享的类别概念将之汇集起来。“命名类属”则是对类属的进一步抽象,赋予相同概念的类属一个特定的名称,该名称既可以来源于现有文献已经发展出来的类属,也可以由研究者予以独创。“概念化类属”是开放式编码的最后一个步骤,重在发展已经命名的类属的具体属性(Property)与主要维度(Dimensions),以丰富类别所涵盖现象的特征或归因。“概念化类属”在扎根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开放式编码的抽象与总结,也是未来建立主要类别与次要类别之间联系、发展理论结论的概念基础。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的基础,是对原始资料的初步探索,在此阶段产生的理论解释也是粗浅的、简陋的、未定型的。一般而言,研究者进行开放式编码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主要包括:仔细审核原始资料,避免漏掉重要的、关键性的信息;尽量使用当事人使用的原生语言作为码号;对码号进行初步命名;思考相关词语、短语、句子、行动、意义和事件等与研究目的的关联;挖掘相关概念的主要维度;等等。
2.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扎根理论逐级编码过程的中间阶段,旨在发现、建立主要概念类属与次要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有机联系,从而将分散的资料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起来。这种概念间的关联主要以模型(Model)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影响因素、现象、情境、条件、互动策略以及结果等基本要素。在主轴式编码中,研究者一次只能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该类属寻找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模型是针对某个具体的类属展开的,该类属就是组织此模型的主轴。主轴式模型所体现的关系可以是因果式的、时间序列式的、语义式的、情境式的、相似式的、差异式的、对等式的、类型式的、结构式的、功能式的、过程式的、策略式的等诸多类型。(20)在主轴式编码中,有关类属关系的模型应该是具体的,研究者需要明确界定出模型中的主要类属和次要类属。研究者在发展出类属模型之后,可以尝试性地建立一个以行动取向或互动取向为导向的理论雏形,以发现这些分析方式在处理、解决现实问题上的实践意义。
由于扎根理论是一种强调行动/互动取向的理论建构方法,因此,在主轴式编码阶段要尽量地反映出行动主体的行动/互动策略、目标、结果、影响因素、情境条件等状况。但是,扎根理论研究中的“现象”并非指所有事件,而是指一组行动或互动中的核心事件;而“影响因素”指的是导致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多个因素;“条件”强调的则是特定的时空、文化、经济社会地位等客观的环境条件等;“结果”可能是对个人、地点、事情发展均有影响的事件。一般而言,主轴式编码的目的是发展出一个模型,其主要步骤包括四个阶段:在次要类属与主要类属之间建立关系;以实际资料验证此关系;确认类属的属性与维度;以模型探索、解释相关现象。
3.选择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为了整合复杂的资料而形成的初步的模型,它是后续的选择式编码的基础。理论是在概念以及成套概念之间的合理的联系,(21)选择式编码指的是在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属中选择一个核心类属概念,通过不断地分析把与之相关的次要类属概念集中起来,以系统地说明和验证核心类属概念与次要类属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填充未来需要完善或发展的类属概念的过程。核心类属概念必须具有统领性,能够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能够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具体而言,核心类属概念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必须在所有类属中占据中心位置,最大限度地与其他类属概念之间存在广泛的意义关联;(2)必须最大频度地出现在资料编码过程中,是编码过程中一个在资料中反复出现的、较为稳定的一个类属;(3)与其他类属发生的关联不是生硬的、强制性的,而是自然的、顺理成章的、异常丰富的;(4)必须可以发展为一个更具概括性的理论,包括更多的实质性理论领域;(5)必须有助于理论建构向前发展;(6)可以不断地对核心类属概念在维度、属性、条件、后果和策略等方面进行编码,使之拥有十分丰富、异常复杂的次要类属。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研究者才可以在核心类属概念的基础上有效地把零散的、碎片化的概念类属整合、串联、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架构,最终达到理论的饱和性、完整性;也只有发现了真正的核心类属概念,研究者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理论抽样与确定后续的资料采集方向。
一般而言,选择式编码主要通过五个步骤展开而完成:明确资料的故事线(Story Line);发现环绕于核心类属概念的次级类属概念;论述相关类属概念的属性与主要维度;以相关资料检验已建立的初步假设;建立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之间的联系。值得指出的是,核心类属概念并非一下就能确认,如果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发现多个核心类属概念,那么,可以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逐步淘汰关联不够密切、不够广泛的类属,以找出研究中的真正的核心类属概念。
9.5.3 关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总结
扎根理论的主旨是建构理论,是要在生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现和发展新理论”,但它既反对过于宏大的、脱离现实生活的理论,也反对经验主义的、微观的操作性假设,而是主张建立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适用于特定时空的中观理论。扎根理论强调,研究者不能对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要直接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使得理论具备经验事实的依据,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强调理论扎根于所收集资料,也正是把该方法称为“扎根”理论的原因所在),此后方可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为此,一方面,扎根理论遵循严谨、科学、可验证等自然科学量化研究的原则;另一方面,采用质化资料收集方式的扎根理论也保留了研究的深度、效度与弹性,企图同时达到理论性与具体性,其系统化的资料收集程序与分析策略使它在质化研究方法中独具特色。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资料收集过程中,而其“量”化特征则主要体现在其具体的分析策略中,特别是其编码技术,具有典型的量化分析特征。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理论建构并非扎根理论的唯一内容,相反,研究者必须要用收集来的资料验证理论,只有系统地完成了建构理论与检验理论两个步骤之后,才算结束了一个完整的“扎根理论”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