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试题的编制
编写案例试题,一般要经历确定测试对象与测评要素、选择素材、提炼案情、设计问题、给出参考答案和拟定评分标准六个部分。
我们在进行案例设计与编制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选材要真实、典型、立意高
原始素材的选择要真实、典型,要有较高的立意,要反映时代精神和针对领导工作的特点。
2.案例中的事件尽量具体、明确
编制案例时最好选择具体、明确的事件进行设计,因为事件越具体,越明确,被测者的回答范围就会越窄,评分标准就越容易界定,这样也避免了空泛、笼统的答案,有利于评分的统一和标准化。
3.对事件进行整合处理,适当设置悬念
一则案例的篇幅比起结构化面试的一个题目,测验或问卷的一个题目,甚至是一则公文来说,那都是大得多。所以,案例在用于人员素质测评时,就不可能选择太多的数量,一般2~5个就不算少了。那么,怎样用这么少量的案例尽可能详尽地测出被测者的素质水平呢?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测评目的和测评指标要素,在案例编制时把可以反映或考察不同测评要素的事件进行一定的整合,使得一则案例可以考察多个测评指标要素。当然,几个事件结合起来时要做到有效、自然地衔接。所以,在过渡时可一笔带过,适当设置悬念,这样既有利于前后衔接,又有利于不同阶段的多个具体问题的提出。
4.要给出回答问题所需的足够信息
案例分析就是要基于一定的案例背景和事件信息给出问题,若信息不全,被测者就会无从回答;即使作出回答,也是基于自己假设的情景。假设因人而异,这样就会有更大的偏差出现,案例的标准化、可靠性及有效性也受到了破坏。所以,编制案例时一定要把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明确、完整地提供给被测者。
5.案例内容不能对问题项目有直接提示
在案例编制时虽说要给被测者足够的背景信息,但切忌出现对问题项目有直接提示作用的内容。所以,在编写过程中,既要做到不出现提示信息,又要做到内容的有效过渡与衔接。必要时可用笼统语言一笔带过,或者设置一些悬念,以有利于案例后的问题项目设计。
6.案例的篇幅要适度
案例的长短也应有所讲究,大致在500字至1000字之间较为合适。字数太少,不利于案例陈述清楚,也不容易和结构化面试中的情景访谈的题目形式区分开来;字数太多,容易让被测者产生厌烦和疲劳情绪。
7.问题项目和测评指标的数量要适当
一个简短的案例本身就不可能涉及太多问题,若太过细化,每个问题的难度和挑战性就大大降低,所以案例之后的问题项目大致围绕在2~5个较为合适。问题项目太少,显得问题过于笼统;问题太多,被测者容易疲劳和厌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很好的权衡。同样,测评指标的数量也应该适当。一般来说,一则案例用于考察2~6个指标要素较为合适。有研究者研究表明,测评数目增多会导致信度的降低;用3个和6个测评指标进行评分时,信度均较高且它们之间无明显差异,但用9个测评指标时信度则大大降低。[1]当然,测评指标的数量应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具体情况而定。
8.设计问题和拟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要讲究技巧
设计问题和拟定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要有启发性与可操作性,要让应试者和评卷人均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同时注意设问的隐蔽性,以便通过考试准确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9.请被测者对问题予以尽可能深入的回答
编制的案例都是生活中精挑细选的较复杂的典型案例,所以在每个问题项目上被测者回答问题越深入,越详尽,就越能充分体现出他的素质水平。应在指导语中对此进行强调和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