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重如泰山
随着农网建设改造在全国范围的逐步实施,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县级供电企业不再是农村安全用电的行政管理者,而转变为直接责任人,并按产权归属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因此,安全管理成为关系县级农电企业形象和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被评为全国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单位的临洮县电力局在经济效益全面攀升、人本管理全面完善、优质服务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稳中求进、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最大经济效益的思想理念,狠抓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摆在生产企业发展的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安全重于山改革焕发新活力
1.建章立制大抓安全。近年来,临洮县电力局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的监督和保证体系,形成了党政工及上下齐抓共管抓安全的局面。在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生产岗位安全责任制中,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基层单位与个人签订《安全责任书》,与机动车驾驶员签订《安保协议》,与农村电工签订《安全劳动合同》,在严把安全关口上,严格从事电器工作人员的《安规》考试,实行安全资金抵押制度。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局、所、员工的三级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2.推动改革主抓安全。在树立安全是最大经济效益思想的同时,从1998年对原农村电力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阁斧的改革,朝农电“两改一同价”目标奋进。根据《临洮县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及全局电网结构及布局,将原县局所属的10个供电所与30个乡(镇)电管站撤销合并,重新划分为15个供电营业区域,组建了15个供电所,并将人、财、物统一于供电所内管理。对乡及乡以下农村集体电力资产采取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方式,由县供电企业管理,农村私人电力资产,以委托管理和经营的方式,委托县局管理。同时,供电所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电费及其他收入,全额上缴县电力局,其各项经费开支和农电工工资由临洮县电力局统一核算划拨,节余自留,超额自负。供电所营销管理上实行城乡电网统一管理,执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两监督、一户一表工程”。这些体制改革,使农电管理体制和政企关系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3.农网改造狠抓安全。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是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拉动地方经济、改造投资环境的“民心工程”。为搞好这一工程,全员职工始终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出台了《临洮县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方案》和安全生产多项制度。县、乡(镇)和县电力局分别成立了“农网建设改造领导小组”,量化指标,严格管理,并将各项方针政策原本交给群众,确保各项任务落实抓实。在这次农网改造中,该局千方百计争取到一、二期改造资金12520万元,指定专库专人进行一条龙服务,并严格执行200元收费标准,坚持工程档案不全不予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全省第一期农网建设投资6200万元的11个项目工程,完成全省第二期第一批工程投资3124万元,5个项目95%的工程,全省第二期第二批投资3196万元,已开工建设,完成一户一表57100户,已有12万农户从农网改造中获益。网改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村用电水平和供电质量,并彻底改变了“电老虎”形象。
二、安全大于天经营管理见效益
1.靠实安全责任,细化考核指标。临洮县电力局坚持“654321”安全生产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建立以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生产技术、客户服务中心、办公室等主管股室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党群组织的思想政治保障体系;安监股的安全监督体系,对全年安全目标分解、细化、量化,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细化落实责任,努力实现个人不发生差错、班组不发生异常、所站不发生障碍、单位不发生事故、系统不发生电网事故,确保了各级目标的落实。遵照《甘肃省电力公司反违章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反违章监督、约束、考核、教育、培训机制,杜绝了各类违章行为。强化安全性评价科学运作机制,逐步使评价、整改、复查、考核实现了规范化运作,涉及电网安全的监督及整改工作逐步到位。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对供电所所长、变电站站长、施工队队长、安全员和生产骨干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同时把班前班后会、施工中和平时的安全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化的方法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思想教育,使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举办了第四届“临电杯”安全知识竞赛,同时深入各乡镇对《安全生产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进行大力宣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培训,采取职工岗位技能练兵进行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宣传,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群众的安全用电意识。
3.健全预防机制,狠抓安全落实。局里抓主抓重,抓好预防,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在“春检”工作中通过加强检修准备和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加强检修运行的过程管理工作,加强工作验收及监督把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输、变、配电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积极建立和完善“护线长效工作机制”和“打击犯罪长效协作机制,”在各所与村社签订《护线协议》的同时,配合公安、工商部门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进行了专项整治,确保了电力安全供应。开展多项活动,预防习惯性违章,每年召开两次电力安全专项工作会议,力求把六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认真抓巡视检查和缺陷清除工作,先后投资百万余元购置了器具,消除了农村110多台变压器台架低的安全隐患,并对10个变电站的防雷设备、电气设备、技术资料、各种保护进行应有的测试、更换和维修,使各变电站及线路缺陷消除率、设备完好率都达到了规定标准。由于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基本原则贯穿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强化管理,很抓落实,安全生产局面稳定。全局未发生责任性的一般设备事故;未发生严重冲击上一级电网的事故;未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未发生责任性的一般火灾事故;未发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一般交通人身事故;未发生与电力生产有关的人身重伤事故;未发生上级查处的严重违章行为;10千伏、35千伏断路器跳闸次数未超指标,事故跳闸次数较以前明显减少。截至目前,长周期安全天数已达到了935天。
通过大抓安全生产,行业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指标大幅度提升,生产技术指标创新纪录,固定资产总值由1997年的1697万元上升到2002年的3226.41万元,产值由1997年的2021.14万元上升到2002年的4515.8万元,供电量由1997年的8010万千瓦时上升到2002年的13698.8万千瓦时,1997年至2002年累计上缴税金1488.66万元,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总之,安全管理重于泰山,是目前县级农电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狠抓安全管理落实,更好地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电力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