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因素
Porter、Lawler(1965),Cmnmings(1979)等认为组织结构是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Korman(1977)认为影响一个人绩效好坏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工作动机。工作动机决定一个人愿意以怎样的态度工作,同时影响工作绩效。第二,技巧和能力。个人是否具有完成某一工作的技巧和能力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第三,角色知觉。个人能否准确定位感知工作中所需要的角色是什么也直接影响其工作绩效。Blumberg、Prin Ce(1982)认为绩效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他们把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能力、意愿和机会三类,其中能力因素包括能力、年龄、健康、知识、智力、教育水平等;意愿因素包括动机、工作满意度、工作状况等;而机会因素则包括工作条件、同事行为、领导、组织程序、时间等。
Weiss、Adler(1984)作为早期特质论学者认为个人特质是决定绩效的主要因素,Hunmr(1984),Sehmidt Egal(1981)指出个人的认知能力是工作绩效最为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Schneider(1983)提出特质与结构的可动论,强调组织结构要配合个人特质,才能有效改善组织或工作绩效。
从以上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个体绩效的优劣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要受制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不同的学者提出不同形式的绩效影响因素,但只是在自变量的数目和分类方法上有所区别,其内容大体相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绩效是个体动机、能力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因素主要分为主观、客观两部分,其中主观因素指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客观因素指大学生个人社会资本、就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本书不考虑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影响,着重分析社会资本、非认知能力对大学生就业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的影响。
一、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激励作用。个人成长主要受到家庭环境、学校的影响,个体意志力、合作精神、耐心等性格特征的形成对个人事业成功有重要影响。
本书试图从个人家庭环境、社会资本等角度进行分析。个人成长环境来自家庭和社会,父母、老师及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体职业价值观、非认知技能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岳昌君等(2004)的研究发现,学校声望、性别、学历、毕业生学识的“深度”(成绩的好坏,包括是否有英语四、六级考试证书以及是否做过学生干部等)、就业信息等对毕业生成功就业影响显著;而学生家庭所在地、父母的学历层次以及父母的职业状况等对毕业生是否能够找到工作并无明显的影响。陈爱娟(2005)认为,农村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对工作的期望值低于城市学生,所以就业比例较高。 “工作搜寻过程”在毕业生中确实存在,反映出两种特征,一是农村生源学生工作搜寻过程短,二是对企业专有资产依赖性较大的专业工作搜寻过程短。
二、非认知能力
在不同学校,或者是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的不同个人之间的就业绩效的差别在不断扩大,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个体具有不同的就业能力。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是美国的2倍多,但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报告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
李颖(2005)的研究认为,就业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岗位。孙百才(2005)认为,大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越强,就越能准确客观的评价自己,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并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张杰(2006)认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与两个因素相关:第一,是为了提高就业能力而在整个大学期间进行的就业准备;第二,是为了把握就业机会而具备的应聘技巧与策略等等。良好的认知能力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
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学术界普遍认为专业技能、协调力等因素是决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强弱的关键变量。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由个性自我了解、职业信息与技能、社会支持及就业应对效能四个维度构成;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由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意愿、自我管理的技能、沟通技能、团队工作、人际关系能力等六个维度构成。曾湘泉(2009)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中指出就业能力包括知识要素、技能要素、态度要素三大类,其中技能要素指科学思维、自我控制技能、管理技能、理解交流技能及操作技能,态度要素指责任感、团队合作、正直诚信、工作主动性强、积极学习、自信心强等。
本研究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专业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组成,因为本次调查选取的是同一类省属本科院校,学校知名度、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相差不多,学生的专业技能差异不大,所以本研究排除专业技能的影响,着重研究因非认知技能的不足导致大学生责任感、自信心、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非认知技能的形成主要受到个人生长环境、所受教育的影响,而且它具有较大的可改变性。
本文研究针对劳动力市场中的特殊群体——大学毕业生进行研究,大学毕业生因为具有年龄优势,并有一定知识结构,在社会整体的就业群中并不算是弱势群体,之所以对其进行专项研究,主要是因为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并不难,但找到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因为作为大学生,交纳了几万元的学费,自己又投入了四年的时间和精力,就业形势再怎么不好,即使不考虑投资回报率,也要找到一份能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工作,同时满足家人以及亲戚朋友对自己的期望。薪资水平是就业质量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职业的社会声望、工作地点、工作性质等方面也都是考核因素。这类人群的数量自高校扩招以来在不断增长,其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城乡结合部形成的“蚁族”部落,就是指代“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特指那些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充满智慧,不畏艰难,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挑战,怀揣梦想,有着质朴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绝少抱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