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墨子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观
墨子道德评价观的实质是志功统一,与其功利主义价值观联系极为密切。墨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不仅认为道德行为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利益,而且不应该离开其实际效果。行为的效果,墨子称为“功”,即功效;行为的动机,称为“志”。在动机和效果的问题上,孔孟都强调动机,以此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孟子认为,心地不纯正,虽一日而获十禽,也不能说他是好射手。而墨子则提出志功统一说,认为动机和效果不能偏废。鲁君曾问墨子说:“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墨子说:“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墨子·鲁问》)墨子认为,鲁君的两个儿子,一个好学习,另一个好分人财与人,这都是表现。仅看其表现,还不能够判断谁好谁坏,因为好学和好分人财的行为,可能出于沽名钓誉的动机,墨子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墨子认为,一个人是否懂得道德,不是概念的问题,而是行动的问题,他说:“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故我曰: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墨子·贵义》)在这里,墨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是在概念上了解什么是仁义,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中对善恶行为能够取舍。
2.墨子道德评价观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者是动机和效果统一论者。我们办任何事情,不但要有良好的动机,还要努力谋求良好的效果。墨子的志功统一说,主张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作为评价人的行为的原则,对我们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为我们判断市场行为主体经营活动的道德价值,有效地实现对个体道德的社会调控,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其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既要注重自身利益的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到企业的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协调,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与生机,否则,必将得不偿失,这实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三,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一定要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绝不能干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既要研究和遵循世界各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和遵循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殊规律;既要研究和遵循经济建设规律,又要研究和遵循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既要研究和遵循社会规律,又要研究和遵循自然规律;既要研究和遵循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规律,又要研究和遵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同阶段起作用的规律。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就从宏观上为我们建构现代伦理体系提供了一个总体框架。与传统伦理相承接表明现代伦理是立足于现实对传统伦理的批判继承。墨子的经济伦理思想作为传统伦理的一部分,在建构现代伦理时也必须如以上分析,对其加以创造性吸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