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化面试的性质
从考试性质上看,结构化面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这一考试方法不仅只是单纯检验应试者的知识层次或某一方面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比较准确地测评应试者的能力素质及其知识水平,注重应试者竞争拟选拔职位所要求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其着眼点在于测试应试者对未来领导岗位的适应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测评的功能,适合公开选拔领导人才能力素质测评的要求。
从应试者范围上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考试的应试群体既有党政机关的干部,又有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干部。同时,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选拔的目标岗位范围也很广,涉及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结构化面试根据应试者来源广泛、涉及岗位较多、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特点,能够为应试者提供相对公平合理的竞争起点。通过结构化面试这一有效方法,在应试者群体中能够遴选出既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又具有适应目标岗位要求的业务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其做到人职匹配。
从考试方法上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考试的科学化要求越来越高,方法技术也越来越多。结构化面试具有操作性强,测评要素稳定,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等优点,因此普遍被接受。目前各地开展公开选拔面试环节大多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结构化面试中,面试考官的评价对应试者能否出线进入考察环节起着决定性作用。面试考官要掌握面试的科学手段和技巧,熟悉测评项目(要素)和测评标准,具有敏捷、严密的思维和对人的识别判断能力,能应对考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实事求是地对应试人员在考场上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和打分,以取得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从考试的影响力来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和在党政机关内部实行竞争上岗,使考试测评成为鉴定领导人才能力素质的主要手段。公开选拔中,考试(包括结构化面试)是最能体现公正、公平原则的选人办法。结构化面试无疑是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考试所采取的基本方法之一。
结构化面试当中,面试考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面试考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面试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公开选拔的效果。结构化面试一般由7~9名考官组成,其中一名为主考官。在考官组成上,其性别、年龄、专业结构、职务应有适当的搭配。为了确保结构化面试的公正、公平,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2名监督员(由纪检监察或公证部门同志担任)参与整个面试过程。同时,根据规模及工作量大小,配备一定数额的考务人员,如记分员、监考人员等。结构化面试考场所在位置的环境必须无干扰,安静,面积应适中,每个应试者独立进行考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