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1 了解计划的基本方法
【案例引入】
阿波罗计划:人类登月梦想成真
千百年来,每当人们站在皓月当空的夜下,不禁都会生出无尽的遐想:有朝一日,要是能够踏上悬在头顶上方的那颗银色星球去一窥究竟,那该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一件事情。长期以来,登临月球便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大愿望。当时光流逝到20世纪60年代末时,这一千年夙愿一夜之间美梦成真。促成这项伟大的壮举顺利实现的便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计划。
二战以后,美国的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美国在战争中劫掠了150名包括火箭之父布劳恩在内的德国火箭专家,将100枚V—2火箭零部件运到国内,奠定了其雄厚的技术基础。5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步入了相互争霸的时代,空间技术领域内的激烈竞赛是其竞争焦点之一。1957年8月、9月,苏联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全球引起的轰动不亚于12年前美国的原子弹爆炸。在美国引起的震动和反响尤为强烈,举国上下纷纷指责政府的无能和失策,认为美国受到了奇耻大辱。为了挽回影响,笼络人心,扭转被动局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诸如设立总统科学顾问,成立火箭和卫星研究小组,通过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法,成立国家宇航局等。1958年,在布劳恩的主持下,美国终于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然而,就在美国人还在为其第一颗卫星上天而欣喜不已时,又一则来自苏联的消息使他们由喜转惊,目瞪口呆。1961年4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载人卫星“东方1号”,再次在世界各地引起轩然大波。两度航空竞赛中落败的无情事实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令他们觉得颜面扫地。为了在空间技术上超过苏联,挽回被动局面,同时也迫于日益强大的国内压力,1961年5月,肯尼迪总统毅然决定,制定登临月球的飞行计划,要求先于苏联将人送上月球,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于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庞大计划和准备工作拉开了帷幕。
为了保证登月的成功,美国科学家进行了细致地预测论证,从各个方面判断登月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为登月工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1961年,美国成功发射了“土星1号”2级液体火箭,推动力达到725.6吨。事实上这是阿波罗计划的真正起点。1967年又发射了“土星5号”三级火箭,推动力达3 469.3吨,时速高达6 100英里,是音速的10倍。作为登月计划的前期准备,美国在1965—1966年间连续进行12次“双子星座”飞行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宇航员实践了阿波罗计划中的各种技术:学会随意更改飞船轨道,在太空中行走漫步,进入太空舱和应付紧急事故等,掌握了飞船进入轨道会合和与其他太空船对接的操纵方法,并实践证明了在失重状态下并不会对人的行动造成严重影响,因而人完全可以在登上月球后从事一些工作。这一切为阿波罗计划的实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1961年,肯尼迪任命副总统约翰逊为国家太空委员会主席,从7月份始,开始全面制定阿波罗计划。9月,改组国家宇航总局,这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执行主体。由于人类登月是一项涉及技术、经济、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系统工程,任何一项小小的失误都会使整个计划破产,因此,美国宇航总局领导下的一大批科学家们提出了阿波罗计划的三种方案:“直接登月计划”、“地球轨道会合计划”及“月球轨道会合计划”。然后,专家们又从技术性能、实现的难易程度、费用和进度等方面对三种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评审论证,最后确定采用第三种方案。在明确了方案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建立了阿波罗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时间维(工作阶段)和知识维(所需的专业学科知识)。从纵向看,阿波罗计划制定了登上月球的具体步骤,采用计划评审技术对工作进度进行协调,发射“游骑兵”、“测量员”、“月球轨道飞行员”三种遥控飞船和水星计划及双子星计划两次有人驾驶飞行,从事收集信息、绘制地图、选择降月地点等准备工作。从横向上看,阿波罗计划采用工作细分结构,把整个计划分为自上而下六个层次,用成本相关法确定各个工作阶段的费用,用方针展开法确定对登月船各个部分、各个零件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凡此种种,整项登月计划被分解成相互关联的各个子项目,并且对每个子项目都建立了完善的措施保障,从而确保了整项工程的顺利进行。
尽管阿波罗计划对各方面的情况都考虑细致,准备周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美国政府决定于1967年2月发射第一艘载人阿波罗号飞船时,在预定发射前夕,1967年1月27日,一件不幸的意外事件发生了。在给飞船进行纯氧增压时,舱内突然起火,3名宇航员被烧死。全美举国震惊,于是,登月计划的实施被迫推迟。然而,美国推进人类登月行动的初衷却并未改变,他们一如既往地沿着阿波罗计划规定的目标奋勇前进。此番意外之后,科学家们将重点放在实验飞行上,仔细寻找各种隐患,竭力排除意外事件的影响。1968年10月,3名宇航员驾驶“阿波罗7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63圈,1l天后安全返回地面。3个月后,又进行了环绕月球飞行10周的实验,宇航员们进行了登月尝试,将登月舱降至离月球仅15公里的地方返回,成功地实行了衔接。至此,登月的最后准备工作大功告成。
在历时将近10年之后,阿波罗计划的最后关键步骤正式开始实施,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即将实现,全世界都在目睹着这一辉煌的时刻。将要载人登月的飞船是“阿波罗11号”,由“土星5号”三级火箭发射。1969年7月16日,由阿姆斯特朗等三人驾驶的“阿波罗11号”射向太空。经过将近50万公里的飞行,7月20日飞临月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钻进登月舱。下午4时17分43秒,登月舱安全降落在月球上,着陆约6小时15分后,舱门打开,阿姆斯特朗沿着扶梯,微笑着踏上月球。他们在月球上立了一块纪念板,上面写道:“公元1969年7月,人从行星地球来到这里,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至此,人类梦寐以求的登月梦想终告实现。
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实施,前后总共动员了42万余人,2万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120余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前后共花费300亿美元的资金。历时近10年,最终以成功而告终。
问题:
用所学的管理理论来分析阿波罗计划成功的主要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