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保密工作概述

保密工作概述

时间:2023-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保密工作概述(一)保密和保密工作的含义所谓保密工作,就是负责检查督促保密事项,防止和追查失密、泄密及窃密的工作。一个国家军事和国防方面的机密通常都是外国情报人员窃密的重点,国际上的间谍情报战十分尖锐。保密工作是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保密工作是保证军事行动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在这种“情报战”中,保密工作的质量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

一、保密工作概述

(一)保密和保密工作的含义

所谓保密工作,就是负责检查督促保密事项,防止和追查失密、泄密及窃密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一个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保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对内部可能发生的危及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和来自外部的窃密活动,依法采取的一系列防范性工作,包括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必要的手段维护国家秘密的安全的工作。它包括对于保守秘密的理论研究、宣传教育,保密法规的建立与健全,保密队伍的建设,保密工作管理和检查,以及对失密、泄密的追查处理等活动。

(二)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1.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保密工作是关系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事情,是关系到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卫党和国家安全的事情。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论是政治领域、军事领域,还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保密工作历来都为党和国家所重视。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外事活动已扩大到各个领域。因此,每个人,特别是知晓和负责国家机密的人员都必须加强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密观念。具体说来,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军事和国防方面的机密通常都是外国情报人员窃密的重点,国际上的间谍情报战十分尖锐。在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异常激烈的当今世界,如果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事秘密或国防秘密泄露出去,就会直接危及国家的生存与安全。

(2)保密工作是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保密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特点,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保密工作的好坏往往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国际形势的发展。

(3)保密工作是保证军事行动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战争、战役,作战双方大都是一方面严格控制己方的军事秘密。如军事行动计划、意图、装备、兵力编制、战斗部署、后勤供应等,防止泄露;而另一方面却千方百计探听对方的军事秘密,以占据战争中的有利地位。在这种“情报战”中,保密工作的质量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负。如果重要的军事秘密泄露出去,就必将使己方处于被动地位,使战局朝不利方向发展,甚至造成最后的失败。

(4)保密工作是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手段。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也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许多国家一方面对外封锁本国的经济秘密和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又想尽办法搜集和窃取别国的重要经济情报和最新科技成果为本国所用。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经济和科技领域的窃密和反窃密斗争也日益尖锐复杂。经济和科技秘密的外泄,常常会给一个国家或集团造成重大的损失。

2.保密工作的特点

(1)政治性。保密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阶级社会里,保密工作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工具和手段,为一定的统治服务,其工作方向从来都是与国家政权活动的方向相一致的。

(2)时间性。秘密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而言的。党和国家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在正式公开之前,都属于秘密范围,不得外泄和扩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超过了保密时限,秘密就丧失了继续保密的价值和必要。例如,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有关文件,战争中使用的密码电报、作战地图、部队编号、配备序列、编制、装备、指挥员姓名等,在当时无疑均属核心秘密,任何人不得泄露。但是,建国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和平的到来,有些文件公开发表更有益于学习和研究,所以其中有些已公之于众而不再保密了。可见,国家秘密都是伴随着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需要而产生、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永不消失的国家秘密。对于密与非密的划分、密级的划分,要根据密的具体内容和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该公开的时候,要及时、彻底地予以公开。如一些技术成果方面的秘密,在一定时期进行保密可以避免外泄造成的巨大损失,但是,当过了一段时间后已不需要继续保密时,就一定要及时解密,这样有利于防止技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得不到广泛应用,可以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3)区域性。各种秘密都是有一定范围的,此范围之内的有关人员允许知道,对此范围之外的人员则要保密,做到内外有别。党内外、军内外、国内外等都要有所区别,如机关内可以知道的事情、可以传阅的文件,机关外便不允许谈论、传阅。另外,中央、省、市、自治区、县等不同的行政级别有不同的密级范围。划定密级,即确定国家秘密的等级,就是为了把属于保密范围的每一个具体事项置于国家有关法规的认可和保护之下,以便有关单位和人员根据不同的密级采取不同的保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

(4)广泛性。虽然秘密有一定的时间和范围限制,但是国家秘密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是我国的主权所在之处,几乎都有国家秘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不论大小和级别,都可能产生或涉及国家秘密,只是在秘密的级别和多少上有所不同。

(5)群众性。由于保密工作的广泛性特点,决定了保密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只有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获得成效。国外的间谍、情报人员窃取国家秘密的渠道、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国家秘密涉及的范围又极为广泛。因此,在现代窃密与反窃密、情报与反情报的斗争中,保密工作绝不是靠有限的保密机构和几个专职的保密干部就能够奏效的,而是需要千千万万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加强保密教育和保密宣传工作,使保密意识深入人心,让每个公民都认识到保守国家秘密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6)秘密性。保密工作的基础是隐蔽,保密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都是需要保密的。保密工作一旦失去了秘密性,就失去了意义,也难以继续开展下去。

(三)正确把握保密工作的关系

1.开放与保密的关系

对外开放是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学习和利用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利用外资,解决我国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落后等困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保密工作则是为了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二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既不能因为对外开放而错误地认为“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也不能因为发生了一些失密、泄密事件就不适当地强调保密,以致妨碍对外开放。

2.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保密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以局部利益服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利益,以当前利益服从于长远利益。

3.业务工作与保密工作的关系

业务工作与保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应该融为一体,同步进行,而不应有所偏废。如,在宣传报道工作中,既要大力宣传又要注意保密;科研成果,也既要广泛交流又要注意保密等。既不能片面强调保密而妨碍业务工作,也不能视保密工作为“额外负担”,不采取任何保密措施。

4.反谍保密与保护正常交往的关系

要注意政策,区分好密与非密、窃密活动与一般情报活动的界线,以防范真正的间谍和其他不法分子的窃密活动,保护政党正常的对外交往。如,有的外国专家、学者、留学生出于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接触了一些中国人,收集了一些有关资料。对这种情况,只要确认没有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就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以充分调动起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对秘密的确定和密级的划分、秘密的解除等问题,要以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标准,正确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四)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新特点

1.保密范围和内容日趋扩大

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和反动势力对我国实行封锁和禁运。后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国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我国与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往来基本断绝。因此,那时我国的保密工作限于文件资料、国防军事等方面的狭小范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涉外活动遍及各个领域,保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也随之日趋扩大,由过去侧重于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保密扩展到现在的经济、科技、通信、宣传、新闻报道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2.由过去只抓内部保密,发展到内部保密与涉外保密两手一起抓

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与国际上的交往日益增多,大批外国人为洽谈贸易、旅游观光、学术交流、参观考察等目的来到我国。同时,我国各行各业为进行对外贸易、引进技术、学术交流及其他工作、学习上的需要也在同国外进行着广泛的接触和交往。这些交往绝大多数是正常交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也有极少数搞间谍活动,图谋窃取我国各个领域的重要秘密,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涉外保密工作。

3.由过去的单纯保密发展到现在既要保密又要有领导、有控制地放宽

不是任何秘密都要一保到底。我们所规定的保密范围和保密措施,既要便于保密,又不能束缚生产、妨碍科研,影响对外开放。有些科技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要逐步解除密级,有些非核心秘密也要适当放宽限制。总之,保密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要有利于保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又要有利于对外开放,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从过去由行政部门单独负责,发展到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窃密手段日益先进。要有效地保守经济秘密和最新科技成果,仅靠传统的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保密工作必须开发和应用先进的保密手段,朝行政和技术手段并举的方向发展。

5.现代化、自动化

由过去侧重文电、会议保密,发展到现在既要搞好文电、会议保密,又要搞好电子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使用中的保密。

6.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由过去主要凭党性、凭经验管理保密工作,发展到现在既要依靠党性、经验又要借助法律手段,加强依法治密,使保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7.保密难度增大

保密的内容多、范围广,对外交往增多,窃密手段更为先进,这些都使失密、泄密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增大了保密工作的难度。

(五)国家秘密及其等级

1.含义及范围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具有具体性、时间性、可变性的特点,世界各国对自己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不仅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国家秘密范围包括以下秘密事项:

(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

2.正确划定密级

密级,是国家秘密等级的简称。现在世界通行的密级制度一般分为三级。我国历年来也一直将党政军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这三级的标准是: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也就是常说的国家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包括凡是直接记载党和国家政治和实力的核心部分,或者记载一个重要方面、某一重要问题的核心部分。

“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包括凡是对党和国家政治和实力的核心部分有所涉及,或者由此可以推测出党和国家政治和实力核心情况的国家秘密等。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包括凡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和国家政治和实力的内容等。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绝密级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机密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或者其上级的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密级的变更或解除,要遵循有关的规定和程序。未经原确定密级的单位或其上级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国家秘密的密级。凡有权确定密级的单位可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变更或解除本单位确定的国家秘密的密级,并在变更或解密的决定作出后,尽快通知有关部门。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满后,自行解密;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决定。

划定密级,要以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密范围、密级的确定要适当,既不能任意降低密级,也不能随意提高密级,扩大保密范围,干扰保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划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把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但可以公开的事项与国家秘密区分开来。如机关管理、各级党政机关召开的重要会议等,凡不要求保密或已经公开的,不应列入国家秘密的范围。

(2)把不宜公开但未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与国家秘密区分开来。如基层党组织的某些日常党务工作,各单位一般干部、职工的任用和调动情况等,不应列入国家秘密的范围。

(3)把内部书籍、刊物的管理与保密的文件、资料区分开来。内部刊物和书籍是由于特定的原因而需要控制发行和阅读范围,其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不应列入国家秘密的范围。

(4)把管理工作与国家秘密区分开来。单位的印章、印模登记簿、信件、介绍信、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都属于管理工作的范围,不应列入国家秘密的范围。

(5)把安全保卫工作与保密工作区分开来。许多机关、单位都需要有安全保卫工作,但是,只有具备战略意义而不能公开的国防工厂、基地、弹药武器库、物资仓库等的地址才需要列入保密范围,其他单位的地址则一般不列入保密的范围。

(6)掌握好信访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的划密标准。原则上只有涉及重大问题和反映高级干部问题的来信,正在办理或不宜公开的主要案件才划密,其他则一般不列入国家秘密的范围。

(六)保密工作部门

保密工作部门是从事保守国家秘密安全工作的专门组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职能机构。设置保密工作部门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组织保证,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国家保密工作部门,主管全国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工作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主管或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1)根据《保密法》制定实施办法。

(2)制定、修改保密政策、条例、规定。

(3)检查、监督国家秘密中绝密的安全。

(4)追究重大失、泄密事件。

(5)监督、检查、指导中央国家机关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保密工作。

(6)开展保密工作的理论研究,使保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7)培训保密干部,提高保密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8)主持召开全国保密工作会议。

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

(2)依据国家保密法规,制定本部门保密工作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

(3)组织划分、调整本部门主管业务范围内的保密范围和密级,并监督实施。

(4)指导、协调、检查本机关的保密工作,在主管业务方面对在地方的所属单位负有领导或指导职责的部门,要主动与地方保密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保密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5)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组织保密干部业务培训。

(6)组织、协调并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本系统通信和机关办公自动化方面的保密工作。

(7)组织本部门主管业务方面的对外合作、交流和宣传等方面涉密事项的保密审查。对涉外及其他部门的保密事项,主动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

(8)查处本部门的失、泄密事件,对重大失、泄密事件要及时采取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县以上地区保密工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保密法》,拟订和修改本地区的保密制度和规定。

(2)在同级政府和上级保密部门的领导下,拟订本地区保密工作计划,指导下属单位开展工作。

(3)指导、监督文件、资料、档案的管理和销毁工作。

(4)指导、督促涉及科技、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工作的保密工作。

(5)按照密级审批权限确定、调整密级。

(6)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和地区的保密培训工作。

(7)督促有关部门追查处理失、泄密事件和窃密事件,认真查明情况,分析原因,堵塞漏洞。

(8)改革调整各单位的保密组织,建立健全保密工作网。

除上述专门从事保密工作的保密工作部门以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保密机构或指定人员,管理本机关或本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通常在县(区)以上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建立保密委员会,县(区)以下单位建立保密小组,由办公室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纪律监察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机关、单位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兼任委员会主管或保密小组组长,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工作。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小组下设保密办公室或专(兼)职保密干部,负责本单位保密工作的日常事务。

(七)保密干部

一名合格的保密干部应该具有以下素质:

1.政治方面

首先,要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路线,坚定不移地执行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其次,要具有工作上的斗争性,不但要同窃取党和国家秘密的外来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而且对内部违反保密条例、制度和纪律的行为也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原则,不怕得罪领导和其他同志。最后,要具有思想上的开拓性,思想敏锐、视野开阔,有事业心和进取精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开创保密工作的新局面。

2.热爱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通过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维护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阶级的、民族的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保密干部要深刻地认识到保密工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自己担负的崇高而伟大的职责,坚定从事保密工作的信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知识方面

保密工作涉及面广,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有联系。要做好保密工作,保密干部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步熟悉和掌握外事、通信、生产、科研等业务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更好地适应保密工作的需要。

4.能力方面

能力是指保密干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一名合格的保密干部必须具备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造探索能力、处理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保密干部在工作中常常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如了解科研、生产、外事等方面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并要对收集积累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因此,保密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和文字表达能力。

5.观念方面

观念是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观念一经形成,就具有了强大的驱动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能够产生持久的规范及导向作用。因此,保密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保密观念,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注意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保密观念。从当前来说,就是要从过去那种习惯于为阶级斗争服务的观念,转变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观念上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保密的关系,以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指南。

从我国保密干部队伍的状况来看。几年来,由于各级党政机关和保密部门加强了对保密干部的培训工作,保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做好保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由于各级保密机构建立时间不长、人员新、业务不熟等原因,保密干部队伍中还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事业心不强、斗争性不够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出高素质的保密干部,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稳定队伍。只有在队伍稳定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培训、教育等手段逐步提高保密干部的素质。因此,必须使保密干部队伍达到:一是配齐,人员残缺不全不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稳定,人员变动频繁,素质不可能得以提高;三是专职,使保密干部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和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去。

(2)加强思想教育。一名合格的保密干部,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热爱保密工作,勇于为党和国家的保密事业无私奉献,勤奋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对保密干部的思想教育,并且常抓不懈,使每个保密干部都树立起正确的得失观、苦乐观,具有不计名利、乐于吃苦、努力工作、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

(3)加强学习。保密干部要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就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有关保密工作的法律条文、方针、政策,掌握它们的本质和精髓,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正确、灵活的运用。要根据保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

(4)加强培训。应根据国家的财力、师资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党校、干校和大专院校的有利条件,对保密干部实行分期分批集中培训,使一部分保密干部能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保密干部的素质得到全面、迅速的提高。

(八)保密守则

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机要工作人员必须遵循的保密要求称为保密守则。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

(5)不该去的机密处,绝对不去。

(6)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7)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8)不能与家属、子女、亲友谈论机密。

(9)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10)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11)不携带机密材料旅游、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12)不得为个人需要摘引机密材料的内容。

(13)不得相互赠送机密材料。

(14)不按规定、不经领导同志批转,不得将机密材料给任何人阅读。

(15)遗失或泄露了机密,要立即向组织报告,不得谎报和隐瞒。

(16)发现他人有失、泄、窃密行为要坚决制止。

(17)坚决与偷窃、盗卖党和国家秘密的敌人作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