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3-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1 管理的起源管理就其起源来看,可追溯到远古,应该说它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由此可见,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发展于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和协作的普遍性。3)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管理理论也被称作为新古典管理理论,它诞生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1.1.1 管理的起源

管理就其起源来看,可追溯到远古,应该说它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狩猎时就有不同的分工,其中一种工种会发出信号来指挥他人相互配合,以达到群体成员行动的协调一致,提高获取猎物的可能性。从远古到现代,人类要实现预期的共同劳动目标,必须相互依存,通过管理来共享知识,进行分工合作。因此,自从有了人类活动,人类的管理实践就从未停止过。而非常成功的管理实践有:举世闻名的埃及大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令人神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作为巴黎象征的埃菲尔铁塔等。所有这些巨大工程的建成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丰富的管理思想、卓越的管理与组织才能,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离不开人类的共同劳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逐渐细致化,协作的范围也不断拓展,对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18世纪下半叶,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在西方国家迅速推进,工具机的进步带动了动力机的进步,机器大工业替代了工场手工业,工厂应运而生,工厂规模持续扩大,分工与协作变得具体和明晰,社会化大生产逐渐成为普遍的生产方式。从这一时期开始,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合理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管理实践日益丰富,管理经验不断积累,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就在实践中产生了。

由此可见,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发展于社会分工的细致化和协作的普遍性。

1.1.2 管理思想的发展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司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企业的有效管理成为一项新的课题。这一时期,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出现了专门的管理者阶层。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阶层针对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始研究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寻管理中存在的共性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管理理论由此诞生,它标志着管理已经从经验发展到规律,是管理学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形成的里程碑。这些理论又被人们应用到管理实践中,指导管理活动的进行,同时又进一步对这些理论进行实践验证,这就是管理学的整个形成过程,即从实践到思想再到理论,然后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图1.1来表示。

图1.1 管理实践或活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相互关系

资料来源:王冰,张静,傅四保,等.管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8-19.

一般来说,在管理理论的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人类集体劳动出现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1)早期的管理活动与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活动阶段是指从人类社会产生,人们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有了集体劳动的分工、协作开始,到18世纪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人类不仅仅为了谋求生存而进行各种活动,还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类从未对管理活动本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以认识,也未提出某些见解。仅有的管理知识是代代相传或从实践经验中得来的,人们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归纳。

早期的管理思想是指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这一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人们逐渐通过观察各种管理实践活动,对管理活动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认识。在军事、经济、政治和行政等某些领域或某些环节,提出了某些见解。但这一切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还没有进一步系统地、全面地加以研究。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只是一些对管理零碎的研究。因此,在19世纪以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

2)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美国。是与美国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阶段、起飞前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时期,美国正处于起飞阶段。在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出现持续的增长,一些主要成长部门能通过革新创造或者通过利用新的资源,从而形成很高的成长率,并带动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方面扩充能量。与此相伴的是具有经济现代化观念的人战胜坚持传统社会观念的人,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取得胜利。起飞阶段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刺激力量,既可以表现为工业革命的形式,也可能是技术革新的形式,还可能是管理方式改变的形式。经过管理学者们的不断研究、观察,甚至亲自实践和实验,对管理的科学认识才不断丰富和具体,从而对其进行概括和抽象,这才逐渐地形成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破土而出。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从三个不同角度,即车间工人、办公室总经理和社会组织来解决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3)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行为管理理论也被称作为新古典管理理论,它诞生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的作用,在管理心理学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由此产生的管理措施更加人性化。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

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Mayo,1880—1949)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1923—2000)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0)的“X-Y理论”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除了行为科学学派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这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等。这些管理学派研究方法众多,管理理论不统一,各个学派都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词意义,各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管理学家孔茨(H.Koontz,1908—1984)将这一阶段称为管理理论丛林。

4)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剧变,尤其是石油危机对国际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时的管理理论以战略管理为主,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迈克尔·波特(M.E.Porter)所著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他强调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20世纪80年代为企业再造时代,该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他们认为企业应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进行所谓的“再造工程”。美国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日本企业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这十几年间,企业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类似脱胎换骨的变革。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在全球市场上争得顾客的信任,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一时代,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学习型组织而展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P.M.Senge)在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更是明确地指出,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景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

从发展趋势来看,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借助于多学科交叉作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