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群人员的管理与疏散
(一)可能存在的危险
在群体管理和疏散计划中应考虑的重要危险包括:火灾、烟雾
炸弹威胁、恐怖分子
洪水、地震、狂风暴雨、闪电及其他自然灾害
高温、空调或用电问题
燃气泄露或生物危险
公众挤压、过密、堵塞
骚乱、抗议
车辆事故
食品卫生、饮用水
围栏等坍塌、物体坠落等
参加者虚脱
儿童走失
噪声污染
犯罪活动
(二)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及紧急应对计划
不管举办何种有大量人流的活动,一定要提前做好大型活动的安全检查工作,不仅每年对所有大型活动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而且对安保措施不到位、设施运转不安全、组织体系不完善的大型活动一律不予批准。同时,要加大对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检查力度。要以人群集中的场所为重点,开展一次应急措施的安全大检查。还要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要把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预想在前面,把应采取的措施制定在前面。
确定非通行区域
设置专门人员通行区域
确认紧急救援人员进场和离场路线
确认急救需要
指定紧急回应措施
紧急管理计划(EMP)模板——设施疏散
列出所有紧急电话号码
●当地的紧急医疗系统
●医院
●消防队
●当地以及县、市政府警察局
制定可传达的计划
●建立各种可传达的计划方法
●建立书面的责任与职责
●制定紧急疏散程序
楼层规划
疏散线路
集合地点——包括残障人士
疏散前重要任务的分派
●明确的责任
●特定的人选
●将疏散程序书面化
清点作业
●指定安全地区
●点名程序
●汇报管理总部失踪人口的程序
医疗或抢救责任
●明确的任务
●特定的人选
●将抢救程序书面化
●确保人员受过医疗或抢救训练
●确保每一个人具备医疗或抢救能力
联络信息
●指定专人负责回答问题
设置适当的指示牌
●设置在明显地点
●更新指示牌内容
资料来源:〔美〕小罗宾·阿蒙、理查德·M.索撒尔、大卫·A.巴利尔编著,高俊雄主译:《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与风险管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148页。
表12-6 风险管理计划[6]
(续表)
(三)冷静处理突发事件
万一遇到突发事件,作为管理人员要保持冷静,并及时上报,遵守指令,实施有效的处理方法,确保安全。
北京宜家家居曾接到炸弹报告(后来证明是一场虚惊),该商场立即启动了执行代码为1000的行动计划,很短时间内,在员工的指挥下,顾客得以有条不紊地撤离。如果每个公共场所、每次大型公共活动都有像“宜家”这样的紧急预案,从应对“万一”出发,要把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想在前面,把可能采取的各项措施做在前面,把实施预案的监督检查走在前面。当突然事件发生后,能够立即就有一套现成的、已经演练过的方案来应对,不至于手足无措,加剧损失。
【注释】
[1]引自〔澳〕约翰尼·艾伦(Johnny Allen)等著,王增东、杨磊译:《大型活动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84页。
[2]〔美〕戈德布拉特(Dr.Joe Goldblatt)著,陈加丰、王新译:《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3]引自〔美〕戈德布拉特(Dr.Joe Goldblatt)著,陈加丰、王新译:《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223页。
[4]引自〔美〕戈德布拉特著:《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第234页。
[5]引自〔美〕戈德布拉特著:《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第269页。
[6]引自〔澳〕林恩·范·德·瓦根(Lynn Van Der Wagen)著,宿荣江等译:《活动项目策划与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1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