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定性资料的整理
公共管理定性资料的整理是系统展开定性资料分析之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它主要包括资料审核、整理笔记、建立档案、概念化、编码以及撰写备忘录等具体内容。实际上,在定性资料整理过程中,就已经蕴含着对定性资料的初步分析。
12.2.1 定性资料的审核
所谓定性资料的审核,就是指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的过程。其目的就在于消除原始资料中的虚假、差错、短缺、冗余等不符合要求的内容部分,以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为进一步整理分析做好充分准备。定性资料的审核可分为实地审核和系统审核两种类型。实地审核中的资料审核工作与资料收集工作同步进行,边收集边审核;而系统审核则是在资料收集完毕后集中进行的审核。在实地研究中,实地审核非常重要。它既可以防止遗忘,也可以在发现错误、遗漏和矛盾时能及时就地补充和更正。具体而言,对定性资料的审核主要体现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三个方面。(12)
1.真实性审核
真实性是资料审核中最起码和最根本的要求。因为错误和虚假的资料将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甚至导致整个研究的彻底失败。所谓真实性审核,又叫做信度审核,其目的在于判断所收集到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地反映了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一旦发现违背经验、不合常理的资料,就要再次根据事实进行纠正。
(2)根据材料内在逻辑进行核查,如果发现资料前后矛盾,或明显违背事物发展的逻辑,就要找出问题所在,剔除不符合事实的材料。
(3)利用资料间的比较进行审核,如在访谈过程中,可以将对同一事件不同回答者的叙述进行比较以判断资料的可信程度。
(4)根据资料的来源进行判断。一般而言,知情者反映的情况比局外人反映的情况更可靠些,有文字记录在案的情况比传说的情况更可靠些。
2.准确性审核(13)
准确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所收集到的资料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及对于分析所研究的问题的效用如何;另一方面是所收集到的资料对于事实的描述是否准确。所谓准确性审核,是指将那些离题太远、效用不大或不符合要求的资料予以清除,以保证资料的准确,特别是有关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要准确无误,切忌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3.适用性审核
在对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后,还要审核资料的适用性如何,即考察资料是否适合分析与解释。主要包括:资料的分量是否合适、资料的深度与广度如何、资料是否完整等。
12.2.2 整理笔记与建立档案(14)
1.整理笔记
在实地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访问、交往、闲聊和参与,研究者会得到一堆凌乱、无结构、无顺序的现场笔记。经过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审核后,这些资料仍然是杂乱无章的,还没有形成条理化和系统化,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定量资料的整理相比,定性资料整理的工作量更大,难度也更大。它主要包括分类、建档、编码等具体内容。传统的做法以手工操作为主,将材料分门别类地写在卡片上,分别标以不同的代码,然后按不同的类别归类放置。在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定性资料的整理工作大大简化,效率显著提高。除了分类框架的确定、类别和代码的设置等工作仍必须由研究者来做外,研究者可以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为定性资料整理和分析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将实地记录或现场笔记全部输入计算机时,应做到完全按照实地记录本上的内容和文字录入,不要做任何的修改,将其妥善保留,不做任何处理。而将其复制出的多个备份文件用来进行各种删改、编排、摘录等处理。计算机对定性资料的帮助作用除了体现在文字处理功能上之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逐渐出现了许多专门处理定性资料的分析软件,又叫做“计算机辅助定性数据分析软件”(Computer-Aided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Software,简称CAQDAS),如QUALOG,Ethnograph,NUD·IST,ATLAS等,(15)这就大大增强了研究者处理定性资料的能力。国内也有学者分析了CAQDAS的优势(如提高资料分析的效率和深度)和劣势(如把定性分析定量化的诱惑、把数据与分析隔离以及对技术的盲从等),并指出,我们应该摒弃盲目拒绝和一味迎合的态度,而结合自己的具体研究问题灵活加以应用。(16)
2.建立档案
资料分析意味着寻求资料中所隐含的意义和模式,而资料整理的工作,正是为寻求和识别这种意义和模式提供基础。在巴比看来,“将你们的笔记组织起来建档便是发现意义的第一步”。(17)在资料整理过程中,研究者要着手建立如下几种类型的资料档案:
(1)背景档案。特别是对一些研究社会运动或重大社会事件的定性研究,这种档案非常重要。它不仅需要在进入实地进行观察、访谈之前就开始制作,而且还需要在实地研究过程中根据持续发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历史随时添加。
(2)传记档案。它的对象是实地研究中的各种人物。研究者应该将所有有关某个人物的档案放在一起,以便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人物,并从中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3)参考书目档案。将资料分析过程中,甚至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查阅、记录下来的各种书目、文献资料都系统地整理和归档。
(4)分析档案。它根据分析的主题将各种资料分别集中。分析档案是资料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档案类型。分析档案具有一定的弹性,建立分析档案的工作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要在计划开始时就建立一个分析档案系统,然后从头至尾很固执地坚持使用下去。研究者应该根据实地研究过程中新出现的主题,随时补充和修正分析档案。
12.2.3 定性资料的概念化
在社会研究中,概念化能为资料分析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和框架。定量研究者通常在收集和分析资料之前,就将变量的概念化以及概念的提炼作为变量测量过程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定性资料分析而言,概念化是资料分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资料收集时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与资料分析是同步完成的,研究者需要根据资料来形成新的概念或提炼概念。也就是说,概念化是定性资料分析过程中用以组成资料、赋予资料意义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定性资料整理过程中,研究者往往通过对资料提出评论性的问题来进行概念化或形成概念。这些问题既可以来源于某一学科的专业术语,也可以来源于逻辑推理。前者如“这是行政职能的一种体现吗?”“这是行政决策的一个例子吗?”“这是行政执行的一种表现吗?”“这是行政监督的一种形式吗?”后者如“这一事件的后果是什么?”“这一事件在此时此地发生与在彼时彼地发生的方式有何不同?”“这些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个案吗?”“这些是一般的或特殊的现象吗?”实际上,概念化与对定性资料的编码紧密相连,研究者在依据一些类似于以上的问题对资料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将资料概念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资料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努力寻找“本土概念”。这些概念是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的概念,它们能够更加真切地表现被研究者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对于“本土概念”的探寻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效法,主要依靠研究者的直觉和经验。当然,它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18)
(1)那些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概念对他们来说通常比较重要。如果这些概念反复被他们使用,这说明这些概念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使用的频率比较高。
(2)被研究者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概念往往比较贴近他们的心。这些概念不必被多次使用,但是如果被使用的时候伴随着明显的情感表达,便表明它们对被研究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如果研究者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的话,那些在阅读的时候容易引起其注意的概念通常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如果这些概念在上下文中明显地凸显出来,这说明它们对研究者有吸引力,值得我们注意。
12.2.4 定性资料的编码
不论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它们在对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都包含一个编码阶段。所不同的是,在定量资料分析中,编码是将问卷上的文字资料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符号,以便计算机能够进行统计和分析。(19)而在定性资料分析中,编码是将原始资料组织到不同的概念类别中,并创造出主题或概念,然后用这些主题或概念分析资料。这种编码不仅可以将零散、混杂的原始资料缩减为便于管理、较为清晰的资料,而且还可以发现资料之间的关系和模式,进行类别化分析。正如凯西·查马兹所言,“编码有助于我们获得对资料的新的理解视角,有助于进一步关注资料的收集,而且可以引导我们向着未知的方向前进……编码是形成理论的开始环节。编码表明我们的资料和初步理论已经形成,而初步理论进而解释这些资料并指导进一步的资料收集”。(20)一般来说,对定性资料的编码主要有三种类型: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21)也有学者将其称为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22)
1.开放式编码
在初次对所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分析时,研究者通常采用开放式编码。其基本思路是,研究者先设置一些主题,同时,将最初的代码或标签分配到资料中,以便将大量零散的、混杂的资料转变成不同的类别。也就是说,研究者首先将原始资料打散,并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开放式编码的具体做法是,研究者在仔细认真阅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寻找评论的项目、关键的事件或主题,并标上记号,然后在记录卡片的边缘写一个初步的概念或标签,并用红笔或其他方式做出明显标记。这是一个在原始资料中寻找抽象概念和意义的过程,研究者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倾向和学术界的定论,不受任何约束地按照所有资料本身所呈现的状态来确定和完善主题,进行分类,并将所有的码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汇总,最终建立一个编码系统,即编码簿。这个编码簿就是研究者目前对资料进行分析的基本概念框架。开放式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的探究,研究者主要关心的不是原始资料中有什么概念,而是这些概念可以如何使探究进一步深入下去。
2.轴心式编码
在开放式编码中,研究者关注于资料本身,不断为资料中所呈现出的各种主题分配编码标签。与此不同,轴心式编码则从一组初步的主题或初步的概念开始,研究者更为关注主题而非资料本身。也就是说,研究者通常戴着一副有关基本的或初步的编码主题这样的“有色眼镜”去阅读和审视资料。轴心式编码通常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从一组已被组织过的初始码号入手,建立主题之间的相关性,使主题所代表的概念精确化,以及提出新的主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轴心式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别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资料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因果关系、时间关系、语义关系、情境关系、相似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等。在轴心式编码中,研究者每一次只对一个类别属性进行深度分析,并围绕着这个类别属性寻找相关关系,此类别属性即所谓的“轴心”。经过多次的轴心式编码,有关各个类别属性之间的各种联系将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此外,在每一组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研究者还需要进一步辨别、判定主要类属和次要类属,并通过比较的方法将它们联结起来。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还可以使用新的方式对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组合连接。
3.选择式编码
就对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而言,选择式编码比开放式编码和轴心式编码更深入一层。它不仅要从原始资料中寻找抽象概念和意义,并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别或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要进一步在所有相关概念类别或主题中找到一个可以统领其他类别或主题的核心类别或核心主题,并将所有的研究结果统一在这个核心类别或核心主题的范围之内。选择式编码最关键的任务是,要在所有的概念类别或主题中经过系统的分析之后选择出一个核心类别或核心主题,并将其他材料都纳入这个核心的分析框架中。这个核心类别或核心主题应该具有如下特征:(23)
(1)它必须在所有类别或主题中占据中心位置,并且要与大多数类别或主题之间存在意义关联,最有实力成为资料的核心。
(2)它必须频繁地出现在资料中,并且应该表现的是一个在资料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稳定的现象。
(3)它应该很容易与其他类别或主题发生关联,而非牵强附会式的糅合,并且这种关联在内容上应该非常丰富。
(4)在基于原始资料而建立起来的、适用于在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社会现象的“实质理论”中,一个核心类别或主题应该比其他类别或主题更加容易发展成为一个更具概括性的形式理论。在成为形式理论之前,研究者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仔细审核,在尽可能多的实质理论领域对该核心类别或主题进行检测。
(5)随着核心类别或主题被分析出来,理论自然而然地往前发展了。
(6)它应该允许在内部形成尽可能大的差异性。研究者在不断地对它的维度、属性、条件、后果和策略等进行编码,因此它的下属类别或主题可能会变得十分丰富、复杂。这也是“扎根理论”建构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即寻找内部差异。
12.2.5 撰写备忘录
在实地研究中,备忘录是田野笔记或实地笔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卫·希尔弗曼指出,“在做田野笔记时,你不是简单地记录资料,而是要分析它”。(24)也就是说,在写作田野笔记或实地笔记的时候,实地研究者不仅仅是简单而机械地记录各种观察资料和访谈资料,他们同时还需要把自身对研究维度、理论概念的思考,对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的看法,对某些人物和某些事件的评论等方面的内容也及时记录在案。这样所形成的文本就是所谓的备忘录。备忘录是田野笔记或实地笔记中分析的部分,因而可以说,备忘录的撰写是定性研究中编码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的资料整理和分析手段。正如凯西·查马兹所言,“备忘录的写作是介于编码和最终分析之初稿之间的步骤”。(25)备忘录的撰写有助于激发研究者的思想,促使其将分析性解释和经验表现连接起来,并以新的方式看待原始资料和编码,发现和比较资料中的类别属性和意义模式,进而为“扎根理论”的最终建构提供思路和支撑。根据备忘录撰写内容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其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26)
(1)理论备忘录。它主要记录研究者对有关研究维度、理论概念的深层含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假设等主体的思考。在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都需要不断地对自己所研究的事物进行理论思考,以求理解其发生、存在和变化的意义。因而,即使有些记录在后来被证明是无用的,完整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理论备忘录通常可以构成编码备忘录的起点。
(2)编码备忘录,又叫做分析型备忘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备忘录形式。它主要记录了研究者有关编码过程的想法和思路。编码备忘录将编码标签及其意义对应起来,即它构成了一个将具体经验资料或粗略证据与较为抽象的理论思考连接起来的通道。每一个编码概念或主题都是形成一篇独立备忘录的基础。编码备忘录正是围绕着对这一概念或主题的相关讨论和反思而展开的。通常而言,这种备忘录是研究者写给自己看的,它是研究者借助书面形式整理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写作时研究者的心态应该轻松、真诚。写作风格应该比较随意,不必刻意使用正规的语言,也不必担心别人会怎么看。
(3)操作备忘录。它主要记录了研究者对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的思考,其中不仅包括对资料收集环境的考察,同时也包括对后续资料收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对某些人物和事件的评论。
在定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各种备忘录的撰写是贯穿始终的。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需要不断重读和完善这些备忘录,不断与他人讨论备忘录中的想法和概念,同时带着对新议题的关注,不断地查询资料、增写新的备忘录。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从事定性研究,就必须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一有想法就马上记下来,并且及时把记好的笔记组成不同议题的笔记档案。研究者通常会将那些质量好的备忘录加以修改后,使其成为最终研究报告的一部分。因而,写好备忘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撰写备忘录的方式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每个研究者可能都会采用自己所习惯的方式。而其所使用的工具也非常简单,只需要纸和笔,再加上笔记本、文件夹,以及实地笔记的复印件就可以了。例如,研究者可以先将实地记录复印两份,并根据其内容、主题裁剪成不同的部分,然后添加某些评论和思考,就制成了各种不同的备忘录。当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手提电脑的普及,大大便利了各种备忘录的撰写。比如,有关实地记录的评论和思考就可以在Word文档中通过批注的方式进行呈现。在备忘录的撰写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随时记录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而且还要反复比较写好的备忘录的异同,将类似的加以合并,并给相同主题的备忘录设立标签。此外,研究者还应该根据写作目的不同而将原始资料与备忘录区分开来,原始资料是证据,而备忘录则具有概念和理论建构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