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推动公共文化发展——2011年金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胡新玮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以境内金华山得名。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土地面积10941平方公里。目前建制设婺城、金东2个市辖区,辖武义、浦江、磐安3县及兰溪、义乌、东阳、永康4市。153个乡镇街道(含开发区及办事处),其中36个乡,76个镇,39个街道,2个开发区及办事处等。有5141个行政村(社区),其中4807个行政村,334个社区,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66.65万人,常住人口730.2799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传统农业稳步增长,涌现出义乌小商品城、东阳建筑业、永康小五金等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目前金华正处于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的关键阶段,虽然总体发展还处于全省中等偏下水平。但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呈加速态势,后发优势日益显现。省委、省政府把浙中城市群作为全省第四大都市区进行重点培育,要求“加快形成全省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成为全省“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被列为国土资源部试点,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金华市占据2个,全省第二大信息传输交换枢纽的优势逐步显现。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金华文化事业建设,各项文化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新建,惠民工程服务项目与内容不断拓展,金华的文化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
一、金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金华市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服务探索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1年,市委提出建设文化大市(市委〔2001〕30号文件),标志着金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2005年,市委又作出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市委〔2005〕18号文件),把公共文化作为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任务,着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努力扩大有效文化供给,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推进公共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掀起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高潮。
(一)政策措施日益完善
完善的文化政策法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金华市在国家、省、市已有文化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配套政策,制定了《浙中城市群文化事业发展纲要》、《市区重要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金华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意见和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落实财政投入、税收优惠、融资投资、土地划转、社会保障、人事制度等各项政策措施。其中,财政投入方面明确保证专项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人头费除外),按地方年度财政收入的0.1%安排,文化事业经常性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加强城建及土地方面的政策支持。把新建公益性文化设施,纳入新建城区、居民住宅小区、各类园区的规划建设,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在选址、立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出台了《金华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委办〔2005〕14号文件),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准入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支持和促进各种所有制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金华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的实施方案》、《金华市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金华市百镇千村种文化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乡镇文化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农村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农村及城市困难群体的文化政策倾斜。
市财政“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市本级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各县(市、区)也积极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目前各县(市、区)基本落实了专项资金。金东区每年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70余万元,东阳市每年600万元、义乌市每年600万元、永康市300万元、浦江县每年190万元,武义县每年150余万元。2010年,东阳市针对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率先建立起农村基层文化活动专项经费,确保按农村人口达到文化活动经费年人均6元,其中东阳市财政出3元,当地乡镇(街道)财政出3元。2011年东阳市已将这一标准提高到年人均8元,2012年将提高到年人均10元。2011年,武义县也建立起农村基层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标准为年人均6元。同时,全市将文化工作纳入了各地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切实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公共文化建设的扎实开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健全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大型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备。在金华市区,“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金华市档案中心、金华市博物馆、中国婺剧院、金华市文化艺术中心、金华市体育中心等一批高档次、现代化的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先后建成或即将建成。面积近1.2万平方米、投资4000余万元金华市档案中心一期工程于2007年底投入使用,现有馆藏29万余卷、35万余件。面积1.3万余平方米、投资1.3亿元金华市博物馆于2010年3月对外开放。面积3万余平方米、投资2.4亿元中国婺剧院2011年主体工程竣工,计划2012年投入使用。集群艺馆、少儿图书馆和艾青纪念馆“三馆合一”的金华市文化艺术中心,投资1亿元、面积1.4万余平方米的主体工程竣工,计划2012年投入使用。金华市体育中心总占地面积2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74万平方米,一个3万座位的主体育场,一个6000座位的体育馆,一个1600座位的游泳馆,以及室外田径训练场与室外球场,总投资超8亿元,计划2012年对外开放。
各县(市、区)以创建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为抓手,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档案馆等场馆建设。近几年新建了一大批现代化文化设施,全市有县级图书馆8个,其中一级馆6个,三级馆2个,总面积7.59万平方米,总藏书量156.3561万册,上年度总购书经费346.15万元,其中近几年来新建的有婺城区、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磐安县7个新馆。全市有县级文化馆9个,其中一级馆2个,三级馆7个,总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近几年来新建的有婺城区、金东区、永康市、武义县4个新馆,正在建设中的与即将开工的有东阳市、义乌市、浦江县3个新馆。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浦江县博物馆已对外开放。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浦江县、磐安县新建或扩建了档案中心。兰溪市、义乌市、永康市新建了现代化大型体育中心。特别是义乌市新建了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设施,投资30余亿元兴建的梅湖体育中心,由主体育馆、体育馆和中心广场组成,承办了诸多大型国际、全国赛事,现为中超浙江绿城足球队、CBA浙江稠州银行男子篮球队的主场赛场。创建省级体育强市1个。投资8000万元、面积1.9万平方米的义乌市档案馆与投资1亿元、面积2.8万平方米的义乌市图书馆于2011年5月对外开放。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金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以县县建成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建成综合文化站、85%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为目标,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东海明珠”工程和“文化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乡镇以创建“东海文化明珠”工程、体育强镇为抓手,推进乡镇公共文化建设。全市153个乡镇(街道)建有文化站,文化站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藏书104万余册,室外活动场地近43万平方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基层服务点5684个。全市已创省、市级“东海文化明珠”68个,占乡镇(街道)数45%。创建省级体育强镇(乡)94个,先进街道12个。
以文化示范村(社区)、体育强村创建、“农家书屋”建设为抓手,推进村(社区)文化建设。全市已创建省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60余个,省级体育先进村61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3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93个,省级社区体育俱乐部12个,扶持建设小康体育村2379个。市本级创建了120个基层文化建设普及村、64个文化特色示范村。全市5141个行政村(社区)中约有3920个(占总数的76%)建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村级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室内文化活动场地面积45万平方米,文化广场(公园)172余万平方米。“农家书屋”工程全面展开,2011年金华市政府下发了《金华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农家书屋”工作会议,与各县(市、区)负责人签订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责任书,落实了市本级“农家书屋”建设资金1800万元,制定了金华市本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阳、义乌、永康、武义和浦江等多个县(市)均已落实资金,兰溪、武义等地专门召开会议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到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农家书屋2651个,覆盖率近60%,其中市开发区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借北京奥运东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3500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市总人口32%,“十一五”期间成立市级单项体育协会10个,市篮球协会等一批单向协会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表彰。
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1年底,行政村有线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100%。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有序开展。各城区有线数字电视整转率达96%以上,义乌、东阳、永康、武义、磐安整转率均达100%,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数已经达到38.67万户。东阳市、义乌市、磐安县已完成农村整转,其他各县(市)整转率均已达到50%以上。金华市区农村59221户实现整转,新入网4484户,提前完成了50%的整转目标任务。2011年,金华市全面实现了低保户双免制度(免收视听维护费,免收入网费)。目前金华市93%以上的低保用户免费看到了电视,收听到了广播,切实解决了低保困难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三)公共文化队伍逐渐壮大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才是根本,人才是保证。近年来,为加快实施新世纪人才战略,金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其中对文化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具体部署。为在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领域造就一批理论专家,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出版专家、一批作家、艺术家,一批文化经营管理专家,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文化领军队伍,2006年起实施了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设立专项文化奖励资金,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文化精品和文化拔尖人才的奖励。近年来,金华市文化人才队伍得到了充实壮大,涌现出了国家二度梅花奖得主陈美兰等一批文化精英。同时,在基层组建了大批各类文体队伍,涌现出大批“土专家”。目前,各县(市、区)文化馆组织各类文体团队326支,各类文艺专业人才14453人。全市153个乡镇(街道)有各类文体团队1330支,各类文艺专业人才37650人。5142个村(社区)中有各类业余文体团队4758支,人员139027人,约3.1%的群众参加。
(四)公共文化供给不断丰富
近年来,金华市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通过开展“万场电影进农村”、“婺剧演出季”、“千场演出进农村”、“万册图书进农村”等系列送文化活动和以“百镇千村种文化”活动为载体,在全市部署开展村镇“种文化”竞赛、“种文化”成果展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优秀传统特色文化展播、“种文化”成果评选等系列种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几年,全市每年送戏下乡千场以上,2011年送戏下乡1189场,送书39万册。
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有金华地方特色的品牌栏目越来越受到欢迎,本地台的收视率逐步在提高。目前,金华市地市级广播电台节目4套(新闻综合频率、经济生活频率、交通音乐广播、都市调频)、电视节目3套(新闻综合频道、教育科技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市级报刊4刊(《金华日报》、《金华晚报》、《浙中新报》、《兰江导报》),宽带用户达46.3万户,知名网站数居全省第二。全市共开设对农栏目广播107档,电视39档,合计145档。其中,金华台广播栏目56档,电视6档;兰溪台广播栏目7档,电视3档;东阳台广播栏目12档,电视3档;义乌台广播栏目8档,电视3档;永康台广播栏目6档,电视8档;浦江台广播栏目4档,电视3档;武义台广播栏目9档,电视7档;磐安台广播栏目5档,电视6档。
全面实施电影“2131”工程,组建了新型农村电影院线、数字放映队,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网络。2011年全市共订购影片387部,总计30617场。其中故事片26196场,科教片1397场,纪录片1011场,儿童美术片398场,戏曲片1615场。全年在农村电影“2131”工程中共为广大人民群众免费放映电影4万余场次,金华市本级放映影片场次9257场,观众人数达1398833人次。
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得到加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应运而生。浙江婺剧团《昆仑女》、《梦断婺江》先后获得国家文华奖、省戏剧节大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其中《梦断婺江》2005年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中国戏曲学会最高奖“金盾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市三农艺术团《山妹下山》等小戏获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优秀节目奖。大型民俗风情歌舞《仙山婺水金华人》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成功首演,并到杭州参加省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展演。连续9年成功举办了“金华市文化艺术节”,每年参与人数达5余万人次。连续举办九届春节文艺晚会,承办了三届浙江省婺剧基本功大赛、两届省婺剧节。2011年,婺剧《白蛇前传》入选浙江省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并参加了省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展演;青春版《穆桂英》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京剧节演出,赴法国演出,荣获法国巴黎中国戏曲节特别奖。2010—2011年,金华市有3人获第十五、十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名列全省前茅。东阳婺剧团排练了《百万雄师过大江》、义乌市婺剧团排练了《赤壁周郎》、《鸡毛飞上天》等多本新戏。二是群众文化成果丰硕。2011年,女声独唱、舞蹈等20余个作品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各类文艺比赛,获金奖5个;多个曲目入选精品歌曲集;《源东生态新农村》获“生态浙江”油画展创作一等奖;参加浙江省第二届视觉艺术大展,获10多项奖;42件作品入选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和浙江省职工艺术大赛”。
(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
历史文脉的渊源与积淀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气质和个性,是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特色的根基。近年来,金华市注重继承八婺文化传统,弘扬与时俱进的金华精神,“婺”文化品牌开始叫响。
第一,文化遗存得到有效保护。一是保护文物。列入“中德合作·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先实施项目的“金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治改造项目”取得较大进展,2011年7月资金到位4000万元,古子城保护整治与改造用地逐一落实正办理相关手续,古子城历史文化区已进行两期认养迁建历史建筑,认养历史建筑12幢,落地面积6593.37平方米。先后完成了府城隍庙、天宁寺大殿,永康考寓、八咏楼、施复亮和施光南故居、台湾义勇队纪念馆、鹿田书院、七家厅等保护维修工程,以及助廉厅、东市街古民居搬迁保护。太平天国侍王府、腾氏宗祠、邵飘萍故居、浦江郑义门古建筑群、兰溪芝堰村古建筑群等国保、省保单位保护维修工程有序开展,完成了天宁寺、铁店窑址环境整治保护规划,公布了两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法隆寺经幢被列为国家级文物护保单位。新建成了“何氏三杰纪念馆”。编辑出版了古建筑摄影集《八婺神韵》等文博图书。历时三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入扫尾阶段,全市调查对象12762个,复查对象2235个,新发现总数10428个,基本完成普查报告、名录、电子地图、保护利用规划、出版计划、普查档案等六大项工作。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建立了保护机构和保护工作队伍,2003—2007年全面完成全市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普查出3215项民间艺术项目,建立了《金华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名录》,并被省文化厅选为范本向全省推广。从2006年起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已完成普查线索的整理、普查调查表的撰写、汇总。建立起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公布了3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各市、县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8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5项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金华婺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列入了省级项目。磐安县等3个单位被命名为浙江省第三批民间艺术之乡,12位民间艺人被命名为省级民族民间艺术家。公布了金华市两批19个民族民间艺术特色村和26位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家。2007年,浙江婺剧团的婺剧《断桥》被文化部选调进京演出,并被授予“国家文化遗产日奖”。深厚的传统文化遗存,为金华市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源。2008年,婺剧花头台、《断桥》参加北京奥运文化广场演出,并在天安门广场献演。2011年,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实施金华市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措施的意见》,开展了以“八个一”为内容的保护工作,新公布了省级以上生产性传承基地3家,首批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5家。开展了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编发了《金华非遗》工作简报,编撰出版《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二批4本国遗丛书。组织非遗项目参加2011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举办了“金华民间文化达人秀”系列活动。
第二,充分挖掘和弘扬金华的传统文化。先后出版了《婺文化概要》、《中国婺剧史》、《中国婺剧音乐》、《中国婺剧脸谱》、《中国婺剧服饰》等一批专著和论文集,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集《古婺奇葩》和《魅力婺剧》,出版发行婺剧系列教材《婺剧学苑——旦行》,国家课题《浙江婺剧研究》完成全书初稿。成立了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四批婺文化系列丛书,举办了4届婺文化研讨会,开设了“婺文化大讲堂”、“婺剧大讲堂”,举办了几十期讲座,开通了婺文化网站,实施婺剧保护和促进工程,让古老的婺剧走进校园,培育了43所婺剧特色学校。浦江“上山文化”正式命名。义乌市的“文博会”、“农村文化节”,“书画之乡”浦江的书画节,东阳的“农民旅游节”、永康的“方岩庙会”等特色鲜明,影响不断扩大。
二、金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及经验
(一)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难度最大的是基础设施建设。金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条件好的,社会经济起步早、发展快,适于文化设施建设的用地难找;条件差的,又无财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金华市文化部门针对本市的特殊情况,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分门别类,采取不同手段推进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1.主要做法
(1)出台6项措施抓文化站站舍建设。金华全市153个乡镇(街道),需建设站舍144个,到2009年底还有近110个未开工。市文化局在调研后,与财政部门等协商研究出台了6项措施推动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一是建立市、县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市、县分管领导与宣传部领导担任领导小组领导。二是出台补助政策。由于浙江省特殊财政体制,市财政只补助市本级。市文化局、市财政局出台了对市本级(婺城区、金东区、开发区)3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每个站舍补助10万、区财政按1∶1配套的补助政策,同时要求其他县(市)参照制定相应补助政策。市财政与3个区财政建立了近800万元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专项,市本级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省、市、区三级财政补助就达到56万元,基本保证了基础建设资金。三是编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简报》,《简报》报送对象为市、县(市、区)主要领导,定期通报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简报》得到市、县(市、区)主要领导重视,多位县(市、区)主要领导就当地文化站建设做了批示,有力推进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四是将文化站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年终考核指标体系。五是市文化局领导就文化站建设进度与县(市、区)分管领导进行面对面沟通,取得良好效果。如金东区召开多部门协调会议解决建设的难题,婺城区、开发区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领导逐个乡镇进行现场办公解决问题。通过6项措施,到2011年底,全市153个乡镇中绝大多数站舍都已完工或已开工建设。
(2)整合资源,借助相关部门力量,因势利导,分类推进村级文化设施建设。金华市全市行政村(社区)共5141个,2006年年底建有100平方米以上文化活动室的仅1368个、占总数27%,而浙江省委、省政府要求到2010年底85%的村要建有文化活动室,3年时间要建3100个,工作难度太大。因此如何整合资源,借助相关部门力量推进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是金华市完成建设任务的关键。一是结合村庄整治。2005年,文化部门发现金华市第一批整治村庄中“空壳村”多的现象,适时建议在村庄整治中加入文化内涵,并结合村庄整治消灭“赤膊墙”项目提出“文化上墙”建议,得到农办等部门的肯定。随着全市村庄整治工作的进度,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也不断推进。二是以文化内涵整合民政部门“星光计划”、残联“残疾人之家”等建设,集中各部门资金办文化。三是根据金华市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分类提出不同建设标准。2007年,金华市文化局在市本级出台了村级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市本级人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或者人口达800人以上的村要求文化活动室要达到200平方米,活动室设有5项内容以及3支常年活动队伍;集体经济薄弱或者人口少的村要求文化活动室要达到100平方米,活动室设有3项内容以及1支常年活动队伍;村级设施建设鼓励新建,并充分利用学校搬迁后的校舍、村集体的旧祠堂进行改造;新建与改造的经验收后,补助标准1万元。各县(市)也根据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建设标准。浦江县探索出“旧祠堂、新文化”的好做法。四是把握全省“农家书屋”试点工作的机遇,全面推进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利用“农家书屋”每个省、市、区或省、县(市)投入4万元,将文化活动室与“农家书屋”联建,实现了全市农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大跨步前进,争取2012年6月全市“农家书屋”工程建成时全市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100%。
2.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先进经验
东阳市构建农村30分钟区域文化中心的构想。东阳市在东阳市达标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2009年率先提出构建农村30分钟区域文化中心的构想:由于农村人口多进城打工,农村常住人口多为妇女、儿童与老人,即在一般村建设低标准设施满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与老人基本文化需求,在中心村建设高标准文化设施,周边群众需要更多、更高文化需求,只需步行不到30分钟即可满足。2010年东阳市制定了全市“30分钟文化活动圈”规划,2011年7月东阳市委、市政府下发实施意见,到2011年底,东阳全市已有22个村级区域文化活动中心通过验收。东阳市构建农村30分钟区域文化中心的构想得到省文化厅的肯定,并将这一思路列入“十二五”时期全省农村建设工作中进行全面推广。
“旧祠堂、新文化”。2004年起,浦江县在农村设施建设中,走出了利用农村旧祠堂改造成农民文化活动中心的新路子,并得到推广。2004年,浦江县文化部门在全县农村文化设施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是农村村级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农村大量闲置的旧祠堂,全县430个村仅106个建有文化活动室,同时却有159个农村旧祠堂闲置。浦江县文化部门把脑筋动到了旧祠堂上,结合农村修祠堂续宗谱的愿望,并加以引导。农民集资修祠堂热情高,解决了投入资金,文化部门引导当地在修缮后的祠堂里设立多种活动项目;在组织祠堂内的活动时,将各种集合各个姓氏的文化艺术队伍一起编排起来,形成一个村里共同的群体,从而组建了一支支活跃的文化表演队伍。到2006年,浦江先后有近百个旧祠堂得到改造,谱写了一出“旧祠堂、新文化”,2007年《浙江文化》月刊4月刊专题进行经验推广。
“文化上墙”。浦江农村“文化上墙”、市本级婺城区与开发区的社区“文化上墙”分别成为农村与城市社区两种可借鉴的经验。浦江农村“文化上墙”结合农村村庄“赤膊墙”整治,发挥浦江县全国书法之乡的优势,利用乡土书法家把“赤膊”的墙面变成了书画作品荟萃的文化长廊,黄宅镇曹街村由农民现场绘就的60余幅作品把村里的长墙装点得焕然一新,岩头镇礼张村村民在粉刷一新的墙面上绘上清雅的水墨画、绚丽的农民画、流.的书法,浦南街道平二村用书法写就的名言警句,还配有典故、解释和配图,常常吸引村民驻足欣赏,其中的文化内涵无不在教育启示村民。市本级婺城区与开发区的社区“文化上墙”是与城市“小广告”牛皮癣斗争的产物。社区在牛皮癣斗争过程中想出了“文化上墙”与“小广告”争夺墙面的办法,试用后发现效果不错,各社区不断将上墙内容进行拓展,市本级做得出彩的有婺城区城北街道红湖路社区、婺城区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开发区三江街道东莱社区、开发区三江街道南苑社区等。目前的主要做法是:围绕社区居民集中区域与中小学校周边的小巷,以文明礼仪、传统文化为内容,用各种绘画手段来表现;同时,为缓解资金压力,分年度实施,每年增加几百米。
“农家书屋”建设。金华市作为全省“农家书屋”建设的试点单位,按照“以市区带全市、以示范点带工作面”的思路,全面推进金华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肯定,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主要做法:一是出台一套政策,加大建设力度。为保障“农家书屋”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省九厅局《关于加快推进浙江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精神,金华市通过广泛调研,出台印发了《金华市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以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本级安排1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市区900多个待建行政村的建设予以补助,每个农家书屋补2万元,区财政按1∶1比例配套补助。各县(市)按照每个农家书屋4万元的标准落实建设资金。各县(市)都已基本落实建设资金,并且陆续进入设施和出版物的配送阶段。二是确定两个阶段,确保建设进度。为了确保建设进度,明确了两个阶段性责任目标,即:2011年12月底,全市完成50%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2012年6月底,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现全市全覆盖。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地、各部门,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把握三个环节,推动建设进程。第一是科学选址。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专人对已有农家书屋、农村图书流通站、村级活动中心(阅览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村邮站等公共活动设施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已有图书进行清点、登记、造册。依托调研结果,整合村级公共设施资源,以便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加快建设进度。其中,对已经达到农家书屋建设标准的村图书(阅览)室,即予建档挂牌,确认为农家书屋;列出尚未达标或建立农家书屋的行政村清单,列为规划建设对象。第二是以点带面。市本级三个区各选择一个乡镇作为全覆盖建设试点,每个乡镇先行建设三个标准化样板工程,逐步完善推广,“以示范促普及”。如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实施了“星燎原”发展计划,即:农家书屋与农村出版物销售网点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浙江星燎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该区每个农家书屋设立一个图书直销专柜,以书籍标价7折出售,提供现场选购和网站订购两种服务方式。以网站订购为例,村民在该公司的书籍出售网站上下订单,次日下午三点前,该公司将所订书籍送至书屋。同时该公司将图书销售额的30%返给所在的农家书屋。“星燎原”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把书店开到了农民家门口,既解决了买书难问题,又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三是社会共建。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积极捐建、捐赠,争取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如省内一家文化企业赞助农家书屋电脑44台;社会各界捐书捐物,以婺城区为例,目前该区共计捐书近5万册;婺城区还探索建立了结对共建制度,机关部门定期与结对行政村开展读书活动,介绍各种农技书籍,提高书屋利用率。四是推出四项举措,保证建设质量。其一是建立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了1个公章、2块牌子、3项制度、4个本子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体系。1个公章指1个标记图书的农家书屋标志公章;2块牌子指开放时间告示牌和农家书屋标志牌;3项制度指《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阅览制度》和《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4个本子指资产接收本、分类登记本、借阅本和读者意见本4个本子。科学的管理制度为金华市农家书屋的规范运行、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是统一招标配送。按照保证需要、保证质量、节约资金的原则,合理确定农家书屋所需设施的数量、规格,科学设置质量标准,确保采购的设施设备能够适宜、适用,统一公开招标配送所需设施和出版物,单个农家书屋全套设施(4个书架、3张阅览桌、1张管理员桌、13张椅子)招标价仅3190元,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出版物招标也以5.6折的历史最低价中标,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三是选好配强管理员。在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配备上,主要从村里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中,精心挑选有一定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合适人员,以专(兼)职方式担任。管理员的岗位补贴,由各地行政村根据实际自行筹措解决。精心设置实用的农家书屋管理服务培训课程,对每一位管理员实施上岗培训,增强为老百姓提供借阅辅导、释疑解惑等服务的能力,以更好的服务群众、吸引群众,努力把农家书屋办成“群众方便来,群众喜欢来,群众来了满意”的民心工程。最后是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注重农家书屋出版物的实用性,紧扣农业新技术要求和农民文化需求,主动征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农民群众的意见,有针对性地选取农民看得懂、用得上,适合农民阅读、适用农业生产、适应农村发展的图书,努力把图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供需对路。如:市农业局专门组织一批农业专家,编写了一套适合金华市农业实际的农技书籍。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把这套农技书籍列入了金华市农家书屋的图书目录,并且争取给每个新建的农家书屋配送一套。另一方面为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力争给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一台联网的电脑,探索建设电子书屋,大大拓宽农民的阅览范围。
(二)扎实推进免费开放工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水平
金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从2004年起开始起步。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2004年义乌市图书馆在义乌市财政的支持下,率先实行图书馆办证免费,社会反响良好,于是不断推出了电子阅览免费等各项免费开放服务,到2008年义乌市图书馆已基本实现场馆、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开放。义乌市图书馆的做法在全市各公共图书馆得到推广,2008年全市图书馆基本实行办证免费,2010年全市图书馆基本实现场馆、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开放。
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是从业余文艺骨干免费培训起步。2005年金华市文化局调研发现市区晨(晚)练队伍中集体舞队伍众多但水平较低,组织市文化馆、婺城区文化馆、金东区文化馆舞蹈干部根据金华群众需求创编了一批集体舞,举办了3期集体舞免费培训班,培训220余名业余骨干,分发了200余张集体舞音乐光盘,并于2006年元宵节举办了市本级集体舞比赛,吸引了大批群众参加晨(晚)练。“十一五”期间,利用新农村文化建设十项工程中素质提升工程省财政补助以及市、县(市、区)配套资金,多种形式开展免费培训工作,一是继续做好集中培训;二是组织文化志愿者队伍下乡培训,2008年在全市开展了“千名文体志愿者联千村”、“千个文明单位结千村”、“千个企业帮千村”的“三千种文化”活动。从2008年起,全市每年有2000多名志愿者走田间、入地头,走街串户,“手把手”地辅导农民10万多人次,培训农村文化骨干3万余名,指导各类文艺作品1000多件,策划演出500多场。
乡镇(街道)、村(社区)基础文化设施着眼于公益性、普惠性。“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大规模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之初,金华市各级文化部门就着重于这些设施的公益性、普惠性。如武义县文化局在县级文化村建设中,专门设计公益性文化设施标志悬挂在设施门口,并加以宣传:看见公益性文化设施标志即“人人可参与、项目全免费”。
(三)多平台展示,不断催生农村文化品牌脱颖而出
一是搭建从村到国家以及出国展演的多级展示平台。通过开展文化示范村、民族民间艺术特色村的创建以及“种文化”活动,广大农村逐渐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开展村级文化活动的良好氛围。同时,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每年通过组织举办乡镇文化艺术节、文艺百花会、排舞大赛、农村坐唱班“花头台”摆台赛、“种文化”展演和农民书画周等活动形式,让来自农村的文化节目充分展示文化特色,不少金华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文化脱颖而出,参加国家以及省级各项赛事并获得优异成绩,同时还选拔优秀特色文化项目走出国门,近年来,先后有永康“十八蝴蝶”、“九狮图”,浦江布龙、抬阁等项目出访法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地区。
二是搭建媒体展示平台。对农村文化活动,除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和广播网络进行滚动宣传外,还开办了面向农村的《当代农村文艺》杂志,在金华新闻网开辟《欢乐新农村》网页,在金华志愿者网开辟《我们都来种文化》网页,开设了“宣传文化QQ群”,使农村文化在更宽泛的层面上宣传、交流和提高。
三是充分利用“送文化”与“种文化”活动平台。通过“送文化”活动的示范作用,激发广大农民挖掘自身文化创新的潜在力量,通过“种文化”活动,使农民拥有了自己的文化队伍和经常性开放的文化舞台。每年送戏下乡1000多场,送电影下乡4万多场,送图书10多万册。通过几年来的培育和展示,农村文化活动在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的同时,也涌现了不少农村文化精品。如婺城区的“农民诗自写自诵”、“农民文化引导团”,金东区的“村落文化”、“农民合唱团”,义乌的“农民艺术节”,浦江的“抬阁会”、“乱弹传承”,永康的“水上舞台”、“华溪春潮”,磐安的“炼火”和“祭大旗”的古茶道文化等成为了当地响当当的品牌。
(四)多方面创新,破解农村文化发展难题
建立“三千种文化”工作机制,破解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师资、资金、指导、策划等难题。2008年金华市开展了“千名文体志愿者联千村”、“千个文明单位结千村”、“千个企业帮千村”的“三千种文化”活动,通过建立文体志愿者人才库,成立“金华市文化志愿者服务团”,实现全市文体人才的“菜单式管理”;通过企业认养文体队伍、捐助文化基金、共建文化活动中心、邀请农村队伍进企业演出、挂名文化活动等形式,实现了“企业外来民工融入当地生活需求”和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的对接,共建单位在结对村开展各类讲座班、辅导班、座谈会等4087次,帮助结对村新建文体活动场所655处3102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942个,开展文体活动2493次,赠送图书18万册,新建宣传窗、黑板报2160个,广播室551个。
(五)完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延伸服务,满足读者需求
1.构建市、县(市、区)一体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集中有限资源、上下联动,服务读者。金华经济发展在浙江省排名较落后,文化投入不足,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投入更是缺口大,集中全市各公共图书馆有限资源形成合力,金华市各公共图书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一是坚持10余年的公共图书馆馆长季度例会。每次馆长例会围绕公共图书馆工作确定一个主题,各图书馆谈自己的做法与遇到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帮助。二是建立采购联盟,以金华市图书馆为龙头与图书、软件供应商谈判,降低采购价格,实现各馆资源共享。
2.建立特色地方数据库资源,开展特色服务。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建立了“婺文化”、“婺州窑”数据库,兰溪市建立了“食品”、“家谱”数据库,义乌市建立“古籍”数据库,永康市建立“五金”“家谱”数据库等,开展特色地方数据库服务。
3.服务弱势群体,“送书下乡”活动出亮点。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在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建立图书流通站,读书习惯从娃娃抓起,提高图书利用率的创新思路,拓展了各图书馆开展“送书下乡”的新路子。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前后在金东区民工子弟利民学校、白龙桥第二小学(移民小学)、雅畈中心小学、婺城区箬阳小学、婺城区塔石中心小学、婺城区莘畈中心小学、河盘桥小学等20所学校建立了流通站,这20所学校或为山区学校或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看书难问题。这些学校对少儿图书馆所送图书都表示了由衷的欢迎,并安排专人负责,在少儿图书馆帮助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借阅活动,保证每一本书都有其读者,使这里的农村孩子也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如金东区民工子弟利民学校借助图书流通站的帮助,已连续开展四届“我与图书”的演讲比赛,推广图书的阅读,该校的民工子弟读书习惯已蔚然成风。
(六)多举措开展传统艺术项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告文化服务
1.以政府补贴与政府采购的形式,扶持国有婺剧团、民营婺剧团生存发展,解决农民看戏难;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培育婺剧传承沃土。婺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流行于以金华为中心金丽衢地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度出现生存危机,“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几百万元以政府补贴与政府采购的形式,扶持国有婺剧团、民营婺剧团生存发展。文化部门将每年“送戏下乡”任务的1/3交给国有婺剧团完成,1/3以上任务向民营婺剧团采购,降低婺剧团下乡演出费用,让广大农民看得起演出。金华市现有国有婺剧团4家、民营婺剧团近30家,每年到农村演出1.5万场以上,极大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婺剧作为地方戏种,年轻观众的多寡决定了其今后的生存空间,为培育更多的婺剧观众,金华市先后成立了市、县婺剧促进会,大力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请各婺剧团将婺剧中最经典的折子戏送进校园,请婺剧表演艺术家指点中小学生排戏,编撰出版婺剧系列教材《婺剧学苑——旦行》,发现了一批婺剧表演人才,培养了一大批小戏迷。2009年金华市举行首届中小学生婺剧比赛,全市有36所学校组织参赛。
2.以“书院”、“茶坊”、“书场”形式扶持传统曲艺传承。金华是传统农耕文化流行地区,传统曲艺项目源远流长,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就有金华道情、浦江乱弹、兰溪弹簧等,还有众多省、市、县级保护项目,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其原有生存环境,传统艺人纷纷改行,个别项目随老艺人的离世而消亡,“十一五”期间金华各个传统曲艺流行的县(市、区)以“书院”、“茶坊”、“书场”形式扶持传统曲艺传承,金东区在孝顺镇建立“和风书社”、在曹宅镇建立“北麓书院”,义乌市建立“稠州戏曲大舞台”、在黄大宗祠建立“曲苑书场”,东阳市建立“百姓茶坊”等,每天或定期开展活动,在“书院”、“茶坊”、“书场”里,百姓免费或成本价享用茶水,免费欣赏道情、说书、小锣书、花鼓等传统曲艺节目。通过政府出钱,解决了艺人生存问题,艺人集中精力进行创作与演出,传统的优秀曲目与反映百姓身边的“人与事”的新节目不断涌现,深受百姓欢迎。金东区“和风书社”在孝顺镇下范和车客两个中心村设立了分社,义乌市黄大宗祠“曲苑书场”在佛堂镇、苏溪镇建立了两家分会场。
3.打造“木雕城”、“书画一条街”等,走产业化道路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东阳市打造“木雕城”、浦江县打造“书画一条街”的成功,促进了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浦江书画等传统工艺美术、传统手工业人才的不断涌现。
三、金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困难
尽管金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文化经费短缺
市本级,“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90万元,“十二五”时期市文化局上报的预算为近250万元,目前还在审批,仅能保证最基本项目的推进工作。县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十一五”时期仅安排了小部分项目的专项资金。2010年全省公共文化评估,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婺城区总排名83名、倒数第8,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11.43元、第83名,仅为全省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44.08元的26%;金东区总排名82名、倒数第9,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12.43元、第80名,全省均值28%;兰溪市总排名65名,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17.35元、第70名,全省均值39%;东阳市总排名6名,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36.69元、第40名,全省均值83%;义乌市总排名70名、倒数第21,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22.89元、第64名,全省均值52%;永康市总排名42名,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33.38元、第46名,全省均值76%;浦江县总排名58名,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15.44元、第76名,全省均值35%;武义县总排名68名,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25.06元、第58名,全省均值57%;磐安县总排名43名,其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45.46元、第29名,刚达到全省均值。
2.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还有部分环节缺失,亟待完善。
市级:市图书馆重新建立近2年来,多方争取了1000余万元资金进行外墙装修、部分楼层的改造,已对外开放,但该馆藏书量仅10余万册,开放也仅部分楼层,下一步藏书量增加与馆舍改造还需大量财力、物力支持。文化艺术中心(市文化馆、市少儿图书馆)二次装修工程正在立项,离正式开放还有大量工作需完成。县级:婺城区文化馆、图书馆馆舍建好,尚未开放;金东区无图书馆;东阳市旧城改造文化馆拆迁待建;义乌市、浦江县文化馆无馆舍。除去上述无馆舍的,全市各县(市、区)级文化馆、图书馆较现代化的馆舍仅金东区文化馆、义乌市图书馆、永康市图书馆、永康市文化馆、武义县图书馆,其余的馆舍都已是近20年的老馆,需进行现代化改建。乡镇(街道):全市153个乡镇(街道),尚有9个文化站有站无舍、21个新站舍未竣工验收。村(社区):全市无文化活动室的村(社区)1229个,占全省1/5。
3.公共文化人才匮乏
缺少能够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是当前公共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全市现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专业人才按全市450万人口计算,每万人口仅配备文化馆专业人才0.28人,图书馆专业人才0.32人,乡镇文化干部0.66人。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兼职严重。文化馆、图书馆人员少,工作量大,部分专业门类缺乏人才,不少专业干部同时兼顾好几个门类,工作以应付为主。如金东区30万人口、11个乡镇(街道),文化馆仅5个编制,许多应抓要做的工作无人去做。乡镇文化干部兼职情况更为严重。调研中发现,全市295名文化干部专职做文化工作的不超过10人。由于文化干部能说会写、组织能力强、相对素质较高,领导给予工作压力大,文化干部少则身兼两三项,多则五六项工作。这些兼职工作多为乡镇中心工作,能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完成就已不易,本职的文化工作基本无时间去做,只能挤出业余时间去完成,造成乡镇文化工作无创新无亮点,文化工作被边沿化。三是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有些类型的队伍数量很少,如话剧类业余文艺队伍只占了队伍总数的1%,而各类舞蹈队却占了总数的25%。从年龄结构来看,专业人才老化严重,以乡镇文化干部为例,295名文化干部中,30岁以下10人占3.3%,30~40岁54人占18%,40~50岁148人占50%,50岁以上85人占29%。3~5年中,将近一半文化干部面临退休。调研中有好几个县反映,从1996年以来乡镇文化干部就没有进过一个新血液。业余文化骨干队伍中主要以家庭妇女为主,中老年人占76.5%,青少年只占23.5%,青少年比重过低,青黄不接。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农村青年大多外出打工,业余文艺骨干存在着年龄偏大、数量偏少、文化程度低、专业素质差以及后续乏人等问题。
4.公共文化发展不平衡
公共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差异较大。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文化生活的二元结构同样存在。二是发达地区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差距较大。经济文化建设较好的农村,如义乌市城西街道七一村,全村共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9000平方米,有图书3万余册、各类文体团队11支,每年文化活动经费有10余万元,已基本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经济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农村,特别是山区偏远农村“四无”现象严重,即无文化活动场所、无文体队伍、无文化活动经费、无文体活动。在经济文化建设较好的地方,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看场戏、看场电影,送几本图书,他们要求的是现代的、文明的、健康的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文化活动,如健身舞蹈、健身气功等培训。在经济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地方,群众的文化需求还停留在经常能看场戏,能够看上有线电视。
上述问题说明,金华市链条整齐、功能卓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尚未完整打造成型,有必要进行充分的制度设计和稳妥坚定的改革,以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更为有效,文化机构的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更加丰富。
四、下一步思路
在肯定金华市农村文化建设成绩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性,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政治问题来抓,努力实现农村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到2015年,实现“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2012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抓好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及效能提升项目的实施工作
按照全市农村文化建设规划的要求,抓好建设项目的实施,2012年计划以全面完成“农家书屋”为重点,力争实现金华市村级文化设施全覆盖。
2.加强培训,强化文化队伍、农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建设
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文化员及业余文化骨干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健全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网络,培育农村文艺团队,扶持一批“乡土艺术家”。增强基层文化自身服务功能,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3.坚持“送文化”、“种文化”相结合,搭建农民文化展示平台
一方面积极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等文化下乡活动与“三千种文化”活动,同时,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农民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繁荣农村文化;通过组织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构建和谐农村。
4.扶持文化精品创作,满足群众需求
建立文化精品创作扶持专项资金,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多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