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巨流河》的沉思

《巨流河》的沉思

时间:2023-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巨流河》的沉思张建成张建成,1971年9月出生,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音乐快板《说说平川国税事》2009年11月荣获甘肃省国税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踏着共和国脚步”征文一等奖;《父亲和我的接力赛》2008年12月获甘肃国税系统“流金税月三十年征文活动”二等奖。《巨流河》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如此的追捧,一定有它的原因。

《巨流河》的沉思

张建成

img77

张建成,1971年9月出生,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1995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白银市平川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喜欢读书,发表散文、诗歌若干篇,散见于《甘肃税务》、《纳税人》、《白银日报》等报刊。音乐快板《说说平川国税事》2009年11月荣获甘肃省国税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踏着共和国脚步”征文一等奖;《父亲和我的接力赛》2008年12月获甘肃国税系统“流金税月三十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巨流河》是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齐邦媛先生花了七年时间于2009年完成的一部融回忆与纪实为一体的自传性文学作品。同年,由台北的天下文化公司付印发行,并立即受到读者的瞩目。201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发行,连印三次,一时竟显“洛阳纸贵”的火爆局面,是年,被新浪网、当当网、凤凰网等媒体评为“2011年中国十大畅销书籍”。《巨流河》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如此的追捧,一定有它的原因。捧书细读,如一缕清香沁人心脾,似一部心灵史回肠荡气。读完合卷,竟又“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王德威读《巨流河》后写的后记题目)。这是先生用自己的眼眸、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历程、自己的思索,融合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写就的一部个人成长见闻史、家庭悲欢离合史、国家悲伤回忆史和两岸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游子史。可以说,这是一部惆怅的书,这是一本能洗礼读者心扉的书。

在先生这本25万字的传记里,她用女性细腻的笔触回顾了他波折重重的大半生,从东北流亡到关内,从关内漂泊到西南,从大陆流亡到台湾。他个人的成长与家国的丧乱如影随形。书共十一章,每一章节自成体系,而又丝丝相扣;同时,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又将每一章分成若干个小节,在标题中点出每一小节的中心,极大地减轻了读者的阅读压力,不像一些外国的名著,一本书读了好多,却还不能把自己融进书本。此外,在大陆出版时该书中插入了大量的与章节相对应的照片(台湾出版的是什么样,市面上未曾谋面),更有助于增强读者的兴趣和读下去的决心。

三联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墨蓝色封底上有这样一段题字:

写给——所有为国家献身的人。

那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诵读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垭口海,那暮色的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仅就这段草蛇灰线的文字,读者就可以约略地感受到东北沦陷的伤痛,国破家亡的剧痛以及游子的思乡之痛;也能管中窥豹到朱光潜等那些渐行渐远大师的风采,先生自己的文学追求和“初恋”的苦涩。

先生在书的开头有一篇序,交代了写这本书的起因、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了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已数百年。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全被堙没与遗忘了。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他奋斗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读这段文字,倍感心酸,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太平和了,太善于遗忘了。一千多年前,杜牧在他的《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却也倍感欣慰,毕竟我们这个民族有很多很多像先生这样的“中国的脊梁”。崛起需要对历史的清醒,发展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

2002年秋天起(当时先生已近八十高龄),先生着手资料的准备,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形成了散乱的数百页记录稿,但由于“口述常不能述及百分之一”,又牵扯到谋篇布局,曾几度罢笔。但“它却分分秒秒悬在我心上,不容我安歇”,在挚友的安慰、鼓励和支持下,“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雪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序》),勇敢地从改写到重写,在漫长的五年间,其间因疾病住院,终于二〇一〇年七月在台湾桃园落笔,为“自己的一身画成了一个完整的圆环”。就这段文字再说说吧,为了心中信念,为了给自己“画一个完整的圆环”,过程的艰难历历在目,而这却将生命的激情、人生的价值追求、人生的意义提升到如此的高度,是大是小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衡量、比较和判断。这儿,我又想起一段话,“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命运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这里说的宽度和厚度,也就说的是人生的价值,事业的追求。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无愧于自己、工作、社会、国家的人,就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事业的责任心,并终身为之思考、努力、奋斗,挣脱一些束缚,放弃非分之念,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爱因斯坦说:“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一夜之间占据了沈阳,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沉痛的“九一八事变”。“对于我那自以为苦尽甘来的母亲(丈夫回国),这是晴天霹雳,刚刚挥别的那个充满孤寂回忆的冰天雪地,成了一个回不去的故乡,钟爱她的父母将难于重见了。”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回忆,也是千千万万心中有“中国”这两个字所有当时东北人民的回忆。此时,我想起前一阶段看到的一个电视新闻的画面,说的是以色列国家成立纪念日,当时新闻画面上所有以色列人都在静立,开车的人走下车、工作的人放下手头的工作……这是他们在纪念他们国家的成立。这一画面,我在“5·12”地震后见到过,但“5·12”地震刚刚过去四年多一点,网上就出现了一些让我悲哀的事情,好多学校的学生还在临时的活动板房上课,而一幢又一幢的豪华政府工作大楼却拔地而起。同样,能有多少人在我们的“国难日”,翻到日历这一页的时候,心中想过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从“九一八”到“伪满洲国”成立之间的一年,先生在书中发出了这样的困惑和疑问,“这漫长的一年,张学良在哪里?纵横天下的奉军而今安在?”张少帅继承的奉军精华在他声称“不抵抗”的情况下撤入关内;一夜之间,中国好似在睡梦中被砍掉了脚的巨人,突然惊醒,全国游行,呼喊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复土!”但口号只有自己听得见(“那时的世界仍在殖民地时代,有制裁力的强国几乎全是殖民国家……世界上无真正公理”)。我在教科书上读过这一段历史,但真相具体怎样,我不得而知。司马迁受腐刑完成《史记》,他在《高祖本记》敢说刘邦年轻时“好酒及色”。而我们的史书特别是上世纪及更早,却“好恶分明”,好在我们观念正在转变,正在走向理性,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成熟、走向复兴的关键!

作者单位:白银市平川区国家税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