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读鲁宝元《怎样读书收获大》有感
赵宏图
赵宏图,男,汉族,1974年4月出生,甘肃省会宁县人,1994年6月中专毕业,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税务工作,现任会宁县国家税务局农业产业园区税务分局局长。曾长期从事税收管理和基层征管工作,钟爱并勤于文学创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甘肃经济日报》、《白银日报》及《甘肃国税》杂志等系统内外媒体发表文学作品数篇。
《怎样读书收获大》是鲁宝元为读者写的一本好书。近几年来,鲁宝元对“阅读”这门学科很有研究,译过许多国外语文教学有关阅读方面的学术论文,写过不少有关阅读的论文。我读了《怎样读书收获大》这本书,感到这本书具有知识性、指导性和趣味性。
知识性是书中讲阅读理论和阅读方法的时候,蕴含丰富的知识,探讨了阅读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引有古今中外的名言和事例,这正是鲁宝元平日阅读和研究的结晶;指导性是书里讲的“为什么要重视读书”和许多章节讲的阅读的步骤和方法都十分切实,有道理,有实际,能对读者起指导作用,读者如果能够认真去做,定会受到极大的教益;趣味性是语言不平淡,事例多幽默,一定会让读者手不释卷地读下去。这本书有此三性,我想受到读者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善于读书是一种能力,研究读书这种实践活动的规律是一门科学。自古以来,学者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荀子论述的劝学,北齐颜之推论述的勉学,这“学”当中都有读书的内容。古语说:“幼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见汉代刘向的《说苑》)这句话形容了幼年学习读书的重要和效益。
我想,我们读书,首先是为了明理,要学习做文明的人,要“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情操。生活中,就不会再重男轻女,就不会请巫婆治病,就不会违法乱纪,更不会去烧香磕头求神问卜,而将是一个誓为祖国摆脱愚昧,为建设两个文明而奋斗的战士。比如我们读了下面一段文章
“中途离去毕竟是不堪的!然而,筑英,我时时感到慰藉的是,你的这四十三年,活得清清白白,活得实实在在,活得像个硬汉子。不错,我们很少流连于花间柳下,也没有享受过富贵荣华。可是,你却真正地体味了奋斗与得胜的大苦大乐。我知道,如让你重新选择,你还会这样生活。而我,就算再有一百次机会,也还是选你做丈夫。”
这是路长琴同志写的悼念她的爱人蒋筑英同志的散文《永存的慰藉》中的结尾。这是人间的至情文字,催人泪下,不是有一股力量让我们也应当像蒋筑英同志那样生活吗?
再则,我们读书,为了开阔视野,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激发和坚定我们进一步探索文化科学奥秘的愿望和志向。我们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需要广泛的知识基础,有所偏重是应该的,但是不可偏废。鲁迅先生对文学青年也说过:“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这样,我们读书就能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睿智的人,一个博而后专的为振兴中华而战斗的战士。
第三,我们读书不专为了写作,更重要的是提高认知能力。但是要提高认知能力,就一定要读书。读和写可以说是鱼和水的关系。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积学以储宝”,意思是积累知识是为写作储存宝贵的资料。多读书可以提高认识能力,“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可以多知多闻,让文章有根据;可以在阅读中,揣摩和借鉴写文章的规律,学习遣词造句、立意谋篇之法。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又可以相应地提高阅读能力。本书有的章节谈了这些问题。
总体来说,读书是为了要学怎样做人,为了认识世界,为了提高认知能力。要做到这三点,必须像本书中所谈的那样,讲求阅读方法。宋代的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慢朗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我觉得还要加上一到,就是手到,读到快意处、有启发处,要手勤,要摘录原句或做上记号,进而写些笔记心得。四到之中,心到、手到最为重要。
除此之外,我还体会到:一是自己爱读的书、记的读书笔记,不要只读了或者记下来就完事,还要重读,这样可以加强记忆,温故知新。二是读了书,有的也许马上就有用处,更多的是未必当时就有用处,也许一两年以后,也许十年八年以后才有用。更多的是读了书,获得的知识,在多数情况下,它成了头脑中潜存的信息,遇有触机,这种潜存的信息,或者是古今中外的某一件事,或者是某一种思想感情,或者是一些名言警句就会跳出来,成为联想和解决问题的现实信息。我想,这也许就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吧。
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读书者。
作者单位:白银市会宁县国家税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