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2 了解选聘管理人员的程序、方式及考评
【案例引入】
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素质
某高校所属一个工厂,原先由于管理不善,员工劳动纪律松散,生产一直搞不上去。学校领导决定从青年教师、干部中招聘能人,充实该厂的领导班子。
消息传出,有一位三十岁刚出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的张明主动应聘。经领导研究,原班子中正副厂长及支部书记暂不调离,宣布聘任张明为分管业务的副厂长。同时,确定张明任职的当年其任务是:整顿劳动纪律,理顺生产关系,保证学校各项指令任务的完成。张明决心很大,当即立下改变面貌的军令状。
张明上任以后,针对厂里存在的问题,大刀阔斧地着手改革。
首先,他从整顿劳动纪律着手,订立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严格考核,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奖勤罚懒,打破过去吃大锅饭的状况。
第二,调整原有骨干,不拘一格用人。只要生产劳动积极,服从分配,有管理能力的都相应启用;而工作不好,不服从指挥的,则进行调离,包括一些有技术专长、但平时松散惯了的技工。另一面,在他的职权范围内,聘任了一批听从指挥,工作肯干,有能力的工人当厂长助理、车间主任、班组长;又从社会上、甚至外省市大量聘请有技术的退休工人和一般工人,充实技术力量和劳动力,使厂里正式员工占1/3,而返聘的退休员工却占2/3。
第三,在业务经营上,他加强横向联系,打入社会,扩大营业范围,并从抓质量管理着手,提高产品信誉,凡是接受的生产任务,不论要求多高,困难多大,均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但在收费标准上,却高于别的同行。
第四,为了扩大生产范围,搞到新设备和紧张的原料,他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采取请客送礼及付大笔劳务费等方法,最终达到他的所需,使工厂及时引进新设备,按计划开工,按时完成用户的生产任务。
第五,本人不仅能动脑筋、想办法,而且有实干苦干的精神。他经常带头与工人一起,在节假日和晚上加班加点。凡是经他提出的或同意接受的生产任务,时间再紧,困难再大,最终总能如期完成。张明任副厂长之后,工厂的生产面貌显著变化,利润大幅度增加,连续几年都超额完成上级提出的利润指标,工厂利润上升,员工奖金显著增加,该厂员工年平均奖900元,其中最高的达1 200~1 300元,而张明本人各种补贴及奖金达1 500元。
张明的缺点也较突出,群众反映他一要名,二要利,三要发脾气。
要名:公开伸手要职级要先进。原厂长未调离时,他对校有关领导同志讲,我改革有成绩,为什么不能当厂长?原厂长因年事已高退下去后,张明当了厂长。他又提出,既然是厂长,就应明确级别。他与别人攀比,K某已是处级了,我为什么不能提为处级?当学校考虑改革体制,建立校办总厂时(处级),他表示要担任总厂副厂长,否则,他领导的工厂就不纳入总厂管辖之内。评先进时,没有评到他,他意见很大,把每个组长叫来谈话,责问为什么不评他?难道他的成绩没有别人大?并向全厂宣布上次他不在,评选无效。处长做他思想工作听不进,硬是要重新选举,直到选了他事情才算了结。事后他公开对人说,这样,才使我出了口气。
要利:公开向组织要额外奖励。他的奖金已是全校平均水平数倍的情况下,还不满足,到处讲上级不关心他,说:“我赚了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另给奖励?”
发脾气:他在管理过程中,态度粗暴,常要骂人、训人。其中有的是劳动马虎,工作不负责,出了次品等不良现象;但有的却是他主观武断,缺乏民主,暴躁引起。有时他根本不顾自己的厂长身份,与工人争吵,随意训人、压人,群众对此意见很大,称他为霸王。
最近,由于张明的任期已到,需要对他进行民主评议。在民主评议中,看法不一。有的认为,他开动脑筋,大胆改革,敢于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工厂有起色,员工奖金多,收入高,应充分肯定,至于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思想意识及工作作风等问题,并非大问题。有的意见认为,张明大胆改革,敢于管理是好的,但要名要利,无组织情况也是严重的,是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是厂里的霸王。他当厂长所创的利润,有的是靠开价过高取得的,并不十分正当。他在思想作风上存在较大的缺陷,素质不是很理想的。建议应该找一名既有开创精神,又敢于管理,且善于团结同志的干部来取代更好。
问题:
对张明的素质应作何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