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思维谈创业之道

从思维谈创业之道

时间:2023-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期 从思维谈创业之道讲社会责任取得的回报往往会最好。浙江贝利集团涉足的领域有房地产、电子商务、IT业及风险投资。我十分荣幸地进入沈总的公司,成为新世纪花苑的第一批销售人员。刚才沈总也非常概括地提了,到现在为止,企业之所以成功的三个秘诀:做人,做事,做生意。

第六期 从思维谈创业之道

img12

讲社会责任取得的回报往往会最好。

品质就是硬道理!

——贝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国健  

【论坛】

主持人:下面由我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浙江贝利控股集团。贝利集团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现有员工400余人,集团以贝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下属浙江贝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宇航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杭州国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贝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广通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阿拉丁新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贝利建设有限公司、浙江贝利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杭州贝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新城商务中心有限公司、杭州临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贝利集团涉足的领域有房地产、电子商务、IT业及风险投资。正如大家刚刚在视频中看到的一样,集团永远以卓越、创业、团队为企业文化,并坚持以社会责任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以创建百年名企为目标,努力实现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的完美结合,打造业界的著名品牌。

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来自影片《永远的贝利》,这部电影是由贝利集团率先引进的,它将于明年在省人民大会堂公映,届时球王贝利也会亲临现场。

今天同样荣幸邀请到的是我们的老校友、合创行销机构总经理毕明辉先生。那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两位。

毕明辉: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来到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今天我的身份是一片绿叶,我是以一个访谈人的身份,说实话,在来之前,我一直跟这边的老师说,这是一份我从来没有干过的活儿,来之前其实一直非常紧张。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因为今天面对的是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学生,刚才主持人也介绍了,我自己本身也是从杭商院毕业的,1993年经管系的,前段时间也是在浙江工商大学读MBA,刚刚毕业,应该说跟商学院有很深的渊源,所以来到这里压力特别大;第二是因为今天访问的是我们贝利集团的董事长——沈总。应该说是重量级的知名企业家,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沈总今天的到来。

我个人还是跟沈总有非常深的渊源的,1996年我还在杭商读书,在大四第一学期实习的时候,我就到了沈总的公司。当时沈总刚刚在三墩开了个新世纪花苑的楼盘。我十分荣幸地进入沈总的公司,成为新世纪花苑的第一批销售人员。我印象中那时候售楼部还在浣纱路那边。那时候确实是什么都不懂的,在沈总的指点下,在那里度过了四个多月的实习经历,获益匪浅。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刚好沈总来到浙江工商大学,无论是沈总个人还是他的企业,都从小到大一直走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我们请沈总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个人包括整个企业的创业的一个经历。

沈国健:到杭商来,与同学们坐在一起,我很高兴。我今天也感觉有点紧张,因为下面有这么多眼睛看着我。我这个人还是很腼腆的。说说我的创业吧,其实也不叫创业,我只是做了一个小公司。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1976年以前大家可以想象,我们读书的时候真开心,从来不考试。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我考上了大学,就是现在的青岛理工大学。1982年毕业以后,找到了工作,到了工厂,后来到了机关。到1998年开始自己干,一直到今天,已经将近10个年头了。现在有了一份小的产业,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同学们交流,讲到哪儿算到哪儿,如果说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学批评指正。

毕明辉:1996年,我去新世纪花苑做销售的时候,可能差不多是沈总整个事业起步的一个阶段。一直到今天做成贝利计划,从原先单一的一个房地产开发,到现在有电子商务、风险投资,甚至可能有教育投资。那么,沈总能不能跟我们比较具体地讲一下,从原来1992年下海,1995年的时候刚开始做房地产,一直到现在,你整个企业发展的一个大概情况。

沈国健:我那个时候心有点偏高,总是想做点事情,想做大。好像骨子里有个想法,想搞企业,总得为社会做点什么。到现在自己也想不通,那个时候从机关里出来,为什么想到要搞房地产。现在我找到一个答案,可能是房地产真的很有意思。实际上,房地产有个最大的诱惑力,就是除了赚点钱外,第一是有成就感。因为房子造着是让人家看的,那我始终坚持一个说法,如果你这个老板经常在一个楼盘转悠,这个楼盘肯定是好的。如果说老板都不敢走进去,你说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每一个楼盘里,我自己都是有一套房子的,一个是让大家感觉到,老板住在这儿,这个地方肯定不会差。第二是确实我对自己的作品比较有感情。我能够这样发展,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这种思想,这种成就感,使我有了一种动力,有了一种激情。所以我会全身心地投入,去做这个工作。前几年我们走的路,叫作“不求做大,但求做好”。我不想做多大,但是每做一个事情,我必然把它做好。现在一不小心把它做大了,于是压力也来了。今天走到这一步,我最大的体会是自己用了一帮很好的人。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最主要的是关于做人、做事、做生意。我认为一个企业能够做大,它的根本定位首先是做好人,其次是做好事,再次才是做生意。我从1998年开始自己做事业以后,第一步就是做好我们的资本原始积累,就是搞了几个楼盘。第二步,要讲社会责任,所以投资搞教育。第三步,要有更大的发展,进入高科技行业,首先就是进入IT行业,最后形成一个集团。实际上我们组建集团的时间很短,贝利集团的组建时间是去年(2006年)的9月份,所以说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国家工商总局批下来的营业执照刚好是9月11日,这个时间很好记。但是从集团组建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有一个观点,如果说为了集团而集团,我们不愿组建,实际上我们是在已经有了很多的产业,再来组建这个集团,现在叫贝利集团。

毕明辉:沈总用不多的一些话,把非常漫长的十来年的事业发展经历都浓缩在里面了。确实是这样,作为一个企业家,往往在开始的时候不一定会非常明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去做,更多的可能是基于一种激情,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明确和修正自己的方向。刚才沈总也非常概括地提了,到现在为止,企业之所以成功的三个秘诀:做人,做事,做生意。我们知道创业其实本身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包括我自己个人,现在可能也正在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我相信沈总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定也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今天,我也想问问沈总,在这个过程中,你作为一家企业的总舵手、领航人,有没有过非常彷徨、困惑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后悔或者想要放弃的念头?一直到现在,企业越做越大,是什么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你?

沈国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这里,我想把一些隐藏的秘密和大家讲一讲。曾经我有过一个很大的挫折,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是1996年。我们原来是叫杭州新世纪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搞的是新世纪花苑。那一年,有几个房地产老总被检察院抓进去了,有一个包工头,给他们行贿,结果这个包工头进去以后把我抖出来,说他送过我2000元钱。所以检察院的人找我谈话了,他不跟我说是什么事情,整整和我谈话谈了3天,结果我什么也想不起来。我说到底怎么回事,他说你拿了人家的钱,这个人在我们里面。那个时候2000元钱刚好是可以判一年徒刑。我跟检察院的同志说,我已经还他钱了,他送了我4次,后来到我家,2000块钱扔在我家里就急急忙忙走掉了,后来我还给他了。检察院的人去问那个包工头,他说我没有还,然后说不清楚了。后来我跟他们说,那个包工头的女儿结婚,有个红纸上有记录的,某某人送多少钱,我送了2600元钱,那个时候没有超过800块钱的红包的。检察院的人到他家里去,叫他老婆把这个单子拿出来一看,证实我确实是送了2600元,这才把我放出来。说实在的,到了1996年下半年,我是心灰意冷,后来就把它停掉了,房地产不搞了,那个时候我在江城有800亩地,买好的土地也退掉了,不干了,休息了。到了1997年,政府要求企业转制,叫新世纪房地产公司。我资金不足,一旦转制,人家可能会说我趁转制的时候捞了一票,所以我那个时候下定决心不转制。我强烈要求政府让我走,我是坚决不干的。政府出于无奈,奖励我50万元让我走。那个时候50万元也是很大一个数字了,于是我组建了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自己干。50万元开始搞房地产,不可想象,几年下来,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第一个项目叫新城花苑,政府说我是吃螃蟹的,那个时候我搞了这个项目以后,一举成功。新世纪房地产公司因为我不转制,另外的人转制不了。这个公司是我一手创办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有绝对的权威来转制这个公司,所以说它一直没办法转制,到了前年,向社会公开拍卖,我想自己生出来的孩子必然要把它抱回来,于是把这个公司又买回来了。所以挫折是有过的,是有这么一个兴衰的历史的。

毕明辉:非常感谢沈总。沈总的阐述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尤其对于初创业的人来讲,一方面需要有非常强烈的勇气,另一方面是在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时需要具备一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事实上,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一直认为要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必须走正道,做正事。这其实就是刚才沈总想要表述的,因为这才是企业最终能够维持的原因。有时候投机取巧,或许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利益,但是它不能维持企业长远地走下去。像贝利集团走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规模,也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那么这几年,我想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应该都已经完成了企业发展前期的一个积累,在资源、品牌上面,还是企业的财富上面,也完成了一个历史的积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企业的财富甚至包括个人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家往往可能会有几种选择:有的可能会寻求个人的享受,追求一种奢华,这也是蛮正常的事情,从没钱到有钱,再到很有钱,那么就需要享受;有的可能会再次投入,寻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的会选择回去做其他一些方面的投资或者其他的一些资助。沈总到这个阶段以后,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企业财富,包括个人财富的问题呢?

沈国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钱不能带到棺材里去,千万不要做一台赚钱的机器。我认为,企业是社会的。我最近真正悟到了一个道理:企业如果要长期发展,你从成立企业那一天开始,就要想把企业卖掉。我从几点展开来讲。第一,你要把企业卖掉,要具备一个前提,即要有人买。有人要买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所以说,这是一个前提。第二,从发展规律上来说,发展到一定阶段,比如说我到了60岁以上,实际上我脑子已经不行了,思维已经不行了,身体也不行了,这个时候我还赖在这个董事长位子上不走的话,这个企业必然走向衰败。所以说,要引进更优秀的人来接你的班,来接你的棒。这个时候,你退下来,把绝大部分股份让给人家。第三,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习惯,叫传宗接代。那么传宗接代最后形成的结果是富不过三代。所以,我反对我的企业、我的团队由我的家人来接班。我不允许我的家属到我的公司来,因为其一他可能能力不够,让他上手的话,这个企业马上垮掉;其二就算他有这份能力,但对这份工作不热爱,他没有激情,没有动力,这个企业也同样会衰败。从这三层意思上来说,企业是社会的,说到底我们将企业上市,就是一种“卖企业”的手段。所以说,我当时就悟到了这么一个道理,企业要长期发展,你在成立那一天开始就要打算把它卖掉。我认为,我现在的财富、现在的公司都是大家的,是社会的。有这样的定位,才会指导我们承担社会责任,才会想得比较开,做事情比较超脱。

毕明辉:沈总刚才讲的,本来是我在后面准备想要问的一个问题。因为企业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必然会面临这么一种情况,虽然我们不愿意说,但是作为企业的初创人总有老去的一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让企业稳定地发展下去。那么前一段时间我在报纸上也看到一个探讨接班人的问题,企业的初创者因为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掌控这个企业的时候该怎么办。刚才沈总其实已经提前对我将要问的问题做了回答。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不知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在企业小的时候,它可能是企业家个人的,但是一旦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是社会的。

沈国健:我插一句,凭我的理解,资产100万元的企业是你自己的,1000万元的企业是公司员工的,1亿元的企业是社会的、国家的。

毕明辉:所以这也是沈总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胸怀和对企业发展的心态的体现。很多时候,企业家对于财富的态度,其实也是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财富很多时候跟责任是相连接的,我们说能力越强,你的责任就越大。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在巨富中死去,这是一种耻辱。”所以现在很多美国的大企业家,像比尔·盖茨、默多克等都是这样在做,把大量的财富拿出来捐献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女。我昨天在来之前拿到关于贝利集团的一些介绍,也看到我们贝利集团,我们沈总在这几年里面做了很多资助社会各界、承担社会责任的工作,比如说在陕西绥德成立了50万元的大学生助学基金,也跟中国台商发展促进会合作设立了一个助学基金,捐助北大清华的一些贫困大学生。贝利集团每年可能用于这些资助的都有超过100万元,关于为什么考虑这么去做,我们很想听听沈总的看法。

沈国健:上个月29日,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的时候,有20多家中央新闻媒体,其中有一家媒体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讲社会责任?”我说:“讲社会责任是自私的。”前几天《人民日报》上把我说的“自私”那几个字用引号打出来,他们一定要叫我展开讲一讲。我说,我认识到真正优秀的企业是无形资产大于有形资产的。我要取得极大的无形资产,使自己的企业成为优秀企业,而无形资产来得最快的方式就是讲社会责任,所以我说是自私的。他们说我讲了句实话。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我要取得无形资产,我要使自己的企业成为优秀企业,所以说我要讲社会责任。后来他们评价说,这个是双赢的。但这中间有一个道理我想跟大家分享。原先我们贝利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责任,它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叫作“建高品质企业”,但这真的很空洞。我也说不出很多的道理,而要把这种理念和思想贯穿到每个员工的心中,变成他们自觉行动的时候,真的显得很空洞。我们的员工往往会将其理解成一种口号、一种作秀。但是这个问题,在前年我去山西的乔家大院时找到了答案。我到乔家大院参观以后,在大院里面走累了,就坐在一个卖水果的老农民旁边,我买了个水果,和他聊天,我问了他一个问题,我说乔家为什么能够这么完好地保存下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山西省造反是最厉害的。这个老农民给我的答复是“乔家积德”。土地改革的时候,政府已经把乔家分给农民了,农民自发地表态,“乔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进去”。“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红卫兵要烧、要砸、要抢,老百姓认为其他地方随便都好动,就是乔家不能动,老百姓自发地保护乔家。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讲社会责任往往得到的回报是最高的。所以说我们要得到更高的回报,必然要讲社会责任;我们要打造优秀的企业,必然要讲社会责任。企业讲社会责任,涉及方方面面,很多地方都要讲社会责任,而慈善只是它的很小一部分,所以我向政府提议,可以搞一次企业公民运动,真正把企业当成公民,宪法赋予它权利和义务。我们集团最近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每年在慈善捐款上的预算是300万元,但每年都会改预算,要给社会作出一些贡献。讲社会责任就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使企业成为更优秀的企业,谢谢大家。

毕明辉:非常感谢沈总,确实这两年,沈总在这一块也做了很多,我们几次在余杭开会的时候,沈总一直都是做慈善,做这些社会责任的工作的牵头人。其实,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对社会责任会有很多的想法。我以前跟一些公司的老板聊起来的时候也碰到过,有些人认为只要把产品做好,对客户能够有个交代,基本上到这个层面,企业家也算是尽到责任了。另外,企业可以帮政府解决一些就业问题,能够纳税,这其实也是尽了很大的一个责任。今天沈总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因为本身也占用了很多社会资源,由此也需要对社会再进行一个回报。从长远来讲,它对于一个企业良性的发展一定是会有好处的。非常感谢沈总刚才跟大家分享他整个创业的经历、自身人生的历练,以及对于企业财富的一些看法。

像贝利集团发展到现在,公司员工也已经超过400人了,我想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人力资源始终会是公司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只有具备人才,才能更好地发展。今天来到杭商,台下坐着很多非常优秀的学子,我也想代他们向沈总问一些问题,因为他们不一定有机会或者会不好意思问。沈总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板,从你这个角度来讲,你认为目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对比现行大学的这种教育,应届毕业生出来,这之间会不会有一定的差距?

沈国健:人有四种,第一种是无德无才,第二种是有德无才,第三种是有才无德,第四种是德才兼备。我们最想要的人就是德才兼备的,这是大家都抢着要的。其次是有德无才的。有才无德的坚决不用,无才无德就不用说了。所以说,我们企业需要的实际上是两种人,一种是德才兼备的,还有一种是有德无才,承担社会责任的。刚才问到大学教育和实际应用的一些差距,我认为自从有了大学,到现在为止,每一个阶段,应该说和社会是接轨的,没有差距。每个大学、每个学科都在与时俱进。“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讲“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的时候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后讲改革开放。我们的教育还是与时俱进的,只不过大学里面有一个做得不是很到位的事情,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很注重。这次杭州商学院搞这个活动,我认为很有意义,它能够培养我们学生的能力。大学更注重我们学生的能力培养。

毕明辉:在开始的时候,沈总讲到一点,其实也是非常关键的,就在才与德两者之间的取舍,或者这种均衡上面,沈总认为是德比才更重要。这也是我从学校毕业以后非常大的一个感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慢慢地在淡忘或者忽略一些传统美德,比如说诚实、奉献、团结、友爱等,在你走上这个社会以后,这些还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在短时间里未必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但是从长远来讲,我相信只要你具备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最终无论你从事什么,都会获得很大的回报。刚才说到大学教育和现在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有没有差异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其实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主要是结合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我根据印象,举几个小例子。我刚从学校毕业时,去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本来以为在大学里学了四年,说不上满腹经纶,至少也是略通一二了,但是真正工作以后才发现自己有很多东西不懂,那时候连发票都没看到过。我有一个同事,学了四年的财务管理,他说到了公司以后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支票是什么样子。我印象很深,当时部门经理叫我去体育文化用品市场买一个100多元的计算器,他说开个增值税发票,我就傻乎乎地跑过去,到那个小摊位,非要人家开个增值税发票,搞得人家很尴尬,在那个地方事实上是开不出增值税发票的。所以理论教育跟实际的具体操作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我想,如果今天这里是一场贝利集团的人才招聘会的话,下面在座的可能有很多是钦慕贝利集团的求职者,那么沈总能不能对我们这么多的同学,提一提在就业或者以后踏上社会寻找工作岗位时的具体标准或要求呢?

沈国健:我们集团曾搞了一次叫“东西大学生对话”的活动,在我们集团会议室搞的。这个会上也讲到了这些问题,我们集团招人,第一,我们必须向社会公开,所以大家可以浏览我们的网页,我们需要哪几个岗位,在我们的网页上都可以看到,是公开的。第二,我们企业招人绝对不允许走后门,或者和我认识的,很多电话打给我的时候,我就说先到人力资源部应聘,行的就是行的,不行的就是不行的。公司现在很多员工我都不认识,这都是人力资源部在做。人力资源部招人,实际上很注重人力,他们会在和你交流中探测你的人力水平,分辨你的思路,观察你的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我认为,大学生毕业以后有几种趋向:第一是搞研究,学术上很成功,他会进入科研单位;第二是做政府公务员;第三是到企业去。到了企业以后,实际上有两种岗位:第一种是经过培养锻炼以后进入管理层;第二种是变成一个企业的骨干,比如技术骨干等。我希望大学生给自己定好位,自己是想做一个业务骨干,还是管理者。毕业后不管是自己成立公司,还是找工作,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从事了不喜欢的工作,但你所在的公司是个好公司,那你在这工作当中依旧会没有激情,因为你不热爱这个工作。我希望大家在选择工作或者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大的发展。谢谢。

毕明辉:刚才沈总已经说明了,贝利集团的招聘都是非常公平、公开的,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到贝利集团去应聘,但是千万别说今天见过沈总,跟他认识,这个还是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刚才我们已经说到,大学生毕业可能会有几种去向,那么现在有一个趋向也是越来越明显了,就是大学生自己创业。这在杭商院也有比较成功的例子。有的学生甚至在校的时候就开始自主创业了,经过几年的运作以后,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当然,可能也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退出了。今天也想请教沈总,以你这么多年创业的一个经历,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好,或者毕业以后也好,如果选择以这种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或者说报效社会,那么在校的时候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对未来的创业选择应该有怎么样的规划?在创业的过程中,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问题,沈总是否可以给他们提一些意见?

沈国健:我想举一个例子。比如,我有1万元,他有1000元,我们两个人都要办2万元的事情,而他下午就办好了,我却3个月都没办好,那么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只相差1万元,他相差1.9万元,为什么他能够比我早办好。这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道理,他的无形资产比我高。因为大家知道他碰到了困难,愿意帮他解决,借了他1.9万元,事情就做好了。而我呢,尽管有一点钱,但是碰到了困难没有人帮忙。那么回过头来说,我们两个的钱,谁多呢,我认为是他多。因为他的无形资产远远大于他的有形资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得到无形资产,就得到这么高的回报。再回过头来看,创业的人如果按发展轨迹来说,一般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意人,第二阶段是商人,第三阶段是企业家,第四阶段是资本家。如果说你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有个摊位,那你是生意人;如果你拥有一个公司,又雇了几个员工,那么你是商人;企业做大了以后,像我沈国健现在,马马虎虎算一个企业家;那么如果我要做资本家,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还远远不够。我现在正在努力成为资本家。所以说,我们在创业的时候,第一要选择好自己的切入点,也就是最好是自己喜欢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第二,我不赞成大学生先搞个小店铺。我一个外甥,夫妻俩大学毕业后都不去参加工作,去开了服装店。我想不通,如果是为了钱,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首先你一定有好的产品,你自己有了好的产品以后,就会有企业来投资。你的产品没问题,你的赢利模式没问题,你的思路没问题,你的团队没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钱。这个时候企业来投资,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贝利集团今年做了两个事情,不瞒大家说,一个是北京的广通信达,做网管软件,产品很好,在IT行业内全国领先,今年(2007年)2月份我们对它进行投资。杭州的阿拉丁也是一帮大学生在做,我看赢利模式很清晰,团队很好,这个时候我们给予投资。现在刚好处在一个很好的社会阶段,有众多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政府设了高新技术园区,对大学生创业投资有10万元的贷款资助。实际上这是杯水车薪,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对你创业初期很有用。回过头来,就是你要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这个事情必然有很好的前途,投资自然就会进来。成立企业之初,你就要想到如何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怎么把企业卖掉。

毕明辉:谢谢沈总带来了他这么多年的经历和经验的分享。我在这里插一句,大家想做的事情,千万注意一条,不要讲究什么商业秘密,你心里想的,现在就要和同学交流,不同场合和人家交流,吃饭的时候和人家说;到了寝室里,这个寝室跑到那个寝室和人家说。实际上你在说的过程当中,如果有反对意见,就是对你的提醒,对你的完善。马云先生在杭师院读书的时候,同学就说他比较牛,和同学说各种想法,寝室里也讲,吃饭的时候也讲,他那时讲的东西现在都兑现了。所以,我提醒大家,如果有好的思想,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同学跟着你走,一个说我和你一起弄,另一个人也说我和你一起弄,会形成团队。我想套用“幸运52”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会有机会”。我想机会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样的,无非是你有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刚才沈总也讲了,你需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创意、好的团队、好的赢利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反而不会成为最大的问题。重要的是,你所规划的这个行业、这个产品有没有前景,有没有未来,如果有,我相信会有很多机会,再加上你要有一个好的人脉关系,很多时候确实人脉就是钱脉。你良好的社会关系,或者是一些资源,甚至你跟同学或者其他的一些比较融洽的关系,往往能够成为你在创业或者就业中的一个很好的帮助或者扶持。贝利集团从1995年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个比较多元化的公司。事实上现在无论是房地产,还是电子商务,抑或是建设等,各个行业的竞争都是越来越激烈。那么整个行业或者市场,也开始慢慢趋向于成熟和稳定了。我以前听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服务,对于一流企业的这个定义就很多了,有些说是做品牌,有些说是做标准,就是成为整个行业的一个标准。但是不管怎么样,相对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状态下,我想品牌肯定是公司长远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利的保障,也是必须要去做的一个事情。对此,我们也想听听沈总对贝利集团在品牌建设、品牌经营上面的一些想法。

沈国健:对外讲品牌,对内讲品质。对于品牌和品质,很多人认为是等同的,其实完全不同。高品牌不等于高品质。就最近这次全国优秀企业公民评选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全国知名的强有力的品牌公司,在最后评选阶段被一票否决。这是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大会上致辞的时候说的,这个企业名称我就不说了。它的品牌很好,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它在某个地方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这就是不讲社会责任的体现,所以它不是高品质的企业。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不光是树立一个品牌,更要重视的是品质。1997年的时候,我们在临平做了一个大屏幕的广告,叫“品质才是硬道理”。搞房地产,品质才是硬道理。从我们企业今后几年的发展思路来说,如何提升我们的品牌,实际上是在品质的基础上,再做形象宣传。第一,做好我的产品,自身的产品做不好,到处吹牛没意义。第二,我们有一支很好的员工队伍。第三,我们会支持、扶持高科技产业。最近我有一个观点,浙江省要搞一个房地产论坛,关于论坛的主题,曾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建议这个主题是“使房地产商真正成为城市的运营商”。我提出这个主题的原因有几点:第一,大家都知道,老百姓对我们房地产公司老总的印象一般都是“暴发户,没一个好的”,房价这么高,老百姓对房地产公司往往没有什么好印象;第二,政府对房地产公司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缴税很多;恨是因为房地产公司的口碑差,若是政府和房地产公司走得近,老百姓往往意见很大;第三,我们房地产公司自身把自己定位在买一块土地,造一个住宅房,把它卖掉,卖掉以后再买土地,再造住宅房或者商业用房。就这么一个循环,比较简单的。在当今这个时代背景下,就这三者的关系,我感觉应该打破。实际上房地产公司做的事情很多,除了民用地产、商业地产外,还有我们的科技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教育地产、文化地产、农业地产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如果说这些领域都涉及了,第一,老百姓对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的口碑会好起来;第二,从政府层面来说,很多地方会想到房地产公司,比如工业园区的开发、农业的开发、教育的开发、文化的开发等;第三,这对企业本身的战略发展有好处,除了民用地产和商业地产外,也有另外的事情要做,三个方面都有利。所以说这次能得到认可,大家认为这个主题很好。你刚才问到我这个企业的前景,现在房地产市场十分微妙,也很难预测,6月份开始我就担惊受怕、心惊肉跳到现在。因为“冬天”真的要来了,房价这样的涨法,是完全不正常的一种发展方式,这个完全是泡沫了。如果说我是做了一个项目就洗手不干了的,那我会很开心,因为涨价了以后,钱都在我口袋里,可以用这些钱到处潇洒。但是若想要公司长期发展,我不希望看到这种现象,因为我想长期走下去。我不想把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的钱全部赚完,今天赚完它,明天、后天、大后天怎么过日子,我的员工怎么生存,我要发的工资从哪儿来?我们是要长期发展的,所以说心惊肉跳、担惊受怕到现在。企业真正要发展,要提升我们的品牌,我们现在开始做一个事情,就是介入科技地产。我们和阿里巴巴集团合作了一个项目,在杭州的城西设了一个科技园,叫梦溪科技园。“梦溪”是什么概念?沈括老先生的《梦溪笔谈》被科学界评为中国科技史的坐标、里程碑。我们也要做坐标和里程碑,于是起了个名字叫“梦溪”。梦溪科技园要想做成全国的品牌,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专门为我们这个事情进行专题研究,给予配套政策。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做得很成功,但是他们想不通开发区今后怎么发展。这次到我们这儿来,他们说在梦溪科技园找到了答案。这次我们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如果说做成功了,就叫作全国示范。所以我刚才说的,就是要搞这个主题,让房地产商真正成为城市运营商,我们现在开始尝试介入科技地产。如果搞成功,这就是我们公司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在全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科技地产上,我们是走在前面的一家。大家都很年轻,关于科技地产这方面,也欢迎你们多多关心,也欢迎来应聘我们公司更多的岗位。谢谢大家。

毕明辉:刚才沈总讲的很多关于品牌建设的想法,包括贝利集团今后的发展。品牌建设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应该说是很多公司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刚才沈总也谈到了,光有知名度肯定是不行的,花钱做个大的投入,可能在短期内马上就能扩大知名度,但有时候也会臭名昭著。对企业来讲,关键是要获得社会的美誉度。品质是一个内涵的、核心的东西,牌子是一个形式,这方面刚才沈总有很深入的阐述。企业最终的核心价值或者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长远的品质。房地产这个行业,可能在早几年的时候,拿到一块地,或者有一个机会,四两拨千斤,可以用不多的钱获得一个大的发展,那么到了2002年、2003年的时候,就是在搏一个市场,市场整体好,大家都好;接下来,就是拼企业的实力、品牌等。我想在这几年时间里,像贝利集团这样发展下来,沈总在整个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间,肯定也会面对很多的诱惑。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发现有很多可投资的机会、渠道、产品或业务类型,但并不是每一次商机都是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利。我想请教沈总,在这个过程中,你如何把握商机?在最终作出一个投资决策时,你是怎样进行选择的呢?

沈国健:商机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看你如何去看。但要注意一条,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搞得样样都想干,有一句古话叫“隔行如隔山”。搞多元化失败的很多,但是成功的更多。我们捕捉商机或在多元化发展战略过程当中,首先是确保我的主业,在确保主业的情况下,腾出一部分财力和精力,做一部分其他行业。我们在选择其他行业的时候,实际上往往选的是高科技产业,选择它的可持续性或者是潜在性,比如之前说到的我们选择的两个科技公司——北京广通信达和杭州阿拉丁。贝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杭州市9家国家认定的创投公司之一。我们选择这些投资项目的时候,主要考察4个内容:第一,要说明白为什么需要钱,这些缺的钱是派什么用的,比方说是要投市场,或者要增加设备,即钱要用到哪儿去;第二,赢利模式一定要讲清楚,至少逻辑上要说清楚;第三,产品要有先进性,至少在全国要领先,或者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第四,团队的思路是不是清晰,团队是不是很团结,是不是做事很严谨,或者是不是有激情,我们对团队的考察时间是最长的,一般谈话都要谈到骨干以上,分批谈话了解情况。这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四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抓商机的同时考察这四个内容。一旦考察成功定下来了以后,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我们只投资,不管事,放手让你干。我们建立在绝对信任的基础上来投资,所以说这种机会很好。我认为,从卖企业的角度来说,你真的有一个企业以后,真的要研究卖的时候,要注意这四个方面,这也是你经营企业要做的四个事情。我们这段时间不断地在收购,不断地在投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资本家,这个就是资本家做的事情。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实际上下一步的竞争,或者说下一轮的竞争,我们国家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资本家的竞争。现在我们是企业家在竞争,下一轮是资本家的竞争,资本家往往对社会的贡献度会更大一点。所以讲到多元发展,或者是捕捉商机的时候,你只要给我弄个概念,这个概念只要逻辑说得通,我就会支持你做这件事情,讲得冠冕堂皇一点就是社会责任。

毕明辉:刚才沈总说到多元化的问题,应该说多元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课题。事实上,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无论是集中的模式,还是多元的模式,都是企业到了一定规模,或者基于某一种目标,所进行的一个选择。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往往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比如因为规模扩大的要求,或者企业资源整合的需要,甚至是利润驱动的需要。贝利集团事实上是从房地产这个行业开始到现在,多元化经营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那么我也想请教一下沈总,你在做这个企业战略选择的时候,是基于怎么样的一个考虑?我们知道其实在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时候,对企业来讲既是一个机会,同时也会有一些相应的风险。沈总刚才也讲到了,“隔行如隔山”,从房地产行业跨越到投资行业或者教育行业,甚至IT行业,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经验。另外,跨行业也会分化你原来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在人员、资金、管理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沈总是怎么看的?或者你会有什么样的措施,在经营策略上面能够保持企业稳健地发展?

沈国健:我们集团实际上有四块组织:第一块是地产,是我们的主业;第二块是创投公司,投资高科技产业;第三块是教育投资公司,主要针对职业高级中学和几家幼儿园,目前有3家幼儿园;第四块是建筑公司,这是我们去年(2006年)开始收购的。多元化有风险,但是回过头来说,多元化往往也抗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做教育投资,一定要打算亏钱,有这个思想准备再搞教育。我们在教育这块往往赚的是无形资产,家长是我们潜在的购房者,他们买房子的时候首先会考虑到孩子这个学校的公司有没有档次,影响会多大。因为我们的教育质量很高,他们会和我们有感情,会优先选择我们这家地产公司,无形资产会变大。收购建筑公司的真正目的是把它当做一个融资品牌来做,同时也能保证我的产品质量,所以说又帮助我抗风险。还有创投这一块,我们2家公司都在创业板上市,所以我相信我们的多元化战略是基于抗风险而多元化,我们必然有一些更优秀的资产出现,所以多元化搞科技产业更是我们一个商机。我捕捉商机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很多阶段、很多时候能够抓住商机,实际上是得益于我们讲政治。在中国搞企业,我认为两句话是最重要的:第一句话是“听党话”,第二句话是“跟党走”。你再大的企业也始终是企业,而再小的政府也是政府,政府手上有国家机器。所以说听党话、跟党走不会有错。我们确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如果说离开共产党的领导,稳定的社会环境都没有,还谈什么发展,所以说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对国家各种会议精神,比方十七大工作报告等要率先学习,认真研究,每天必须看报。我曾经在中央党校讲过两堂课,我讲的是国际形势,很多东西你必须要研究,包括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这样才不至于在选择商机的时候和整个大方向背道而驰。你的决策必然要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潮流,所以说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一定要把握当今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了解政府的政策调整。我们国家搞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真正是融入整个国际社会当中去了,所以也必须研究国际形势,它对国内的政策和形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时事政治学习。把握这个大的层面以后,你对商机的捕捉将会比人家技高一筹,谢谢大家。

毕明辉:刚才沈总提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学校里,大家可能未必对了解政治的重要性有切身的感受。沈总做房地产这一块,或许对政治的重要性有更深的感悟。我们原来在学校里学的一个课程叫“政治经济学”,所以经济很多时候都是跟政治挂钩的,这其实就是沈总刚才讲的,因为微观的一些东西,势必会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等宏观方面的影响。很多东西都有一个内在的关联,如果能够洞察或者把握这种趋势,就业或创业就能顺应大势,很多时候往往就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你逆势而为,可能就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徒劳无功。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再提最后一个问题。贝利集团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民营企业,以前有过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寿命不超过20年,甚至在8-10年左右,也许这可能跟民营企业本身的一些特性有关。那么,沈总能不能最后跟大家谈谈,你对中国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沈国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必然是长期的,而且会发展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好,这是我的感觉。再者,民营企业的发展到最后,会形成大集团,也就是说小的民营企业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大集团会越来越多。所以,民营企业实际上真正增加它寿命的,就是我刚才讲的,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无形资产,一定要讲社会责任,这样才会有长期的发展。我有一个朋友,办了一个企业,办得很不错,品牌倒是没有,但是真正赚了不少钱,但是去年(2006年)整个企业倒闭了,自己也坐牢去了,到澳门去赌博,把整个企业输光了。我刚才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民营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民营企业或者是公司的老总,一定要加强学习,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长期发展下去。我想民营企业占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份额会越来越大,我们的市场经济会越来越成熟,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带领我们有更大的发展。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存在一些短命的民营企业,造成它们短命的原因,一是自身素质不够,二是唯利是图,所以说没人帮助它,也没人救它。希望我们贝利集团能够活得长一点,谢谢。

主持人:谢谢沈总,谢谢两位嘉宾。听了几位的人生感悟,以及对企业发展的看法,相信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接下来给大家提供的就是一个和沈总直接交流的机会,也就是我们的自由提问时间,如果哪位同学想提问的话,可以举手示意。

【对话】

学生一:沈总,你好!刚才你说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其实是自私的,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你可以做到这么诚实,就是讲真话,我感到很震惊。

沈国健:说实在的,我平时就喜欢讲真话。因为我讲真话,所以我在提问里面表达生活。我喜欢讲实话,喜欢说透心里话。我认为做人,首先一定要诚实,对社会、对员工、对朋友,一定要诚实,如果说唱高调,自己不诚实的话,唱到后来,总有一天你会惨的。我们做人,诚实这一条是最重要的,这样你才会有朋友,才会有无形资产,才会有大的发展,包括企业也一样。我平时讲话特别直率,想到哪儿就说到那儿,而且不管面对的是多大的领导,或者职位有多高,我喜欢说真话,谢谢大家。

学生二:刚才沈总说了大学生的能力问题,那就我现在看来,当代的大学生大致分为三种学习模式:第一种是注重学业,四年大学一直很专心地学习;第二种是在学习之余,会去参加学校的学生组织,培养一些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之类的;第三种是在业余时间会去做一些小生意。我想问一下沈总,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到底以什么样的学习模式可以让我们在将来有比较好的发展呢?

沈国健:关键就是你的定位,你毕业以后到底想做什么。你如果是搞研究的,第一类的同学很好,他专心致志地搞学术研究,读好书,这是一种定位。如果要到企业做管理层,那你必然要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像今天这样的活动,或者是参加学生会的一些活动。如果说你想做一个技术骨干,或者是业务骨干,那么你除了注重学习外,还要学会如何被人领导,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业务,做自己的技术。能够真正做到被人领导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领导如果说不想领导你了,你是很难受的,所以说要会领导,同时也要学会被人领导,我就讲这些。

主持人:谢谢!

(论坛时间: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