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使用的各种要素,有些是随产量变动的,称可变动要素。例如,面包厂如果发现近期生意特别红火,就可能临时多请点工人,或叫原有工人加班加点,再多进面粉等原材料,使面包产量增加些以适应市场需要。这样的劳动和原材料就是可变动要素。但另外一些生产要素例如机械设备等就不是在短期内轻易可变动的,这些称为不变要素。例如,如果市场上发现本企业产品销路特别好,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增加厂房和设备,只能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相反,如果产品在市场上销路很差,这些厂房设备也不可能马上就减少些。下面还要讲到,购买可变要素所花费的成本称可变成本,购买不变要素所花费的成本称固定成本。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在生产中有一个合理比例的组合。如果破坏了这种合理比例,生产效率就会受影响。举个例子说,假定一个工厂里有机器10台,至少需要24个操作工人,但实际上只有15个人,这时增加工人的话,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会递增(这里,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在经济学里称为边际产量),因为这时增加工人不但可使机器都开动起来,而且还可以有专门工人负责检修设备。然而,当工人逐渐增加到一定人数时,尽管总产量还会上升,但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如果工人过多地增加,不仅边际产量会递减,而且会变为负数,使总产量下降,因为人浮于事以后再增加人就会成为生产的障碍。类似情况还会发生在农田耕作中。比方说给一块地施肥,开始时随着肥料的增加,土壤肥力得到改善,产量会递增,但不断增加施肥到一定程度,肥料过多超过了禾苗需要,产量不但不会增加,还会下降。
以上情况几乎是一种规律性现象,这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产量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种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企业中可说普遍存在。那时候,几乎所有企业吃国家或地方的大锅饭,而整个国家实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低工资,高就业”方针,把所有劳动力往企业里塞,不管企业是否需要,结果在许多企业里形成大量冗员,形成“鸡多不下蛋”的格局,生产效率低下。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减人增效”、“下岗分流”,这种局面才逐步扭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