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文筐设计的基本原则
1.关键性原则
根据“二八”原则,在工作中20%的关键工作产生了80%的绩效,而80%的其他工作仅产生了20%的绩效。因此在设计公文筐测验时必须注重关键性原则。在公文筐测验中,为了保证情景的真实性,保证对统筹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测验的设计者会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形式不同、性质各异的公文,包括电话记录、请示报告、上级主管的指示、待审批的文件、各种函件和建议等,有的是日常琐事,有的是重要大事。这样可能会使人们在设计时忽视重要性原则,从而降低公文筐测验使用的有效性。
作为一项测验综合能力的工具,公文筐测验应该以工作中的关键事件来构架公文测验的核心部分。毕竟,作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在岗位必须处理的关键事件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才能预期其在接任管理职位之后能够有较好的工作业绩。如果仅从一些非关键事件上来推论被考察者的能力,这样可能会与实际情景中表现的能力有所偏差,从而削弱了公文筐测验情景模拟的优势。因此在设计公文筐测验之前必须做好关键事件访谈这一重要工作。
2.系统性原则
公文筐测验中一般包括5~30份公文,各个公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系统来综合测评被考察者的各种能力。公文筐测验可以考察的能力一般包括逻辑分析能力、统筹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其中一些能力必须根据被试对所有公文的处理来进行评价,例如在评价统筹能力时,我们需要考察被试是否能够根据公文的轻重缓急而有所区别地处理每份公文。有些能力则需要根据个别几个公文的处理来进行判断,例如综合分析能力。而有的能力只需要一个公文就可以测量,例如决策能力,但这一公文同时也承担了测查书面表达能力的功能。
由此可见一种能力可能涉及多个公文,一个公文有时也对应着多个能力,各份公文在公文筐测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功能,互相牵制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测量被考察者的各种能力。
3.针对性原则
国外有些学者在对公文筐测验的结构效度进行研究时,通过对评分结果的因素分析表明评分者没有区分出10个目标能力。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研究中使用的公文筐不具有针对性,很多研究使用的都是一些通用的公文筐,与被测查者的工作背景有很大差异。
公文筐测验与传统的能力测验主要的区别在于二者的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应具有综合管理能力,而后者针对的是一般能力。应用公文筐测验的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在管理工作中直接影响管理绩效的是综合管理能力,而不是一般能力,二者是有差异的。综合管理能力不但受到一般能力的影响,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验和情景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公文筐测验时必须要考虑到被测察者的经验背景差异,根据不同的行业和职位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公文筐,否则公文筐测验使用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4.随机性原则
公文筐设计的随机性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公文的呈现顺序要具有随机性,第二是公文的取样要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我们在设计公文筐测试时,一般是先选定一至两个文件组,文件组中的文件是相互关联的、相互牵制的,这些文件组就构成了公文筐的骨架。然后以这一公文组合为参照,补充其他的公文,以测查到所要测查的所有能力要素,并保证公文筐中公文结构合理具有代表性。在完成这一程序之后,我们必须先对公文的呈现顺序进行随机安排,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把公文次序中与现实情况相悖的部分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就使公文处理的线索被隐藏起来,公文筐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更为相似,从而有利于准确测查各种综合管理能力。
5.标准化原则
影响公文筐测验使用效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设计和实施公文筐测验时缺乏一个标准化的程序。由于公文筐测验有别于传统的能力测验,并没有完全客观化的答案,评分会受到评分者主观判断的影响,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在设计时尽力做到标准化。国外有学者研究了培训评分者对评分准确性的影响,发现接受了培训的评分者在区分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时更加准确。
要贯彻标准化原则首先必须做到设计程序的规范、设计方法的科学,这是公文筐测验有效性最为基本的前提保证。其次,计分点要尽可能地做到详细,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主观评定标准的差异所带来的误差。最后,必须对评分者进行科学的培训,以提高评分者观察时的准确性。
在公文的取样中,我们必须尽可能收集最为全面的公文形式。但在公文筐设计过程中,由于测试的时间有限,不可能穷尽所有公文,因此必须对公文进行选择。选择的一般方法是,首先确定公文筐的基本结构,然后在已设计好的公文库中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这是随机性原则的又一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