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金融战争的几点思考

关于金融战争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3-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金融战争的几点思考党 育党育,男,195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 1972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兰州市国家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处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美国不但剥削贫穷国家,而且剥削富裕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首先,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金融的新动向。

关于金融战争的几点思考

党 育

img25

党育,男,195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 1972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兰州市国家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处长。

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对金融问题可以说是个门外汉。在国税系统组织开展的读书活动中,通过阅读《金融风暴启示录》、《金融战争》等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震撼之余,特作此文,是为心得。

说到战争,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枪林弹雨的血腥场面。然而,自全球进入以美国为首的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以来,金融战争就一刻也未停止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地球村的村民,金融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研究和思考金融战争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目的就是为了使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够为自己的明天做好准备!

思考一,美国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将永远铭记,公元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震惊世界。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五大投资银行或被收购、或破产、或转型,那个为世界所熟知的、曾经创造无数神话的华尔街模式顷刻间不复存在,而次贷危机也全面升级为美国金融危机,并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分析这场危机产生的根源,集中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资本的贪婪。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人们对所谓“金融创新”的非理性理解,明知房地产次级贷款市场的信用等级低、还贷能力差、经营风险大,但因短时期回报优厚,却偏偏要去冒险、去赌博,真可谓利令智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二是多年的美元霸权带来的严重后果。正是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才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累积和传播,以致最终的强烈爆发。消除资本的贪婪,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终结美元的霸权,意味着新的全球金融体系和规则的确立,这一点现在就已经摆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

思考二,美元霸权是怎样形成的?

美元霸权是从英镑霸权演变而来的。虽然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实际收入和生产率就已超过西欧,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美国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国家,美元才最终取代英镑的地位,成为主要货币。1947年创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比兑美元的国际间货币交易准则,由此奠定了美元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通货凌驾于世界其他货币之上的优势地位。1948年生效的关贸总协定确立了交易自由、市场开放的国际贸易准则,推动了美元向全世界的流动。为力图维持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主导地位和摆脱长期的黄金外流及财政困境,1971年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果断地决定将美元与黄金脱钩。虽然美元与黄金脱钩,但资本主义世界仍不得不接受美元,因为还不存在其他可以运作为国际货币的通货。就这样,美元霸权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

思考三,美元霸权对全球政治与经济有何影响?

所谓美元霸权,就是指自1971年以来,美元作为一种没有黄金支撑、没有美国货币和财政纪律约束、只靠美国军力和地缘政治实力支撑的不兑现纸币,却继续担当全球金融与贸易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的货币霸权已完全地颠覆了传统的经济世界。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世界贸易的游戏规则就成为:美国以法令发行美元,而其贸易伙伴生产不兑现的美元纸币可以购买从石油、衣服到电视和汽车等一切商品。全世界的中央银行被迫以其手中结余的美元为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融资,因为这些美元只被允许作一种用途——购买美国财政部的债券。与此同时,各国央行也为美国政府的国内预算赤字融了资。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越大,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央行手中结余的美元就越多,这些不得不再循环到美国购买其财政部债券的钱也就越多。美国不但剥削贫穷国家,而且剥削富裕国家。例如,欧洲和日本现在就因为其众多财产掌握在美国手中,在许多全球政策上都投鼠忌器。美元霸权实质上是美国向其贸易伙伴征税,使这些国家失去了用自己的货币发展国内经济的能力,迫使他们寻找美元贷款和投资,然而只有美国才能不受限制地任意印刷美元。难怪网上广为流传的一种观点是:美国以发行美元纸币购买世界!

思考四,如何终结美元的霸权地位?

首先,从人类历史进程上看,美元的霸权地位必须终结,而且也一定会终结。这一点,从英镑霸权的终结已经得到了间接的证实。因为这种极不公正、极不合理的金融体系不打破,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次美国金融或其他危机危害全球,也不知道世界各国还要为美国“进贡”到几时。

其次,美元霸权的终结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演变过程,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国库券本位使美国不用财富交换就可以汲取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通过其债务国而不是债权国地位管理国际金融。美元霸权导致全球金融处于一种恐怖平衡状态,任何实质性的变革都可能招致全球金融和经济体系彻底崩溃,正是害怕彻底崩溃,全球金融体系的上层国家例如欧洲和日本虽然已经感受到美元对全球经济平衡持续发展的危害,但是却不敢提出任何具有实质性改革内容的替代方案动摇美元霸权。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美元霸权地位是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力量为后盾的,这就使得终结美元霸权更为艰难。

第三,终结美元霸权,重建被颠覆的世界,需要世界各国从各方面共同努力。从目前情况看至少对学术界的以下观点是应当考虑的:一是要促使全球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对于任何经济体,过度依赖服务于美元债务的出口都是自我毁灭;二是促成一种新型的全球金融体系结构,逐步摆脱美元霸权;三是废止支持国际货币主义的中央银行业,恢复国家银行业,以支持国内发展;四是促进国家货币理论的应用,为健康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国内信贷,将发展中经济体从过度依赖外资中解脱出来;五是重组国际经济关系,朝总需求管理方向转变,摆脱目前持续性的供给扩张政策;六是在全球充分就业并达到工资和环境标准的条件下,重组世界贸易结构,走向真正的比较优势。

思考五,中国在金融战争中应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金融的新动向。受金融风暴冲击,美国消费下降,进而影响中国出口;中国金融机构遭受直接损失,国内金融市场的信心受到损害;我国的外汇储备、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主要是投向债券,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些债务及其他投资总的价值迅速下滑,面临重大市场风险;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股市、房市乃至实体经济部门,都受到此次危机的深远影响,各类理财产品、股票、石油、黄金、期货等市场的变化加剧,百姓的投资理财面临更多的风险。这一切都说明,中国虽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这绝不代表我们就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风暴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会越来越近。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国际金融风云的变幻,无论寒冬是否到来,都应及早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应对自己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认识。金融危机之后,有一种观点认为,终结美元霸权,重建这个被颠覆世界的关键,取决于中国有没有足够的远见去开创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结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基础之上的,似有一些道理。但笔者认为,这种把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救世主的想法是天真的、不切实际的。这里用一组数据来观察就再也清楚不过了:比较1961—1987年的日本和1980—2006年的中国,一个是26年,另一个也是26年,结果日本在26年间人均收入超过美国,而中国在26年间几乎将本土的自然资源耗尽,整整一代的青壮年被作为廉价劳动力流血流汗,最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4%不到。这是值得我们一再深刻反思的问题。目前中国的GDP虽已排位世界第二,但按人平均下来,就是百位之后了。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国情,盲目乐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复杂多变的金融领域还是个“新手”,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还有许多。这次金融危机既是在考验和挑战我们的应对能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但愿我们能巧妙地避开“危”,牢牢地抓住“机”,成为最终的赢家。

第三,我们应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从历史和现实情况看,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在战略上抓好经济转型。金融危机之后,中美两国都在经济转型,美国由进口型转向出口型,而中国应由出口型转向内需型。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扩大内需,就必须刺激消费。而为了刺激国内消费,确有必要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以增强社会购买力,同时,缓解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矛盾。在中、美贸易平衡上,美国经常逼迫中国提升人民币汇率,以减少贸易逆差。其实货币汇率是现象,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低才是问题的本质。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适度增加劳动者收入,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缓解分配领域的两极分化矛盾,也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二是逐步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要根据世界贸易变化情况,逐步改变结算方式,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只要简单地以人民币结算其全部出口,就能选择人民币作为世界贸易中的另一种储备货币。中国可以在任何时候单方面地采取这种主权行为。如果中国的出口全部以人民币支付,中国就无需持有外汇储备。如果港币与人民币挂钩,而不是与美元挂钩,香港的逾千亿美元外汇储备也可以腾出来支持国内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这些设想确有一定合理性,但有些操之过急,短期内难以做到。在金融和贸易交易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贸易品种、贸易地区、贸易对象,采取灵活的结算方式,逐步地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才是稳妥、务实、可行之策。

三是要有理有据地争取国际金融话语权。中国正在向着世界经济的巨人迈进,有了充足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也必然会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绝不能以救世主自居,而应本着积极参与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共同协调立场和行动,逐步取得与本国政治、经济地位相适应的、合理的金融权。

四是妥善处理好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相互关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金融处于分配领域,与生产、交换和消费密切相关。在资源配置上究竟是政府调节多一点,还是市场调节多一点,是理论界和决策层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一条重要原因是过分依赖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调节资源配置,政府疏于金融监管,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但在我国,则是另一种情形:长期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曾经包揽一切,其结果是体制僵化,扼杀了经济的应有活力。反映在金融方面,国家控制了金融命脉,金融领域完全公有制,国家垄断包打天下,这种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中美两国在金融领域应相互转变。美国应摒弃市场万能的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适度强化金融监管;中国应转变长期计划经济的思维观念,积极稳妥地改革金融体制,开放公有制以外其他所有制金融业务,吸收民间资本,加大对非公经济信贷扶持力度。根据国际金融和贸易变化情况,实行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模式,增强金融组织的内在活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健全法制,严惩腐败,净化金融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竞争力。

总之,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市场的又一轮洗牌已经开始,新的金融战争已经打响。这里虽然看不见硝烟,但这里有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霸权与反霸权,战争同样是十分惨烈的。设想一下,若目前的美元贬值1%,中国人民用血汗换来的3.4万亿美元财富就会有340亿付诸东流。再从世界范围看,在20世纪上半叶两次最惨烈的世界大战中,据估计死亡3000万人,而当今的以美元霸权为主导的金融贸易体制支配下的世界,每年仅死于饥饿的就有1500万人。换言之,当前每两年死于饥饿的人数与两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人数一样多!这难道不是战争的结果吗?笔者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人士深入地思考如何打赢金融战争,思考我们可爱的祖国怎样才能在金融战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兰州市国家税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