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不良品的种类
不良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市场投诉品:客户在采购时或使用中发现的不良品。
(2)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
(3)购入的不良品,包括采购的零部件和委托外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
12.2 处理不良品的步骤
每个企业应该制定当产生不良品以后的投诉顺序,按照规定进行不良品的处理。当过程中发生不良品以后,一般按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1)发现不良品以后,马上中止作业,向上级主管汇报,同时对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如果能消除产生的原因,则可以继续作业。每个企业的产品和对品质的要求不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发现多少不良品后停止生产的标准,如对同样类型的电器产品,有的企业规定生产线上只要发现1台不良品就要停止生产,但有的企业规定连续发生3台后才停止生产。
(2)将不良品放入指定的不合格箱或区域。
(3)检查有否有不良品没有被检查出来的可能性,如有则要限定范围进行全数检查,并不断缩小范围。
(4)相关人员要判断不良品是否可以修理,不然就作报废处理。
(5)在调查处理不合格品的同时,要调查产生原因。原因的调查可以用特性要因图等方法进行。
(6)找到不良的真正原因后,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并确认所采取对策的有效性。
(7)为使对策能在以后有效地实施下去,要对对策进行标准化工作,即把对策落实到相关规定中去。
(8)确认同样的不合格情况是否在其他的生产过程、其他的产品中发生。
(9)处理结束后,要把不良的现象、原因、对策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作为企业经验的积累。
对于市场投诉、购入不良品的处理原则上也按照以上的步骤进行。
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如图5-55所示。
图5-55 不良品处理流程
12.3 用“三现主义”的态度进行不良品的处理
所谓“三现主义”是指发生不良以后相关人员要马上到现场去,直接观察现场上的现物,采取现实的对策。关键是速度第一。如图5-56所示
图5-56 三现主义示意
12.4 用QC方法实施纠正措施
为了降低不良率,防止不良的再次发生,各部门应对某一段期间内(通常一个月一次)发生的慢性不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和实施对策。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对一个月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当然数据的记录工作已在平时完成了。依据这些数据,绘制排列图。排列图的排列项目可以依据不良的现象、不良的品种、不良的班次、不良的现象,直至不良的原因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列。排列图出来以后,重点项目就一目了然了。每个部门依据品质目标的达成情况、资源情况和精力来依次决定解决的项目,一般先解决占80%不良的项目。
(2)用特性要因图找出产生不良的真正原因。原因主要从4M(人、机、料、法)上去找。如图5-57所示。
图5-57 4M特性要因图
(3)依据原因,制定对策,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4)实施对策后确认效果。主要运用折线图或排列图进行确认,如图5-58所示。
(5)落实管理,进行文件的标准化和人员的教育。
(6)对策的横向展开。对策的横向展开是指已发生的不良项目,在其现象、原因、对策上,对其他生产线、产品是否有推广的意义。换句话来讲,其他部门、其他产品上也有可能发生类似不良。
图5-58 实施对策的效果确认方法
图5-59 对策的横向展开
当然从费用、人员等各方面去考虑,同时进行横向对策的展开是不可能的,应从发生不良可能性较高的产品、零部件、过程开始着手,制定计划执行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